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方成 王 悦
作者简介:袁方成,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层治理。王悦,华中师范大学省域治理研究院研究助理。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选题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研究”(20SGYP001);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CCNU20DC003)
三、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
协同和协同学理论是协同治理的基础。协同在系统科学中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序、统一的整体的过程,意味着共同、协作。协同学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哈肯等人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协同系统,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在参量的驱动下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层面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由此观之,协同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期望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过程中建立起纵向的、横向的或纵横结合的且高度弹性化的协同性组织网络。
组织包括结构、权力、资源、目标四方面要素。在社区治理的微观运行中,组织结构改善首先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协同、分工协调,即达成组织内部各主体协同、功能协同的状态;组织权力优化则指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令各主体技术协同,平等给予组织成员和居民协商公共事务、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体现并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治理转型;组织资源优化则是通过内部资源协同来保障资源的无障碍流通与高效利用;组织目标的作用在于为各参与主体确立统一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在此之下激励各主体趋向协同合作、发挥合力。因此,协同治理意味着组织内部要素协同,主要包含主体协同、功能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同时,反向而言,组织目标统筹为主体协同提供行动引领;助推组织结构优化、分工协调的运作机制为功能协同提供坚实支撑;组织资源整合为资源协同提供要素保障;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提升组织运行效率为组织技术协同搭建创新平台。因此,目标统筹、机制完善、资源整合、技术增能将有效促进组织协同的有序运作。(见图1)
(一)主体协同:目标统筹与整合吸纳
协同治理旨在科学实现子系统间的整合与互动,整合的前提在于主体共识的达成。特定的目标共识能够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形成合作关系,搭建以创造共同价值为终极目标的集体行动网络。
一方面,主体协同的自觉建构需要在既定目标的引领下展开。目标是组织协同的行动导向,同时是组织运作的非正式约束机制,多元主体在共同愿景与共同使命的引领下,框定组织功能定位、明确组织权责边界、规划组织行动策略。特别是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更能促进组织内部团结,驱动各参与主体围绕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展开博弈,选择最恰当的互动方式和行动策略,寻求最优协同方式,因而协作将趋于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主体协同的持续运作需要在整合吸纳的过程中实现。治理主体多元性和治理系统动态性是协同治理的显著特征。这便要求组织在保持边界性和独特性的同时,兼顾开放性,通过主体间价值认同、情感联结、职责共担、互利互惠等非正式机制寻求协同参与的耦合点,持续吸纳新的主体融入协同系统,令系统在不断扩展和转化中达到更高级的平衡,即在社区层面搭建起“治理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既是基层组织在联结形式上的创新,又是具有实质内涵的价值性共同体。在常态化社区治理过程中不断纳入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活力,能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二)功能协同:机制完善与合作互补
功能协同指组织内部各参与主体遵循科学运行机制,达成权责清晰、定位明确、契合联动的状态。由于各主体同向合作、相互配合,减少或避免了组织内耗,提升协同工作效能,组织整体功效倍增。
协同参与机制提供统一的制度性或规范性的行动准则,将有效整合各参与主体的“碎片化”行为,指引组织联动。各参与主体应以责任分担机制、合作动力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平等协商机制、集体行动机制、利益平衡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评估机制为主,搭建较完整的“权力—责任”机制框架,从而将组织内部各主体的独立行为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秩序且相互协同的联动状态。
完善的治理机制保障组织内部的协调行动。各参与主体应以“功能互补、错位服务”为原则,通过整合同类项目、巩固优势资源、强化专业效能,搭建起多功能的组织合作网络,实现组织功能由分散到规模集群的转变。同时,组织功能应以社区治理需求为导向,“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组织要灵活拓宽服务类型并改善服务方式,以实现互动机制和功能优势的延伸与升级。
(三)资源协同:整合盘活与协调保障
治理结构维持及协同功能实现的先决条件是从外部环境获得充足的资源保障,然而资源的跨边界流动受制于单一主体调控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在组织内部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上,深化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有助于达成良好的组织协同状态。
资源的整合与盘活既涉及组织内部各参与主体拥有的有限资源,也涉及组织外部广泛的社会资源。随着专业化浪潮的来临,协同治理愈发依赖专业市场主体的响应。比如疫情发生后,面对医用物资紧缺且又处于春节假期的特殊困境,医疗卫生企业紧急复工保障医疗应急资源,还有部分市场主体在食品供应、物流配送、资金援助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带动社会协同参与,积极链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资源,形成合作互助治理网络结构,有助于全面充实资源储备。
此外,还应搭建起相互连接、反应灵敏的资源调配网络,通过资源在组织内无障碍流动和分配,有效降低资源共享难度,调解各方不同利益需求,消除潜在利益冲突,保障各参与主体在彼此合作、信任、互利基础上整体联动,优化协同效应。
(四)技术协同:信息互动与主体增能
治理技术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工具,包括以网络信息为主的科学技术和以民主参与为主的治理技术。技术协同促进组织协同的逻辑在于,其为组织参与社区公共问题协商与解决搭建起标准化、智能化平台,提供平等参与的规则与技巧,促成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减轻组织协同运行的阻力。
科学技术推动组织内部要素以信息流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中迅速流通和分享,实现资源、知识跨时空整合,打破传统面对面的合作方式,丰富互动工具,令各参与主体间的无障碍沟通甚至无缝衔接成为可能。比如应用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软件开发技术、社交媒体技术搭建的“社区治理云平台”“社区通APP”“点单平台”,将社区协同治理各主体、专业救援机构、药店、商超全部纳入智能化信息处理和通讯平台中,为多方快速反应、综合协调、供需对接提供便利,提升组织协同应对和解决复杂事务的能力。
治理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拓宽协同参与渠道、增强协同参与能力,通过借助开放空间技术、多方议事恳谈会、愿景工作坊、学习圈、规划小组、协商民意调查等形式,将多元主体纳入同一参与网络,在尊重各参与主体平等地位的基础上,传递伙伴、参与、分享、责任的协作理念,鼓励其自主协商,在协商中寻求共识、消解冲突、增进信任,在达成共识后采取协同行动。同时,充分激发组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在协商参与过程中回应需求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培养其协同治理的持续运作能力。
四、讨论与结论
社会性是协同治理模式有别于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换言之,通过协同治理实现国家行动和社会行动相互作用,正是对“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现实回应。多元治理主体以平等、弹性、柔化的组织结构取代层级节制、主次分明的官僚制结构;以协作与互动取代行政命令与控制;以谋求主动参与取代被迫应对。协同治理的优势重点体现在治理效能与效率的提升上,能解决单一主体无法解决的公共性问题。
探究协同治理的社区经验发现,“社企联盟”防疫团队致力于治理目标聚焦、治理队伍联合、治理资源共享、治理技术衔接以强化组织效能,这实质是优化组织运行理念、结构、机制、资源、方法的系统性工程,其目的是达成组织内部的主体协同、功能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克服局部局限,促成社区与企业系列防疫力量由“分散”到“协同”的转变,实现在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中的“乘数效应”。
具体实践层面,社区协同治理依托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的深度耦合。首先,以治理需求为导向,以目标统筹与价值引导为组织运行提供非正式约束,凝聚组织协同向心力;其次,以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组织内部功能耦合与利益协调;再次,在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上,深化利益联结促成组织内部协同互助、运转高效的合作关系;最后,善用科学技术与治理技术搭建起组织内部各参与主体对话与协商的桥梁,强化组织整体回应需求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性,通过训练其主导力和社会参与力,增强协同治理能力。
实质上,社区协同治理也体现了动态无序的现实因素向有序协调的治理机制不断转化的过程。我们常常认为社区生活的复杂化、动态化是社区难治理的重要根源,但若换一种思路,可以看到复杂多元里蕴含着丰富的治理资源。如此就意味着,若善于运用协同治理理念,将无序因素加以整合协调,使其转化为有序整体为社区所用,那将是社区治理的宝贵财富。
(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于《秘书》杂志2021年第2期)
注:本文来源为《秘书》杂志及微信号“mishuzazhi”,任何媒介转载均须注明来源。在公众号页面回复关键词“最新热文”,即可查阅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