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陈学锋:社会情感学习——学前教育迈向质量的一条路径

陈学锋:社会情感学习——学前教育迈向质量的一条路径

陈学锋:社会情感学习——学前教育迈向质量的一条路径2013年发表的《有效“社会-

陈学锋,联合国儿基会驻中国办事处

01

社会情感能力——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

社会情感能力(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e)被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素养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系列以广泛、可迁移技能为基础的“21世纪技能(非认知技能)”计划,其中涵盖了以社会情感能力为核心的人际沟通能力、自省能力、全球公民素养、心理和生理健康等内容[1],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社会情感学习计划。

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发布了《向普及学习迈进——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Toward Universal Learning:What Every Child Should Learn)的研究报告,将社会情感列为全球儿童与青少年学习框架的七大领域之一, 具体包括自我调节、情绪感知、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同情心、社会行为与行为、冲突解决、道德价值观等子领域[2]。

2018年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发布了最新的“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项目立场文件,这份文件描述了该项目工作的首个结果《OECD学习框架2030》(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其中社会和情感方面的能力成为“技能”三大组成部分之一[3]。

同年,OECD推出新项目——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评估项目,旨在测评参与国家和城市10岁和15岁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以及影响这些能力发展的条件和做法。[4]

社会情感能力是一种胜任性能力,可以通过学习、练习并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而获得。“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儿童和成人理解和管理情绪、设定和实现积极目标、感受和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以及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的过程。[5]

这一术语在1994年菲兹尔研究所(Fetzer Institute)的会议上首次被提出,随后《情感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等人创办了美国社会—情感学习促进联合会(Collaborative to Advanc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Collaborativ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后于2002年更名为美国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联合会(Collaborative of Academic,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CASEL集研究者、推动者、协调者于一体,努力推进SEL的研究、循证实践和政策。

1997年,CASEL与美国督导与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ASCD)合作开发了《提高社会情感学习:教育者指南》(Promo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Guidelines for Educators),为K-12阶段的教师提供实施SEL的实践策略。

2013年发表的《有效“社会-情绪学习”指南(学前和小学版本)》(CASEL GUIDE:Effectiv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Programs)提出在学校中开发和实施社会情感领域的7条准则。[6]2015年发布的《社会与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Handbook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Research and Practice)总结了该领域各方面发展,包括学前教育。[7]

2019年,经过十多年的起草、实地测试、研究和提炼,CASEL发布了《基于全校的社会情感学习指南》(The Guide to Schoolwid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提出了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社会情感能力项目已推广至美国各州以及其他国家的上千所学校,美国重视孩子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与CASEL的积极推进密不可分。

至2018年6月,美国已有25个州参与了CASEL发起的“合作州倡议”(Collaborating States Initiative),已通过16项与社会情感学习有关的州级法案和决议,关于社会情感学习实施情况的不同类型的评估达500余个。

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重视社会情感学习的成效体现在多个领域,包括学生成绩、神经科学、健康、就业、心理学、课堂管理、学习理论、经济学和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8]2017年,CASEL和他们的合作研究者进行了一次元分析。

该研究分析了82种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结果,涉及幼儿园到高中的97000多名学生(在项目结束之后的6个月到18年),并对项目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最后一次干预完成之后的3.5年中,接受过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学生的学习平均成绩比非SEL项目的学生高出 13%。[9]

“佩里学前教育项目”(Perry Preschool Program)的干预结果也例证了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性。此项目选取智力发展水平处于85分以下的儿童,对他们进行教育干预,教他们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并通过每周的家访活动改善亲子关系。

此项目进行了两年,并开展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和跟踪研究,直到这些研究对象到40岁。研究发现,教育干预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婚姻更幸福,家庭关系更和谐,健康状况更佳,生活质量更高,犯罪率更低。[10]

02

社会情感学习的发起与国际行动

社会情感学习的发起与实施源于美国日益加重的校园危机与青少年社会情感荒芜等社会现实问题,以及脑科学对情绪研究的突破[11]。社会情感学习也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课程标准化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教育界兴起了旨在提高公立学校质量,解决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问题的大规模课程标准化运动。

这场标准化运动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各国教育的改革,如英国政府颁布了《基础阶段教育课程指南》(2000年),德国政府提出要制定面向所有幼儿的国家教育标准[12]。

随着《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From Neurons to Neighborhoods: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2000)、《渴望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幼儿》(Eager to Learn:Educating Our Preschoolers,2001)等一系列有影响著作的发表,课程标准化运动开始影响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200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启动了名为“遍及全球”(Going Global Project)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得到很多国家的积极支持,现在已有多个国家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也有许多国家正处于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推行中。[13]但是,课程标准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公民能力和品性的发展,这引起了美国教育界及相关专业组织的批评,“虽然一如既往重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创造力及身体的发展,但是,从所强调的‘核心领域’来看,它们都注重幼儿的早期读写、数学和科学学习”[14]。

为了“应对‘学业压力下移’的困境……全美幼教协会专门组织专家撰写了“发展适宜性实践”及其立场申明。[15]源于学前课程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的向下延伸,幼小衔接作为研究与实践焦点凸显出来,而社会情感学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即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调整很明显对他们能否在初入小学就取得成功来说很重要。[16]

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意识到非学术技能的重要性,这使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在不同程度上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课程标准。[17]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综合人类大脑发展的研究进展,在2014年发布了《培育更好的大脑》,意识到并向各国宣传对儿童情感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意义,并在各个干预项目中宣传对儿童关爱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意义。201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亚太地区办公室发布了《3~5岁幼儿社会情感学习推动社会融合的课程指南》。

社会情感学习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行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它,英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数10个国家都已经引入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并积极进行推广。

英国教育部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课程框架(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简称SEAL)[18],自2005年正式启动面向全国中小学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至2010年共覆盖全英约90%的小学和70%的中学。

新加坡将美国的社会情感学习作为学校项目引进,与公民教育、价值教育联系在一起,于2008年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目标,并于2014年正式推行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中。[19]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来主张和推广基于儿童权利的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倡导的爱生学校,于2001年引入中国[20],并成为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2001-2005到2006-2010两个合作周期中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项目的主线及核心内容。

同时,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自1979年开始合作延续40年中也始终把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作为重点。从1982年起,开展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学前教育机构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等多个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领域合作项目。

2001-2010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贫困地区合作开展了“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一方面扩大幼儿教育资源,同时力图在贫困地区实施以儿童为本的学前教育质量改进。为了更集中地体现以平等、包容关系为本质的教育,也一脉相承地引入了爱生幼儿园的理念。2006-2010年这个周期,通过调查研究编写了爱生幼儿园教育指南等一系列材料,支持30多个西部农村试点县实施以平等无歧视、卫生健康、有效学习和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实践。

在项目推进中,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感到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理念影响,教育关注认知偏多,对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了解不多,意识不强,因此在贯彻“爱生”教育理念方面始终因缺乏这方面的理解而遇到障碍。而在家庭和儿童面临贫困、流动和各种社会风险的挑战时,更是缺乏对儿童社会情感的支撑。因此,2006-2012年研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将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重要维度。

03

中国对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与探索

我国在2010年前后开始关注社会情感学习,研究者们开始对国外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进行研究和探索,一些省份也开展了探索性试点。2011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成“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组,对项目核心内容进行攻关并在5个实验县试点校有序实施。2009年起,上海市静安区为了解决区域学生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之拥有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开始了“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历经10年研究与实践,完善了自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相互衔接的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本土实践特征。项目先后荣获了201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1]

2018年6月1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年会上主办了以“婴、幼儿社会情感学习及支持”为题的专题论坛,提出了抗逆力培养、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和实践做法等。同时进行着游戏与抗逆力的行动研究。

2019年6月17日至18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共同主办了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学习”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并进行直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家和来自美国、芬兰、印度的专家与全国各地的500余位在场和6万人次在线的幼儿园园长、高校师生共同研讨,如何开展幼儿社会情感领域的学习探索,话题涉及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教师严厉的社会性和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课程、师幼互动、家庭合作等“全学校”方式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并着力通过提高校长、园长的领导力形成社会情感氛围,由此发挥社会情感学习在促进平等、无歧视的爱生教育,促进社会和谐融合方面的作用。

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包括“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人生的初始阶段,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22]

社会情感学习在学前教育领域虽然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早在柏拉图的哲学著作中就有这样的观点,即儿童需要明确的社会情感能力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今幼儿教育“全人教育”(whole-child development)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框架的基础。[23]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第29条也多次提到将社会和情感结果作为儿童教育的方向。社会情感学习是学前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情绪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趋势。到2015年,美国50个州都将社会情感学习作为学前阶段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制定了社会情感学习学前教育标准。[24]

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儿童社会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这也与社会情感学习的各领域联系密切。[25]尽管人们对标准的负面作用的担忧仍然存在,但已将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趋利避害、在不可逆转的标准化进程中保持学前教育的特色和独立性。[26]

然而,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如何真正落实,社会领域的课程如何开展,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而言仍然是两大难题。社会情感学习落实缺乏有力的抓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正在从数量满足阶段逐渐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的探索是促进当前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路径。

04

如何促进儿童早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社会情感能力受学前儿童早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影响。2015 年3 月,OECD发布了《促进社会进步的技能:社会情感能力的力量》(Skills for Social Progress:The power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并提出了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共同发挥作用,能够引发学校的系统性变革。[27]

哈佛大学琼斯(Stephanie M. Jones) 等人认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与认知能力发展相辅相成,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情感能力得以发展的土壤和最初平台,学校和教室是社会情感能力得以发展的环境,而家庭、社区及各级政府的教育政策则提供了重要保障,由此提出了基于关系的学校综合变革模式。[28]

因此,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不能是单一的、零碎的改革措施,幼儿园自身应作为变革的主体,将社会情感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游戏,教师将目标了然于胸,在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中捕捉教养契机;重构园所内的关系,为师师、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提供支持性氛围,这种互动本身就是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同时,与家庭、社区形成建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共享愿景,携手促进儿童社会性、情绪情感技能的发展等。

安全且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是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保障。如果学前儿童在所处环境中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沟通、互动。在充满刺激和挑战的环境中,学前儿童会渴望学习更加复杂的技能,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自我意识。

游戏是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社交圈”,同伴是学前儿童认识周围社会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规划,与他人合作,解决冲突等。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学前儿童学习辨认并解读社交线索,例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还有根据他人反应来调整调节自己在沟通、行为、情感方面的方法、策略等,为他们做好适应学校、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对领导者、教师是具有挑战性的,对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OECD发布的《培养21世纪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者:来自世界的经验》(Preparing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School Leaders for the 21st Century:Less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研究报告总结了成就21世纪领导者和教师的关键能力因素,对幼儿园领导者、教师的能力建设具有启发性。

报告认为,成就21世纪的学校领导者能支持、评价、促进教师发展,能有策略地进行学习资源管理,善于赋权,成就21世纪的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策略与整合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能力,对教学发生的过程有深刻理解,能从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中反思学习,合作学习,有精湛的教学技巧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29]

赋权使幼儿园领导者从管理走向引领,放权于教师,让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将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到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学前儿童在体验中学习掌握技能、方法等。放权教师,还让他们可以争取幼儿园内外部一切支持力量。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社会情感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家园积极沟通合作。看护人有意识地、积极地参与、指导,将学前儿童在家生活经验和在园学习经验衔接起来以深化儿童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促进儿童对社会情感技能的习得。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它不仅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资源,也为幼儿园、看护人的民主参与提供了合作空间。

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还要求幼儿园领导者、教师和其他教职工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比如一些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教育能力的项目,提供情感技能指导,关爱、倾听等的练习等。美国的“我的教学伙伴”MTP(My Teaching Partner)、教育意识和适应能力培训CARE(Cultivating Awareness and Resilience in Education)、加强管理和弹性培训SMART(Stress Management and Resiliency Training)等项目[30],表明提高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OECD报告还指出,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加强其专业实践的“技术核心”,这要求发展支持创造、积累和传播专业知识的教育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需要利用好四个来源:受科学启发的创新和知识(研究和评估),受公司启发的创新(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受实践者启发的创新和知识(教师、校长),以及受用户启发的创新(学生、家长,社区)。[31]幼儿园领导者、教师的专业提升能够更好地支持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这意味着超越识字和算术,以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32]印度圣雄甘地曾说过,“如果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宣传真正的和平,如果我们要对战争发起真正的抗争,就必须从孩子开始。”

今天的孩子需要一套平衡认知、社交和情感技能,才能在现代生活中取得成功。他们实现目标、与他人有效合作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对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虽然每个人都认识到社会情感技能的重要性,如毅力、社交能力和自尊,但人们往往对提高这些技能的“有效方法”认识不足。老师和家长并不知道他们在培养这些技能方面的努力是否有回报,也不知道他们能做的更好。[33]

儿童人生的最初几年,其神经、认知、心理、社会性和身体的发展快速而深刻。如果在此期间,学前儿童接触到包括暴力在内的风险,会对其社会和情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行为问题的风险,降低学前儿童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社会情感能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至关重要,会大大增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抗逆力和自信,大大减少他们的负面思考、情绪困扰、压抑和压力,而且能促进社会和平和经济发展。幼儿园、家庭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终身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为他们做好面向未来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2015). Regional Study on Transversal Competencies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Phase 1)[EB/OL].

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epr/ERI-Net_Seminar/2013/Transversal_16_Oct.pdf.

[2]UNESCO(2013). Toward Universal Learning:What Every Child Should Learn[EB/OL].

[3]OECD(2019).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EB/OL].

http://www.oecd.org/education/2030/E2030%20Position%20Paper%20.pdf.

[4]OECD(2018).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for student success and well-being: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OECD 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EB/OL].

上一篇: 我为创城做贡献作文500字(通用5篇)
下一篇: 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