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疯狂》结合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金融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阐释群体非理性行为。
文丨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庄梅茜
群体心理学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该领域积累了大量关于解释群体非理性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知识。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议题主要沿着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脉络展开,与中国社会的相关性不高,再加上译介工作往往滞后于前沿研究,种种原因使得西方群体心理学研究成果尚未全面系统地进入国内读者的视野。除了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等寥寥无几的译作外,国内读者对于该领域的作品往往相对陌生。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群体的疯狂》一书正是在群体心理学译介工作的进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书结合了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金融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通过使用广泛的历史性分析,致力于揭示群体非理性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书作者威廉•伯恩斯坦的个人背景异常丰富。他同时拥有神经病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一位专业的投资咨询顾问,并在金融投资与经济史领域著述颇丰。伯恩斯坦较为独特的经历和专长,使得他对群体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
《群体的疯狂》的创作灵感源自 19 世纪由苏格兰人查尔斯•麦基著述的《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以下简称《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该书首次将“群体狂热”(popular delusions)作为一个研究主题,悉数了数百年间一系列历史性群体狂热事件,从十字军东征到郁金香狂潮,从炼金术士的谎言到末日预言家引起的恐慌。自问世以来,《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重印多次,至今仍是研究股票市场行为的必读经典之一。然而,由于该书写作的时代缺乏关于人类行为、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知识,麦基的分析大致停留在直觉观察的层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伯恩斯坦的《群体的疯狂》更像是《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的升级版本。首先,伯恩斯坦承袭麦基的基本观点,认为宗教狂热和投机狂热等貌似毫不相干的社会现象其实都可归于群体狂热的大门类。基于此,他试图进一步探寻群体狂热背后的心理学基础。其次,伯恩斯坦在写作风格上也对麦基进行了效仿,即将史上文明的投机狂热和宗教狂热事件按照年代顺序编织叙事。
伯恩斯坦指出,人类的群体非理性行为尽管在表象上变化万千,但它们都依赖于共同的社会与心理机制。首先,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并长期存在,源于人类普遍怀有希望改善今生或来世福祉的愿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非理性行为能够在社会中传播并扩大化,离不开人类长期进化生成的四个基本行为倾向:(1)相信叙事胜于事实和数据的倾向;(2)幻想本不存在的某种“模式”的倾向;(3)确认偏见,即将事物合理化,使其符合个人价值或情感取向的倾向;(4)模仿他人的倾向。由于以上的行为倾向早已在几万年的进化进程中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各种各样的群体狂热行为总会不断上演。
伯恩斯坦透过对历史上一系列宗教和投机狂热事件的详细过程记述,浓墨重彩地演绎了以上提出的社会与心理驱动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者并没有系统性地将该分析框架分别应用于解释宗教和投机狂热这两大现象的起源和传播,而是根据不同章节所涉内容的需要,侧重性地演绎了该分析框架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本书一共分为 15 章,其中第 1、2、5、8、9、10、11、12、15 章详细介绍了末日论的由来和历史发展,从中世纪的约阿希姆预言,16 — 17 世纪的闵采尔起义、再洗礼主义、第五君主国派, 一路记述至 20 世纪的梅洛迪事件、米勒主义、千禧年主义,以及近期中东伊斯兰国的崛起等宗教史实。剩余 6 章则关注历史上的投机狂热事件,包括近代的密西西比公司事件、南海公司事件、英国铁路泡沫,直至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互联网泡沫和加密货币热。
伯恩斯坦指出,贯穿人类历史的一个最强大也是最危险的群体狂热的主题就是末日论。末日论主题最早起源于新月沃地的多神教中,但将它发扬光大的则是亚伯拉罕宗教,即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一神论天启宗教。这三大宗教的末日剧本均有着古老的起源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亦大同小异,即认为世界将以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日期终结。叙事中的角色认知则是二元论式的:救世主将回归地球与邪恶势力做斗争。届时,善良虔诚的教徒将被拯救;其他人则将面临最终的审判。为什么末日论这样一个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乃至荒唐的说法,会在某些人群中拥有市场并且几百年来生生不息?
首先,伯恩斯坦在书中指出,人类是一种“认知吝啬鬼”。比起严格的逻辑和数据分析,人类的大脑更愿意通过有趣的叙事来理解世界,而越是让人身临其境的叙事,对大脑分析能力的侵蚀作用越强。末日论就是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叙事。它使人沉浸在有关世界最终命运的奇妙叙事中,从而远离事实和真相。
其次,幻想本不存在的某种“模式”的倾向则增强了末日论在信仰者心中的可信度。书中通过引用进化论知识,指出发现模式和规律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一种天赋。这种在远古时期帮助人类识别危险的天赋同时创造了神学中的“数秘主义”。由于《圣经》中包含大量数字、叙事和各种不甚清晰的历法汇编,有心的末日论者得以发挥这种天赋,通过将算术和历史事件相结合以寻找各种模式和关联,从而计算出世界末日到来的日期。
再次,数秘主义的影响还被“确认偏见”的心理现象放大。简言之,“确认偏见”即自欺欺人的倾向:人们一旦确信了某假说或信仰体系,就会想方设法将其合理化,坚持那些与自己想法最一致的事实,并故意忽略或回避与之相悖的事实和数据。
最后,末日论的传播离不开人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或从众性。伯恩斯坦通过引用两组集体决策准确性的实验,说明了非理性与理性群体之间的区别在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群体互动越紧密频繁,个体的理性越容易屈服于从众心理,故决策准确性越低,行为也越趋向非理性。作者指出,尽管几万年来形成的模仿能力在远古时期有利于人们适应多种环境,在现代社会能促进技术传播和经济发展,但它同时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群体疯狂的灾难。末日论就是凭借人们的从众心理得以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伯恩斯坦在书中也花了相当篇幅解释了类似的驱动机制如何导致了投机狂热。笔者不在此赘述。
书中指出,投机狂热和末日论狂热只有门类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都依靠巧妙的叙事,利用人类自欺欺人的倾向和从众模仿心理吸引众人的追逐。此外,作者还列举了末日论狂热和投机狂热各自独有的特点。末日论狂热往往具有一种摩尼教式的思维方式,即泾渭分明地将世界分为善恶对立的倾向:“自己和认同自己的人是善良与光明的典范,而那些不认同自己的人则与魔鬼结盟。”心理学家将这种涉及群际关系的二分法称为 “结群性”。投机狂热则常常伴随着“媒体-预测”的死亡螺旋,即媒体偏爱极端激进的预测者,而媒体的曝光又会使该预测者过度自信,从而导致其预测更加不准确。
《群体的疯狂》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它的案例选取较为随意,论证分析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然而瑕不掩瑜,本书值得推荐给对以下议题感兴趣的读者。首先,本书非常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社会与政治。透过对末日论狂热的精彩描写,本书栩栩如生地介绍了美国右翼保守群体,尤其是福音派基督教徒的世界图景。对许多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读者来说,基督复临和末日之战是非常荒诞不经的说法,然而末日论却实实在在地形塑了这些人群的世界观,使得善恶斗争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深刻全面地指导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及其命运,并渗透进美国的政治体系之中。如果不了解以上的宗教背景,我们就无法充分理解当代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一系列社会争议问题与思潮(如堕胎和同性恋权利),以及包括中东冲突在内的外交政策问题。其次,本书也有助于我们整体地理解群体非理性行为。一方面,相较于其他一些高度专业和技术性的社会心理学实证研究,伯恩斯坦的视角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具备少见的宽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相较于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针对投资行为的大众读物,伯恩斯坦不满足于简单的、流于表面的“就事论事”,而是退后一步,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如何理解群体非理性行为提供了一般性的解释框架。
《群体的疯狂》
威廉•伯恩斯坦著
王兴华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1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