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完全能够大有作为。
一、充分认识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我们的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工会组织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的工会组织体系创建于建国早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我国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计划经济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有经济成分下降,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介、社会服务等组织大量涌现,工会组织建设面临历史性的挑战,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工会组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做了大量足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工会组织建设理论创新不够,体制机制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新形势的情况依然严重存在,需要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努力加以解决。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工会组织适应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的需要。
近几年来,职工队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职工队伍数量增加迅猛。从嵊州市情况看,六十年代时,嵊州市的全部企业职工在2万人左右,到2010年,全市职工人数已达20万人;二是职工队伍结构多样化。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为主,现在的情况是大量市内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市外在嵊州的外来务工人员约有10万。在嵊州的外来务工者中,有新疆等少数民族职工群体,韩国在嵊州的务工人员约在300人以上;三是职工的思想观念出现变化。多数职工认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改变现状,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但是追求理想、不讲究奉献而讲究实惠的职工在增多。工作的竞争性增加,生活压力加大,对社会不满甚至有怨恨的职工不在少数,要求增加收入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强烈。出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关心和注重文化技术学习的职工在增多。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想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事时有发生。这些职工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工会组织适应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增加问题的需要。从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是职工收入偏低,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不公,这是造成当前社会矛盾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据官方统计资料,目前中国基尼系数已超4.8,属于“高度不平等”范畴,而这一趋势还在恶化。高官一掷千金,高管年薪上百万,而民众每月收入千元的不在少数,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阻止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不能让全民公平分享经济改革与发展成果,那么再高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给国民带来普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反而可能产生某种挫折感和被剥夺感。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状况,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要继续发挥做职工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切实做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二、充分认清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从当前情况看,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工会组织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工作缺乏抓手,在职工中缺少威信,存在许多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1.思想认识的不到位。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工会组织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在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人性化水平上认识不够到位;在维护职工权益,把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作为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性认识上不够到位;在强化服务职能,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性、根本性工作,不断提高工会组织服务职工能力上认识还不够到位。
2.工会干部队伍的不适应。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在推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工会干部队伍状况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基层工会人员配备还不到位,专职干部不足,工会主席兼职化、虚职化较多,只是应付一般事务性工会工作;工会干部年龄偏大,承担基层工会组织指导、服务等重要工作的县市级工会组织的工会干部,流动性小,活力不足,工会干部文化偏低,年龄老化;基层工会干部的产生,没有经过民主选举,由行政直接任命,或由经营者推荐任命,在职工队伍中缺乏群众基础和威信。
3.工会工作缺乏有效性。工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的资源和手段还很有限,其工作内容与活动方式只偏重活动型、事务型、福利型,工作内涵不足,创意不够,没有真正适应广大职工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会工作的方法不多,多局限于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自身努力等工作方法;在解决当前工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上,工作思路不宽,工作缺少针对性;在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新形势下职工维权、主动协调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与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较大差距。
三、强化职能,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不足,切实创新思路与举措,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工会组织应有的努力。
1.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夯实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基层工会组织处于协调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的第一线,是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要按照“二个普遍”的要求,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在非公企业中实现基层工会组织的全覆盖;要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方针,深化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
2.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推进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切实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要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努力寻找矛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使劳资双方实现共赢。工会要主动参与有关劳动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制订的调研、参谋、建设工作,从源头上参与维护职工权益和协调劳动关系;要建立健全工会系统劳动关系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及时协调和妥善处置各种劳动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扎实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并规范运行,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加强与市劳动、安监、信访等部门的协调联系,主动融入社会矛盾大调解,增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涉及企业用工管理、职工权益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专项督查活动,及时纠正企业违法行为;要扎实推进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程度,提高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和水平。
3.以强化民生保障为关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努力解决好职工利益问题。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必须把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抓起来,解决好。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依法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扎实开展要约行动,推动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职工分享企业和社会发展成果;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积级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打造工会帮扶品牌,推动送温暖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以争创省级职工帮扶中心示范点为目标,建成集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困难救助、就业帮扶于一体的服务职工大平台,使之成为党委了解民意、政府改善民生、工会深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4.以完善机制为突破口,保障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明确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职能,搭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探索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要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联系,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配合,形成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向党委和政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保障工会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确保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
5.以职工群众为主体力量,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监督作用。工会要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联系职工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等优势,代表和组织职工对有关社会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实施监督。完善规范化民主管理。依法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渠道,保障职工群众在企事业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源头参与和监督作用。在源头参与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职工代表和政协工会界委员的作用,多渠道反映职工诉求、表达工会主张,积极推动、主动参与地方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联合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纠正各种侵权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新津县总工会 徐未
2011年12月30日
本文来自香当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