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1111年,赵良嗣献计海上之盟。宋徽宗和童贯高度认可。但认可归认可,却并未实施。因为海上之盟一直缺乏可操作的条件。
海上之盟(海上之盟原文及翻译)
按赵良嗣的建议,北宋使团从莱州(今山东掖县)登船,渡过渤海、登陆辽东,然后一路向北去找女真人。但当时,辽东控制在契丹大辽手中。北宋使团登陆北行,首先找到的不是女真人,而是大辽东京辽阳府。
所以,海上之盟,无论怎么好,也只能停留在谋划层面。
公元1116年,女真横扫东北,不仅打残契丹大辽,而且控制辽东。到这个时候,海上之盟终于具备了可操作性。
公元1111年,提出海上之盟;公元1116年,实施海上之盟;然后,北宋北伐、收复幽云。如果历史按照这个脚本上演,那北宋既算想到前面,又算走到前面。宋徽宗必须英明神武,而童贯也堪老成谋国。
但是,海上之盟没能在公元1116年实施,而北宋北伐也还要再等五年。
公元1116年,女真大军先下沈州、再下辽阳,两战定辽东。契丹大辽只能防线西移。天祚帝诏令耶律淳以幽州为基地,赶紧组织军队,重新夺回东北。但是,转过年的公元1117年,辽军再次惨败。所以,大辽已被彻底打残。
既然是这样,那北宋还有什么必要再找女真人合作?自己直接北伐、收复幽云,这不行吗?
当然行。
为了应付女真战事,大辽举国动员。甚至,宋辽边境,都出现军事调动。但是,北宋竟认为这是契丹人要对自己动手。于是,宋徽宗赶紧把童贯从西北调到河北,让他主持宋辽战事。
这就是北宋官僚机构的情报水准。继续让他们骚操作,真能出现大辽国灭、岁币照送的情况。
但童贯是个明白人。对于宋辽边境的情况,他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大辽要进攻北宋,而是大辽在举国动荡。
童贯不是奸臣吗?为啥一个奸臣还能这么清醒?先贴个道德标签,然后把人一棍子打死,这就是确认偏误。奸臣未必糊涂,忠臣也未必通透。关键是童贯有足够清醒的理由。
首先,童贯是北宋军队的掌门人。如果连他也糊涂晕菜,那北宋这时候就该逃过长江、变成南宋。
其次,童贯出自太监将军李宪门下。按出身说,童贯要算“将门之后”。他见识过李宪如何带兵打仗,又如何疆场建功。军事上,童贯不是外行。
第三,关键是收复幽云的诱惑太大。童贯主要靠打仗加官进爵。但打什么仗比得上收复幽云?这是足以异姓封王的功绩。
职责所在、能力所及,关键是诱惑太大。所以,童贯没理由不清醒。而且,五年前,童贯就曾“归化”赵良嗣,图谋幽云十六州。
宋辽边境震荡,不是大辽要打北宋,而是大辽正在挨打。这是当时实情。既然童贯知道这个实情,那就该如实禀告,然后,游说皇帝和朝堂赶紧抓住战机、收复幽云。
但是,童贯并没有,而是将计就计。首先认定大辽就是要侵略北宋;其次催促皇帝赶紧起兵;最好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随即,大宋的中央禁军立即调动,河北将帅接到战争准备。
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二月中旬,北宋先头部队北上出发。主力部队也将在三月上旬的某个黄道吉日正式开拔。
童贯这么做,不止欺君而且欺国。但这恰是童贯的一贯调性。奸臣自有奸臣的生存逻辑。那么,童贯为什么不能实话实说?明白告诉朝堂,然后举国一致、收复幽云,这不行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
旧党虽被干废,但北宋党争仍旧不断。在大宋,耍嘴炮的一直比干实事的人多。出一个决策,无论对错,都会遭遇反对。大宋承平已久,却突然掀起战争。这种剧烈的决策转向,必然要遭遇更为激烈的反对。关键是违背盟约这种事,怎么说都不占理。但借口契丹入侵,然后发动抵抗战争,就可以大幅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所以,童贯才会将计就计。不论对错,先挑起战火、再收复幽云,把生米煮成熟饭,谁再反对也没用。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点上,宋徽宗犹豫了。
皇帝肯定要犹豫,打赢了、童贯封王;打输了、皇帝埋单。无论打赢打输,都是皇帝出钱。所以,宋徽宗必须要把整件事情搞清楚。
而就在几个月前,北宋向契丹派出了一个外交使团。使团的任务,一是礼节拜访;二是刺探情报。所以,徽宗皇帝想等使团回来再说。契丹是不是要打北宋、又为什么要打北宋,自己总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当年二月下旬,使团如期返回北宋。对于契丹入侵的说法,正使陶悦大吃一惊:这才走多久,朝廷就整出这么一个大乌龙?如果契丹入侵,那自己这伙人还能回来吗?所以,陶悦及使团坚称:契丹没有入侵的打算,也没有入侵的行动。
眼看纸里藏不住火,童贯立即上演奸臣把戏,对陶悦等人威逼利诱加明白暗示。但是,陶悦不为所动,坚决不附和契丹入侵的形势判断,并向宋徽宗如实汇报了契丹国内情况:契丹的确在跟女真人打仗,但燕山以南一切如常,更没有进攻北宋的打算和行动。
于是,即将开拔北上的汴梁禁军,又被撤了回来。所以,此次北伐只闻雷声、不见风雨。
但是,海上之盟却在这个时候开始运作。
公元1117年,北宋登州截获了两艘来自大辽苏州(今辽宁大连)的大船。船上都是躲避辽金战火的大辽难民,本来要逃往朝鲜,却被海风吹到登州(今山东蓬莱)。逃难的带头人叫高药师。他告诉北宋:女真人、契丹人,还有高永昌的起义军,已将辽东变成一片火海,女真人几乎占领辽东全境。
当年七月份,登州知州王师中将这份足具“内幕性”的情报上报朝廷。而这份情报随即唤醒赵良嗣海上之盟的谋划。于是,宋徽宗下令登州知州王师中赶紧派出得力干将,以高药师为向导,前往辽东联络女真人。
到这一步,如果我们要批评北宋,也只能批评两点:一是官僚机构的情报水准太差;二是奸臣童贯的胆子太大。但是,这两点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则是北宋官僚机构集体懈怠。而接下来暴露出来的问题,则是北宋官僚机构的集体无能。
宋徽宗诏令登州衙门派人赶赴辽东联络女真人。登州衙门的确派人了,派去的人也到了辽东海边。但这伙人却没下船,发现岸上全是士兵,然后直接调头返回,且上报朝廷说自己差点儿被杀死。
这就是北宋官僚机构的执行水准。官僚们已经不是懈怠,而是无能,甚至连胆量都没有。
所以,北宋朝廷无论决策如何,都注定一败涂地。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得力的人才来执行。但乱世已经临近,宋辽金三国博弈的大势,一发不可收拾。北宋想躲也躲不开。新党把持的徽宗朝廷,唯一可取之处,就是没有躺平,还在努力。但是,大厦将倾之时,往往越是努力就越是快速倒下。
到公元1117年下半年,宋金海上之盟算是从谋划层面进入到操作层面。但已经失能的北宋官僚机构,又会怎么操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