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乡土中国》导读

《乡土中国》导读

《乡土中国》导读《乡土中国》导读

(1)重刊序言

重要的话: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理解:

费先生在序言中提出了一个词--------概念。对于一个社会,一个集体可以从外部的具体的描绘中了解,也可以从这个社会中抽象出一个或一些词,即概念中了解这个社会,这个集体。在不同社会、集体中,所展现的具体描写是不同。这种描述没有普适性,是特殊的。换一个社会体系,这种描述就可能发生改变;然而概念就与描述不同,它是在不同的描述中抽象提炼的一个精华词汇,单单一个词就能表达这个社会的全部,所以它是普适的。通过概念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社会,就像费老所说,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所以这段是全篇序文最重要的一段,也为之后的文章作出解释,表示后面文章都可以从抽象出的概念中理解。

(2)第一篇《乡土本色》

重要的话: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理解:

在《乡土本色》中费老抽象出来词是“土气”。费老描述中国,先从基层开始,基层的中国人民是农民,而农民通常被我们称为“土气”。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带有藐视意义的“土气”不同,费先生指的这种土气是指农民扎根于泥土中,终日生活离不开泥土的意思。

费先生要描述中国社会却要采取最基层的人——农民来描述并不是凭空想来的,从历史发展的最初中国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现在14亿的中国人,农民占了9亿,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不得不说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更何况在1937年农村人口所占得比例更要多得多,不论历史怎么变化,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乡土特质还是不会改变,就如作者在文中也提到那些移居到西伯利亚的中国人不论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一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所以费先生采用农民表现中国社会的特质是合适的。

费先生对农民的乡土特性花了重笔墨分析。乡土社会是以村落为单位,每个村落之间是孤立与隔膜的,而在村落内部又是极为熟悉的。这一切都源自“扎根”一词。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就像植物扎根于泥土,半截身子入土又怎能不断的迁移,以为只守着自己的一片地,与其他村落之间的联系自然就少了,所以村落之间是孤立与隔膜的;而农民守着这片土,生生世世与之厮守,自然是太熟悉这片土地,一代代口耳相传使村落内部又是无比熟悉。

所以在我理解,以上两段话很重要,它指出了“土气”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3)第二篇《文字下乡》

重要的话: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理解:

这篇文章费老先帮我们辨明了“愚”与“不愚”的判断标准,又论述了在社会基础不基本变的条件下,把“文字下乡”运用到那些被我们称之为“愚”的乡下人身上,这样的意义不大。大多数时候,我们把不识之无的人称为愚,可是愚的标准应该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并非是识不识字,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识字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愚,但一个人因为没有识字的必要而不去识字是我们就不应该称之为愚。《乡土本色》中讲到村落之间人们是极为熟悉的,所以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不一定通过文字和语言来传达情感,也许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就足以传达信息,所以即使文字下乡那些文字似乎也无用武之处。

(4)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

重要的话: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那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理解:

《文字下乡》中所提到的是空间上的阻隔,《再论文字下乡》就是从时间阻隔上论述的。时间这个分为两方面,一是个人今昔之隔而是社会世代之隔。总的来说,人有文化诉求,所以要解决自己今昔之隔,而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记忆。而乡土社会的人有着定型的生活,每一天几乎都是重复前一天的生活,所以记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世代之隔则可以通过经验传递来解决,乡土社会的人是扎根于泥土的,很少会有移动,所以每一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部电影,上一代的经验口口相传,几乎是没有时间阻隔的。所以从时间上也证明在乡土社会中人跟人的表情达意不需要太多太复杂的文字。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文字下乡的推进都必须在乡土性的基层改变之后才能起到一定效果。

(未完待续)

上一篇: 【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科普活动
下一篇: 浅谈公益广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