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人际交往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需求,给予正面积极的信息注重与孩子交流,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孩子树立榜样,协助孩子与同伴交流,让他们学会分享与合作让孩子学会互相帮助

为了培养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需求,给予正面积极的信息;注重与孩子交流,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孩子树立榜样,协助孩子与同伴交流,让他们学会分享与合作;让孩子学会互相帮助,感受交往的乐趣;开展适当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视觉中国

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和尊重孩子的需求,用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孩子的人际交往都是从需求开始,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问什么都没有错,关键是家长的态度,如果长期置之不理,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爱问问题,也不爱和你互动。作为家长一定不要表现不耐烦,更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即使是不会的问题或暂时不能满足的需求也要给予回复,而不是置之不理。

幼儿期的儿童需要与同伴交往,倘若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受而出现紧张不安的焦虑现象,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感觉到交朋友的快乐,逐渐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

平常应该给孩子多讲述一些关于平等、宽容、诚信、互动等好品质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果发现孩子在人际交往时表现出不好的习惯,如撒谎和不理人等行为,要及时予以指正和引导。鼓励孩子独立去面对和解决自己遇到的人际矛盾问题;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引导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锻炼乐观、开朗、坚强的品质。

平时可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沟通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自信;还可以多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比如去公园、参加聚会等,给孩子创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出去和朋友聚会时,让孩子在旁边看着你是如何和朋友交流的,给他树立榜样,当然聚会时也不要忽略孩子,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做交流、互动。

孩子在生活中易模仿父母的一些语言、行为,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最后变成自己的习惯。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采用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好一个榜样。

孩子年龄小,还不懂得去关心身边的朋友,看到同伴不小心摔倒还要讥笑他,这样会让一些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压力。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可以安排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了解同伴的喜好、兴趣以及怎样处理与同伴之间发生的争执,怎样与同伴分享快乐等。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从中发现互相帮助的乐趣。

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创设和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区域和玩具器材,支持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也可以鼓励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图书和身边的朋友互相分享。让孩子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孩子通过与伙伴在游戏中的互动交流,能很好地对某些问题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共识,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

上一篇: 大学生教育机构社会实践报告
下一篇: 中产阶层与社会运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