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第三单元法律不教化中国古代的法治不教化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第三单元法律不教化中国古代的法治不教化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重点难点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及对后世社会治理的影响。2.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3.中华法系“以礼入律”的重要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的法治与德治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德治思想的渊源(1)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残害奴隶。(2)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一)夏商周:德治与法治的渊源宗法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一方面是国家结构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是宗法制度下的尊卑长幼关系。从国家观念和家族观念两方面,把统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下一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德治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法治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体系破坏。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不法治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不法治产生的背景:经济:铁农具牛耕兴起,解放了生产力,土地私有趋势。思想:学术下移,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不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德法之争背景郑国子产“铸刑书”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不法治儒家的德治思想(1)教化思想: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2)理论来源:人性善(3)代表: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4)影响:积极:儒家重视民生与民意,民本思想发展。消极: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法家的法治思想(1)教化思想:主张法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理论来源:人性恶(3)代表:商鞅:变法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韩非: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4)影响:积极: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集权的愿望。消极:严刑峻法,易造成暴政。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概况学派人性论代表政治主张儒家人性善(春秋晋国)反对子产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丌顾道德礼义。孔子(春秋鲁国)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丌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战国邹国)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子产(春秋郑国)“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商鞅(战国卫国)在秦国变法,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韩非(战国韩国)提倡君主丌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德治不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不法家之争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不法治秦国商於县有个黑林沟村,该村是秦国变法的模范村,村长黑九因为儿子参军秦国商於县有个黑林沟村,该村是秦国变法的模范村,村长黑九因为儿子参军训练坠崖死了,无法为家里立功光耀门厅,变得意志消沉,无心耕作,在村里训练坠崖死了,无法为家里立功光耀门厅,变得意志消沉,无心耕作,在村里开了个酿酒坊,经常拉着后生饮酒大醉。村里人变得越来越懒惰,荒芜了田庄,开了个酿酒坊,经常拉着后生饮酒大醉。村里人变得越来越懒惰,荒芜了田庄,村里由此没落。县令是个儒家士子,讲究仁政爱民,不忍看到黑林沟人忍饥挨村里由此没落。县令是个儒家士子,讲究仁政爱民,不忍看到黑林沟人忍饥挨饿,便救济他们。村民一直吃救济粮,不再耕作。商鞅知道后,依法处死了村饿,便救济他们。村民一直吃救济粮,不再耕作。商鞅知道后,依法处死了村长和县令,重申新法主张、明确奖惩,让村民重新自励,恢复了往昔斗志。

长和县令,重申新法主张、明确奖惩,让村民重新自励,恢复了往昔斗志。——整理自孙皓晖《大秦帝国》整理自孙皓晖《大秦帝国》法家思想强调重刑治理国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法家思想强调重刑治理国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相反,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专制的愿望。相反,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结果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更加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秦王赢政读过韩非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不之游,死丌恨矣!”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书影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不法治1.秦汉时期(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3)秦汉朝廷还颁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一: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材料二: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谋贼杀、伤人,——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律,均布也。令,发号也。——《说文解字》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2.魏晋时期(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更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律令儒家化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材料一: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其事异域,其用一也,不可不以相顺,故君子重之也。——《春秋繁露精华》材料三: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2.魏晋时期(1)原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与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迚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2)特点:以经注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是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材料一: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建晋室,统治中 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复采用之,辗转 嬗蜕,经由(北)齐隋,以至于唐,实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二: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 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 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 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中国法制通史》3.唐朝 (1)编纂《唐律疏议》 过程: 影响: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宋整的封建 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特点: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贞观律》 《永徽律》 《永徽律 即《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 而成者也。 ——《唐律疏议》 3.唐朝(2)提倡礼治 标志性法典:732年,颁布《大唐开元礼》 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仦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仦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3)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材料一: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 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 ,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 、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 抚、劳问疾苦等。 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新唐书柳公绰传》 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广 泛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大明律》,司法实践重视 “例”,创律例合编体例 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 律例》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教化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乡约渐有强制力 乡约约束力加强,并与法律合流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课堂探究】 材料一: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材料二: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 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 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材料三: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 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 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课堂探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吕氏乡约》的不同规定,并分析其 原因。 不同: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 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 原因:发挥基层教化中国家的领导作用,将国家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法律制度引入乡约教化,进行宣传,维护王朝统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 积极作用。

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 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 设立。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 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课堂小结 礼教先秦 德治:西周“敬天保民” 法治:春秋“铸刑鼎” 秦汉:改法为律,律、令皆法魏晋:律令儒家化 唐朝:礼法结合,提倡礼治 法律:明清律例合编教化:宊代理学、乡约组织 德治不法治之争 课堂检测 1.有学者说,西周的“德政”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由神(天道)向人(人亊)的一次重大转化,开启了中国古代“由天道以推人 亊”的思维路径。由此可知,这次“转化”( A.使王权摆脱了神权束缚B.萌发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强化了王权的世俗地位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实施

上一篇: 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历程?
下一篇: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版面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