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交往论——马恩的传播观》读书笔记
《精神交往论》是一部文献研究著作,作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寻找出有关传播思想的内容,并按照现在的传播学体系重新排列,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较完整和清晰的传播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照顾到马恩有关传播的所有观点,但是不易于归纳出一条明确的逻辑线索,看不清楚马恩观点的思考推理过程。因此,我不打算按照原书的章节安排来写笔记,而是按照我自己理解的,也许存在的一种逻辑来重新看待此书,帮助我记住马恩的传播观,以及它发展和推演的路径。
我将本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纯粹的理论和逻辑思考,另一部分是对人类历史、具体的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主张。我将马恩对社会形态的观点看做是逻辑的末端,纯粹的理论和逻辑思考是对这一结论的理论支撑——它又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部分。
以下是我按照这个思路整理的详细读书笔记:
人类历史的发展→ 交往的社会形态【原书第十六章】
马克思从宏观角度考察人类交往的过去与未来,提出了与人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密切联系的社会形态。这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的独立性不相同,人的物质交换和精神交往体系也不相同。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征,并作出了逻辑说明和推理: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有个性,是第三阶段。”
1.1.交往的人的依赖形态
A.时间跨度: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以前的所有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古希腊-罗马社会和整个欧洲中世纪、亚细亚社会)
B.共同的交往特征:
人们的交往始终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个人在交往中始终没有独立的个性,依赖于他们的共同体,以其中一份子的心态参与精神交往。
C.依赖形态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
原始时代
人的交往形态中,最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两性交往;
形成氏族的时候,慢慢服从于与“神”的交往,与巨大自然界的交往,表现形式是自然宗教,人通过祈祷、祭祀和舞蹈等仪式与幻想中的神交往。
在原始社会的发达阶段,人民大会成为交往的表现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口头文学使得精神交往从与物质交往的交织中逐步分离出来。
古希腊-罗马时代
初步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分工使得精神活动得以独立,但是公民仍然是作为公民而不是作为个人参与一切活动,城邦主义或国家主义只是放大了的依赖形态的反应。公民的个性仍然消失在意识形态之中。
中世纪
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人的依赖关系,特点就是直接的人身依附。比如上层等级对下层等级的权利和反过来的义务。这种联系带有政治性质,世俗交往世俗化。这种情况下,精神交往对权力组织来说是一种特权,控制信息的流通,有意封锁信息成为他们生存的条件。在这种外向道路被封锁的情况下,一般人的交往不得不转向内向传播,所以基督教成为普遍的精神交往形式。
亚细亚社会
亚细亚社会主要指东方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地域19世纪以前的情况。这种社会形态的显著特点是,皇帝是唯一的所有者和权力的唯一象征,造成了精神交往的高度集权、全体官吏和人民依附于皇帝一个人的特殊情况。所以任何交往手段都服务于至高无上的权力,人的价值极为低下。
1.2.交往的物的依赖形态
A.时间:
交往的物的依赖形态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社会。
B.交往特征:
马克思所说的“物”主要指资本,或是它的具体形式如货币、商品。
当精神生产和交往纳入普通商品的范围,精神产品和精神交往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消费对象。这种商品化,刺激了精神交往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特权成为人民的普遍权力。
因为商品是劳动的产品、交换者地位平等、等价交换,一旦信息交换按照这三点来行事,以往的精神交往特权就没有了。以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无一例外被纳入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成为自为、合理地服务于社会的东西。
C.交往异化:
从物的依赖形态中,再次考察人的交往关系,就会发现资本在为人的物质和精神交往社会化开辟道路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就是交往的异化。
人们的交往受到物的控制,是交往异化的基本原因。马克思说,人们的交往屈从于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存在,独立于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物的社会性离开人而存在了”。
同时,物的联系控制了人的联系。
马克思说:“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但是这种在物的联系控制下的联系,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实际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利益使得人们之间相互不信任,保守秘密,关系十分冷漠,正是在这种冷漠的关系之上,人们互相交换。所以,“尽管竞争把各个个人汇集在一起,但它却使个人彼此孤立起来。”
这时的人,“即仅仅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营业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的私欲的奴隶。”
1.3.交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物的依赖形态已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设想出来的未来社会交往形态——它摆脱了前两种形态对交往的限制,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
在物的依赖形态中,劳动时间是衡量财富的尺度,而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中,自由时间才是衡量财富的标准。这时候的人,不再将自己作为共同体的一个细胞或附属于某个物的一部分参与生产活动。
历史发展的动力→ 交往革命【原书第六章】
人的交往形态从对人的依赖发展为对物的依赖,都要归功于马克思所说的“交往革命”。
从工业革命后期直至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若干年内,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交通和通信革命,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各种信息产业突飞猛进发展,世界真正进入密集型的社会交往时代。
2.1革命的进程
第一阶段是蒸汽作为动力运用于交通工具,新型的交往手段把整个欧洲和北美联结为一个世界工业地区。不但打通了物质限制,也带去了精神交往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电报的使用和海底电缆的朴实标志着第二阶段——通讯革命的开始,马克思把通讯社和电信看作是现代精神交往的象征物。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如同货币被看作是交换的媒介一样,马克思也把新闻的载体报纸看作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真正纽带”,看作是物质与精神交换的一种杠杆。
2.2时间消灭空间
交往手段的变革,具有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特殊功能,它适应了资本扩张的本性,使整个世界流动起来。因为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运输条件就越重要。
马克思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
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况主要是物质意义上的,但正是由于这些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发展。人们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同样需要用时间消灭空间,不断了解使自己感到陌生的世界遥远地方的情况。现代交易所和新闻事业的急速膨胀,抢行情、抢新闻的职业习惯,实际上是物质交往要求用时间消灭空间,在精神交往方面的一种直接反映。
2.3对信息时代的预测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首先是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是第二个特征,即“白领工人”取代“蓝领工人”成为主导,体力劳动者中智力劳动的支出比例也提高。信息时代的第三个特征是资源结构发生变化。信息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知识的生产力成为关键要素。
最后,科学的组织和决策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马克思指出,判断未来社会进化程度的标准,是“社会生活的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2.4警示
随着精神交往的密集发生,交往资料也趋于集中。交往手段如果在变革后掌握在独裁的寡头手中,结果就不是强化人们的联系,而是加强了专制者控制局面的权力。
宏观解释→ 客体与精神交往【原书第一章】
3.1精神交往与物质活动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讲述两者之前的哲学关系——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他离不开物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意识关系可以帮助理解。
A.什么是精神交往?
思想、说话、唱歌都是人们精神交往的通常形式。
精神交往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B.精神交往与物质活动的关系?
人们的精神交往,无法脱离人身机能和交往手段发展的限制,也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制约。人本身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交往手段的发展等等,构成了精神交往的物质基础。(精神交往观)
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在早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还意识不到精神和物质的区别。(早期是交织的)
马克思说:“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所以,物质活动本身也不可避免的包含精神交往。(不可避免的交织)
自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后,人们的精神交往才开始不再表现为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人们开始构造各种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慢慢独立)
3.2处于“力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交往
A.影响历史发展的力量
一旦原始的精神交往与物质活动的交织状态被冲破,社会便处于三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它们是社会状况、生产力、意识。三者相互制约,任意两者的变化都会引起第三者的变动。它们三者形成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总的合力”, 每个力量都在合力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影响社会的变化。
B.推论
因为有社会状况和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使双方的观点接近,而要发展交往就必须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才能有普遍的交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扩大的交往将改变人的环境。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a)交往革命推动人类交往形态的发展。
b)“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战争本身还是一种通常的交往形式”。
历史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通过战争的交往而实现的民族融合过程。根据民族交往的三因素原理,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民族一般会融合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不论战争中谁取胜,结果都是一样。马克思认为,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他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c)马克思谈到交往的社会作用:
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这种现象特别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更为明显。
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流,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平日孤立状态下需要几十、几百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而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
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的普遍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趋同步化。”
3.3社会需要与精神交往
A.马克思的把需要分为:
历史自行产生的需要(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
社会需要(由社会生产和社会交换中产生的需要)
社会需要受制于具体的社会生产结构
社会需要决定精神交往的程度、水平和内容
B.社会对精神交往的作用
首先,社会需要产生了人们的交往器官,接着是语言。
人类最初的政治共同体也产生于社会需求,《理想国》中说:当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满足自己,而需要更多人互助的时候,城邦产生了。一旦政治存在成为现实,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现在的世界交往体系就是在需求开拓交往,交往扩大需求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现代交往媒介、发明的使用和推广、其直接动力也是社会需要。
3.4精神交往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性
如果拿“物质决定精神”去简单的套用,许多问题无法解释。
事实上,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会在很远的时代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为什么?
A.这是由于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一旦形成传
统,延续性现象会自发产生,不依个人或某个团体的计划为转移,不能人为消灭。
B.新旧精神交往的内容与形式更替非常缓慢。
例证:法国大革命
美国因为没有任何传统的观念,所以比其他国家表现出更多的自由精神。
C.延续性对现代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一种制约,它更多的是传统的力量、个人的情感、
个性、欲望、潜意识、文化心理等内容。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一个民族内部交往的进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同外部的交往,还取决于该民族从历史中继
承下来的交往水平。一般地说,历史上的交往水平对新的交往方式的发展是一种制约因素,原因就如思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
微观解释→ 主体与精神交往【原书第三、十四章】
除了可以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还可以把它当做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理解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这一方,解释精神交往产生的过程,它的发展与趋势。并且也能够帮助解释宏观表现出来的社会交往形态的变化。
4.1人的自然本质与精神交往
A.人的自然本质
人与动物的直接区别在于有自觉的精神活动和交往,它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组成部分,主体不断感知外部世界,完善心理结构,从而构成主体生命的存在。
B.人的自然本质要求有独立的精神交往的存在,精神活动绝对不仅仅是物质活动的反映。
C.结论:
精神活动和交往就不仅是为肉体人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要为精神人的存在和发展,它
不仅仅是一般的信息传递,还要包括创造性的思维、抽象思维、艺术审美和情感意识。
4.2人的社会本质与精神交往
马克思总结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
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也就是说,人有一种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的本能,用强力扼杀这种本能,对个人来说是毁灭性的;用阻力隔绝一个社会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则将造成几代人精神上的压抑和愚昧。
马克思还说,既然人天生是社会的生物,那么对他力量的判断就应该以整个社会的力量
为准绳。而书报检查制度,是以个别人的意见决定人的精神的存在权利。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马克思说:“我确信不署名是由报纸的实质所决定的,因为不署名可以使报纸由许多个别意见的集合点转变为一个精神的机关。作者的名字可以使一篇文章和另一篇文章明显地区别开来,正如身体使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区别开来一样,可是他的名字也会使每篇文章的作用——仅仅作为构成整体的一部分——化为乌有。最后,不署名不仅可以使作者,而且还可以使广大读者更为自由和公正,因为这样一来.读者在自己面前看到的就不是说话的人,而只是所说的事;那时读者就摆脱了作为经验的人而存在的作者的影响,而仅以作者的精神人格作为自己判断的尺度。”
德国党准备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恩格斯提出的唯一条件是禁止书报检查。他说:“不容许任何书报检查——要么完整无缺,一字不改,要么根本不印。”
马克思引证古希腊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话代表自己的心愿:“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
对于出版自由,首要前提是“不经国家事先许可”,其次是“自由无阻地发表意见”,最后还应当注意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破迫讲的违心的意见。这些条件只要缺一,其他的条件也难以独立存在,出版自由乃至各种表现自由的实现程度就需要怀疑了。
4.3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人全方位与外界接触的所有社会联系的体现:
人体实际上是交往媒介,人通过自己与外界交往的运动,将自己内在的社会本质力量转化到与之交往的对象身上,在对象身上看到自身,并使对象与自己认可或认同。
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必须以自由的精神交往为前提,是内在自然的表现,而不是
迫于外在的需要。
与该逻辑相关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否认文艺作品的倾向往,但要求文艺家们“在更高得多的程度上用最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应当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和现实的。
在关于创作方法的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多地批评了另一种宣传式的文艺作品,这类作品明白地表露出政治倾向而缺乏文艺作品应有的特点。它们不仅妨碍接受者对文艺交往形态的本质认识,也使接受者对宣传内容反感。
4.4 “需要的人的本性”与交往
从人的本性角度看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它是多样化、开放性和具有自我超越性,不同于动物式的欲望要求,而表现为一个横向无限开拓、纵向不断创新的有机系列。
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不同,它是个体的需要,是从自己出发产生的,每个人的社会联系也是由这种需要而建立。
马克思论述三个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需要:
较低层次——一种自然的心理表层的满足。
“欲望包含着需要;这是精神的食欲,就像肉体的饥饿那样自然”(经济学家巴尔本)
较高层次——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相当程度上是为了不断获得肯定自己的信息,以维持主体的心理平衡,并感到满足和愉悦。
“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马克思)
更高层次——从对象世界的相反方面获取自我肯定信息。
“一个认识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过着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这种外化生活本身中过着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因此,与自身相矛盾的,既与知识又与对象的本质相矛盾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认,是真正的知识和真正的生活。”(马克思)
《精神交往论——马恩的传播观》推荐理由
大量的原著引用
作为一本文献研究著作,这算不上推荐理由,但如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就另当别论了。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几乎所有马恩关于传播的原文引述,如果不满足于一些节选,可以根据精确的出处去图书馆找书。
被忽略的内容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A.列昂节夫等人,注意到马克思使用得Verkehr这个概念,但是却说马克思没有使用过communication这个词。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交往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时大量使用了die Kommunikation这个词。苏联学者的轻率结论是不正确的。
美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写道:“马克思几乎从来没有谈到过公众通讯工具的问题”。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丰富了对社会发展的理解,经常从较高的视角,考察各种人类的精神交往现象,特别是新闻传播现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太平洋将会“起着伟大的世界交通航线的作用,大西洋的作用将会降低,而像现在的地中海一样成为内海。”
被误读的内容
关于精神交往与物质活动的关系,马克思在论述原始时代的精神交往特征时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由于这里提到的“直接产物”最符合“物质决定精神”这样的简单的认知,因为常被人引来说明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念”,而忽略了“最初”二字。
有些人误以为旧的交往内容和形式的衰退是由于精神批判的力量,马克思曾讲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派消灭的。”
似曾相识的内容
《共产党宣言》这样概括道:“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往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多论述的是主动寻求舆论的监督,即他们作为当事一方,主动将事实或问题诉诸舆论,借助舆论的力量,给对方以精神上的压力或制约。
1871年,马克思的政敌布莱德洛在演说中和报纸上诋毁马克思,对此马克思公布了他私下给自己的信件,信件中他要求马克思为普鲁士官方报纸撰稿,并忠实服务于政府。马克思说:“他以小经纪人那种不体面的圆滑伎俩,企图把我弄上‘公益法庭’,现在我在促使他的这封信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把他交给德国公众。”
独特的论述
“统治阶级越是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这些‘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就越是具有普遍的和广泛的形式。”
“任何得到历史承认的群众的‘利益’,当它最初出现于世界舞台时,总是在‘思想’或‘观念’中远远地超出自己的实际界限。”
“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能够成立,在整体上正是人民思想现状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在所有的地方人民都是不自觉的统治者,而在所有的国家里,政府不过是人民教养程度的另外一种表现而已。”
“我想要欣赏艺术——神赐的最好礼物;用智慧和感情的力量,我要把全社会掌握住。”“一般说来,用诗歌来表述神学争论,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想法!哪一个作曲家会想要把教条谱成乐曲?”“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作者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的本身。”
研究报刊与舆论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报刊如何在舆论中流通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舆论比作纸币,于是它们的关系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因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的金银,所以报刊在舆论中的流动畅通与否取决于它反映舆论的程度,就像纸币必代表一定数量的金银才能在市场上流通一样。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新闻所以能够成为个人与世界的联系纽带、杠杆,归根到底,在于获取的新闻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关。由于交往的异化,不相识的人对每个人都是一种秘密,而整个社会生产又把每个人的利益联结了起来。为解决这个矛盾,人们需要无限制获取新闻。
当外界压力迫使人们无法自由选择时,人们往往对被迫失去的增进好感,施加压力者与受传者之间的隔阂加大。这即是交往中的“禁果效应”。正是利用这种逆向心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资本论》出版的消息传播到的德国,当时他们的行动策略是:“使人们把这本书当做叛逆,这常常是最好的手段。
注意的实质是离开已有的刺激物而选择另外的刺激物。决定这一选择的是刺激物本身的强度、变化程度和其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引起矛盾冲突的精神交往比起一般的交往来,在这些方面占据优势而使公众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次在会议上,为了活跃气氛,他们有意争执,引起大家注意,马克思因势利导,发表了著名的自由贸易的演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