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一)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Id):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本则”;2.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本则”;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本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本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二)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压抑: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象自己出行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如人死=“仙逝”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本能冲动的发泄。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这些阶段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并认为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本始阶段,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性格,如乐观开朗。反之,若此时期的活动受到过分限制,使婴儿无法获得满足,长大后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会有负面的性格,比如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向成人(特别是父母)寻求依赖。又如不自觉地咬人或咬坏东西的口腔倾向。及悲观、退缩、固执、苛求等负面的口腔性格;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咬指甲、烟瘾、酗酒、贪吃等。在这一阶段,幼儿能从排泄时解除内急压力中获得快感,因而对肛门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应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就会建立良好的习惯。
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幼儿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表现为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小气、忍耐等。因此,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在此阶段,幼儿认识到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重要部位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但作为竞争对象的父亲或母亲都十分强大,最终以男孩向父亲认同,女孩向母亲认同而使心理冲突得以解决。儿童把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这一现象也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儿童把自己和父亲、母亲等同起来,在行为上模仿父母,因此男孩的性格很像父亲,女孩的性格很像母亲。这时期的性力受到了压抑。这是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掩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一时期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儿童中止对异性的兴趣,倾向和同性者来往。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的界限已很清楚。但是性力的冲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向今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些活动—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这是通过升华作用实现的,也是性力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更有目的的作用。儿童在这时期若遇到不良的引诱,就会产生各种性偏离。生殖早期:(约11岁—13岁)一、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在承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的同时,重视社会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不同,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每一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与环境之间发生作用的模式,或者具体地说,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着该阶段心理发展的成败,并构成儿童日后社会行为的本型。比如在婴儿期对父母的信任感,婴儿对母亲的信任感最初征兆表现在婴儿可以让她脱离自己的视线而不过分地感到焦虑和愤怒。人格发展八阶段婴儿期,0-1岁,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学前期,3-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 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 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这时如果成人对于孩子 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 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 的各种问题,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 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时不好的,致使孩子 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 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学龄期,6-12,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儿童的智力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 的深度。
他们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 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 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对 很多事物感兴趣,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 与赞扬,则能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 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 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 勤奋感与竞争心。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 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 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 很好,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青春期,12-17,自我意识的确定与形成,获得 同一感,克服同一感混乱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 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从 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 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 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 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 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 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 成年期。
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 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 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成年早期,18-30,建立家庭,获得亲密 感(友情爱情),避免孤独感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 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 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 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 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 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 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成年期,约至50岁,成家立业,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 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 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 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 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 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 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 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
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 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 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 值,生活得很有意义。 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 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 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失望的感觉。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八个阶段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严格的科 学事实作依据,但比起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 生物学观点来,侧重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自我 意识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有相对 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 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 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 社会学习理论诞生于行为主义日益陷入困境、认知心理 学迅速崛起的立式背景下。 社会学习理论区别于行为主义之处在于它并不反对对个 体内部因素如认知因素的研 究,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 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 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沃尔特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介绍。 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 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在直接学习 中,儿童的某种行为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