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男性与男性必须进行性行为?桑比亚社会的独特形态与其背后的意义

男性与男性必须进行性行为?桑比亚社会的独特形态与其背后的意义

男性与男性必须进行性行为?桑比亚社会的独特形态与其背后的意义有一种社会,少年为了成为成熟的男人,会礼仪性地与同性恋结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的桑比亚部落,一位男孩必须由另一位年长的男人“注射精液”,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有一种社会,少年为了成为成熟的男人,会礼仪性地与同性恋结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的桑比亚部落,一位男孩必须由另一位年长的男人“注射精液”,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关系甚至在婚后仍在继续,桑比亚男子在其一生中过着各种性生活。

是什么让这个部落过着与文明社会所不同的生活?他们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行为

巴布亚新几内亚

矮黑猩猩们独特的交配方式

作为人类的“远方亲戚”,矮黑猩猩们(Pan paniscus)之间的交往交配方式并不是人类社会的一夫一妻制,或是后宫制。它们是具有乱交型的群体。

黑猩猩的同类基本上都是雄性之间围绕发情的雌性发生争斗,而矮黑猩猩几乎看不到这样的争斗,具有非常“和平”的特征。每当到了交配的季节,在矮黑猩猩之间,它们会频繁地将舌头伸进对方嘴里的深吻,或是两只雌性矮黑猩猩互相摩擦性器官,雄性黑猩猩互相把屁股贴在一起等性行为。

动物行为学家弗朗斯·杜·瓦尔认为,矮黑猩猩通过这种乱交性行为,最终创造了一个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社会。介于此,杜·瓦尔提出了这样的假说,那就是它们避免了悲惨的“杀子”事件。

另外,杜·瓦尔还认为认为,雌性之间的性行为是主体性的,在矮黑猩猩的社会中,雌性掌握着主导权。同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也有消除隔阂的意义。

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

矮黑猩猩

矮黑猩猩们避免“杀子”导致族群消亡的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不仅是一种生殖行为,还具有维持个体间关系稳定的社会功能。我们也可以认为矮黑猩猩是通过保持个体父亲的不明确来避免“杀婴”的悲剧。

那么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人类是男人和女人成对建立持续的关系,只把做爱的对象限定为一个人。人类通过明确孩子的父亲是谁,走上了与矮黑猩猩不同的道路。

杜·瓦尔提出了这样的假说:男人和女人可能通过一夫一妻制的关系避免了男人的“杀婴”行为。

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

灵长类动物发情与交配的意义

灵长类动物要发生性行为,也就是交配,首先需要发情这一契机。在研究人类学及人类文化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发情和交配的关系。因为发情这种东西,无论是对什么感到兴奋,还是发情的对象和契机,都与人的性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来说,发情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引起的。但是,发情征兆的表现方式在灵长类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灵长类动物中,基本上是雌性首先表现出发情的征兆。由此,雄性受到刺激而发情。反过来说,如果雄性没有雌性的发情征兆,就不会发情。

例如,雌性日本猴的特征是发情时面部和臀部的皮肤会泛起红潮、雌性狒狒在发情时胸部的半月状的裸露的皮肤部分会被染成粉红色。此外,阿努比斯狒狒、黑猩猩和矮黑猩猩等,在发情时一般都是皮肤发生膨胀。长臂猿、猩猩、大猩猩等即使发情,外观上也几乎看不出变化。与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发情的征象已经消失了。

这种发情征象的有无和长短,实际上和各个物种的交配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黑猩猩和矮黑猩猩的交配方式是乱交型,雄性之间总是处于争夺雌性的竞争关系。结果表现为,雌性为了让雄性从远处也能看到它,需要表现出明显的发情征象,发情时皮肤会肿胀,发情时间也长达2周。

另一方面,专门和专一交配的物种,如形成一夫一妻关系的猩猩和形成后宫式社会的大猩猩,不需要表现出明显的发情迹象,因为雌性总是在附近。 因此,它们交配的迹象很少,交配只在排卵日前后两天进行。

大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

日本猴

为什么人类没有发情的迹象?

作为高等灵长类动物,人类也没有发情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直立双足和视觉优势”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进化到双足,导致了视觉对嗅觉的优势,从而导致了交配标志的消失。

很多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和肛门会散发出发情征象时的独特气味。因此,越是接近四足行走的动物,就越要把鼻子靠近性器官的周边,以便嗅出气味。然而,当人类变成两足动物时,我们的鼻子向上移动,这使我们更难闻到来自生殖器的气味。

由于这个原因,人类的嗅觉反而退化了,不过相反的是,双足直立行走扩大了视野,大脑的发展提高了来自视觉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样一来,人类就不再需要交配的标志了。

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外,人类学家海伦-E-费舍尔也提出了“性强者”学说。根据费舍尔的说法,人类祖先与大猩猩一样是后宫式社会,成为“性掠夺者”,使妇女每天都有性生活,并掩盖排卵的迹象,以便抓住某些男人,作为自己和孩子的保护者。

在这然后,男人继续与其他妇女发生性关系,以便生下孩子。通过保持性伴侣的身份,女性可以保证得到男性的保护和食物供应。

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

未知的交配迹象导致了性想象力的增强

人类学家欧文-洛夫乔伊还指出,当人类成为两足直立的动物时,就产生了劳动分工。男人负责保障和供应家庭的食物,女人负责抚养孩子。

洛夫乔伊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为了维系男性而失去灵长类动物固有的发情征状(即前文提到的一些皮肤肿胀),这意味着人类不再依靠固定的发情季节进行交配,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针对这些观点,日本灵长类动物学家山极寿一认为,人类继承了日本猴和大猩猩的特征,即雌性在发情时不膨胀皮肤,同时也继承了猩猩和大猩猩的特征,即雄性可以不受雌性发情的刺激而发生性行为。

不过,洛夫乔伊与山极寿一的这些理论只是假说,真正的事实可能还没有被很好地理解。但无论如何,人们认为,由于人类缺乏交配迹象的特点,他们已经发展出一种高度的性想象力,以弥补缺乏明显的交配迹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化和社会中的性别多样性是这种孕育的生物进化史的终点。

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

生物进化的历史产物,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同性恋倾向

就性的多样性而言,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之前,我们应该考虑到一种性的可能——同性恋。

同性恋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性行为,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只属于人类的现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海豚有部分同性恋的一面,在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物种中,同性恋倾向也可以在高等灵长类动物中看到,比如猩猩和大猩猩。

前面已经提到,猩猩和大猩猩的雌性动物在发情季节时不会出现明显发情的迹象。这意味着雄性的性兴奋不受雌性交配信号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灵长类动物性的对象不仅限于异性,也有可能扩展到同性之间。

在这样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也没有发情征象,因此可以认为人类感受到性魅力的特征不是性的信号,而是限定为个人特征。

也就是说,人类进化成对特定对象的特殊特征感到魅力的结果,对男性来说感到性魅力的对象,超越了女性这一框架。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是对发情征象感到兴奋,而是对声音、动作、身体的某个部位等唤起性兴奋。这就导致了社会中的“恋胸癖”“恋臀癖”“恋腿癖”等所谓的恋物癖的出现。而且,这也意味着异性不再是性爱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LGBTQ群体的运动和理解,如今人们对异性恋以外的性别形态也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过去,异性恋以外的性,大多被认为是不能产生下一代、违反生物原理的异常性恋。但是,如果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考虑的话,同性恋并不是性交的“障碍”,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进化的历史产物。

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行为

桑比亚部落——人类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同性恋”的概念

话虽如此,人类以外的生物的同性恋行为,如果与地球上人类社会的同性恋多样性相结合的话,或许会显得平淡无奇。

在探讨人类多样性的性别形态时,不可避免的要谈到居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桑比亚部落(Sambia)的同性恋问题。

我们用同性恋、异性恋这样的词语来理解一个人的性倾向这一社会属性。但是,在桑比亚社会并非如此。他们的同性恋、异性恋的关系,只是男性在人生一个时期的性爱方式而已。

在桑比亚社会出生的孩子,无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被认为具备了女性的特性。与此相对,男性气质、男子气概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获得的。因此,少年要想成为成熟的男人,就必须遵守礼仪。这种“礼仪”,特别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仪式,在人类学上被称为“人生礼仪”,或者概括为“通过仪式”。

那么,在桑比亚,从少年变成成年男性的仪式是怎样的呢?答案让现代社会难以接受。到了7岁左右的少年,通过让年长的男子将精液注入少年的体内,或者是让少年吃带有男性生殖体液的食物。

总而言之,桑比亚部落的办法便是通过将男性气质之源——精液囤积在体内,获得男性的生殖能力和强健的体魄。7岁的少年成长为了真正的男人,此后,到了15岁的他们也将继续给7岁的少年进行“男人通过仪式”。

大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

桑比亚男子

结婚后也有可能与少年保持关系

在这样的礼仪期间,桑比亚的男人们之间会发生同性恋性行为。这对少年来说是必经之路,对桑比亚男人们来说是人生的同性恋时期。

在这之后,他们会回归异性恋时期,男人和女人结婚。少年被授予精液的仪式完全是为了获得阳刚之气,进而和与女人结婚。

在桑比亚部落的人们看来,阳刚之气也是指坚韧,简而言之就是指战斗力。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男人必须从一个年长的男人那里获得精液,并将其填满,使其成为真正的男人。

与女人结婚自然是基于异性恋,但另一方面,男人在娶妻后可以继续与男孩维持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桑比亚丈夫可以说是双性恋。然而,当妻子最终怀上并生下自己的孩子时,男人就成了父亲。这个时期开始,男人与男孩的关系就会被终止,而桑比亚的男人就会回归家庭,不再被当做同性恋看待。

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猩猩的社会行为_大猩猩的社会行为

桑比亚少年

桑比亚人一生中生活在不同的性取向中

桑比亚男子一生中过着不同的性生活:在7至15岁之间是同性恋者,在结婚初期是双性恋者,然后拥有孩子之后是异性恋者。因此,人类社会把某个特定的人的属性称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对桑比亚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人类的性与生物进化的纵轴上进化而来的性有着很大的距离,在比较文化的横轴上,人类的性文化绽放出了多样性的花朵。

大猩猩的社会行为_猩猩的社会化行为有哪些_猩猩的社会行为

桑比亚男子

上一篇: 办理退休养老金都需要哪些资料?如何办理?退休年龄到了如何到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
下一篇: 5 发展心理学 学步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