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个体间的性格差异导致了不同个体的社会交往情况千差万别。
有的人天生善于交际,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人和事,都可以表现得八面玲珑,往来自如;有的人则不善言谈,在社交当中采取回避态度,总是独自相处。
这样的人往往会借口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往。其实这只是表象,内在的事实是,他们要么就是懒得将自己展示给外界,要么就是不会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去。
在心理学上,对于这样的性格,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做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定义
这其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惧怕与陌生人进行交往,并且不想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存在。
那些不得不在公众面前完成的事情,比如说发言、表演、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行为,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被“公开处刑”,是难以接受的。
这种抗拒的感觉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自己的不自信。 他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失败,并且身边的人们会嘲笑自己。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埋藏在内心的秘密被公之于众了一样,犹如一种“赤身裸体”的羞耻感和无力感,所以为寻求真实自己的安全性,他们选择回避社会交往。
相关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精神障碍不仅受到后天因素影响,更会在个体的童年时期,就出现萌芽。比如那些喜欢自己玩的小朋友们,就有很大可能是这种人格。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及时发现并且帮助孩子改正,他们会认为孩子只是内向。 久而久之,当个体成年之后,就会愈发的不善于与人交往。并且想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渐渐地,他们心中的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身边的人们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种评价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
童年的某些不快会在他们脑海中反复出现,造成一种身心的双重折磨。
调整与克服心理障碍
那么,假如作为家长,我们发现自己的子女或者是身边的儿童处于这种困境之中,应该如何采取行动呢?
最先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产生一个较为确定的定位。然后就是积极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调整自己的内心。
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时,切莫始终陷入消极情绪,应该积极鼓励自己,告诉自己这些都不是什么过于严重的问题,只要加以注意,就可以很快克服。
同时,积极鼓励自己去进行社会交往,尝试着与身边的人进行互动。 同时在互动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那些容易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点,加以防范与调整。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回避型社交障碍并不是难以改正的,通过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调整策略,是可以进行克服的。
最简单的, 当一个人在儿时不幸经历某些“童年阴影”,这种心理压力就会开始伴随个体,甚至会到其心智成熟,年龄到达二十多岁时。
在这个时候,随着心智的成熟以及见识的增长,他可能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由于儿时的一件事情造成的,所以慢慢的,就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与改变。
所以很多人也许会在大学当中发现过很多身边的同学,在入学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身边的同学交往。
他会变得开朗、变得乐观,这就是因为他克服了之前存在于自己内心的那种障碍,将自己融入了当下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无论性格如何,最终都是要走入社会,要与身边的人进行接触,要独自面对生活。
一味逃避与退让只能让自己处于被动,所谓“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既然早晚都是要社交,何不早做准备,让自己走出内心的阴影,勇敢面对生活呢?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