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孔明对桓帝、灵帝的看法,应当代表了士大夫集团的主流看法。但当我仔细研读这段历史之后,发现:向使桓帝刘志在,大汉未必倒计时!
刘志在时,使太监集团和士大夫集团维持某种平衡。桓帝去世,平衡立即打破,士大夫抢先下手,却败得流水落花,我不得不说,当猪队长碰上了猪队友,刀子磨得飞快的唯一后果,就是为敌人递上一柄杀猪刀。
这一回,讲“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开启。
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桓帝刘志去世。尽管后宫里塞满了美女,尽管崇佛拜道,还是没能生出儿子来,于是,商定解渎亭侯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本年十二岁。皇后窦妙升格为太后,执掌朝政。
【灵帝刘宏,最喜欢太监】
公元168年,正月三日,窦太后任命老爹窦武为大将军,前太尉陈蕃为太傅。窦武、陈蕃,以及司徒胡广,共同主管宫廷机要(参录尚书事)。
要说这位窦武,还是很有些来头儿的。
窦武字游平,扶风郡人,是开国功臣、安丰戴侯窦融的玄孙,大将军窦宪的族侄。
窦武年轻时就以经术德行而闻名于世,后来做了一名民办教师,学生众多,在关西一带名声很大。
公元165年,女儿窦妙入宫,被桓帝刘志封为贵人,窦武担任郎中。当年冬天,在太尉陈蕃等大臣的坚持下,刘志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衣赐履说:大家一定要注意,公元166年,刘志免了太尉陈蕃的职,刘志一死,陈蕃立即被任命为太傅,参录尚书事,这与陈蕃的人品、能力、声望,关系不大。陈老爷子力挺窦贵人为窦皇后,才是决定性原因。
公元166年,窦武任城门校尉。任职期间,征召当世名士,廉洁奉公,打击黑恶势力,杜绝贿赂,家里的衣服、食物,都是够吃而已。由于西羌不断反叛,粮食歉收,人民困苦,窦武将皇上皇后的赏赐,全部分给太学的学生,还有多余的粮食,就让家人做好,在道路施舍给饥民。
本年,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李膺、杜密等人因党事被逮捕审讯(详见拙文《司隶校尉李膺,点燃了党锢之祸的导火索》《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国文化中为什么没有“妥协”的精神?》)。
公元167年,窦武上书营救党人。经多方努力,六月八日,刘志下诏,赦天下,改年号。被抓的二百多党人,都被释放遣回老家,但不许再做官了。年底,刘志去世,灵帝刘宏即位,窦武任大将军,常居宫中。
【梁冀之后的大将军,也是一个不如一个】
公元168年,六月,更封窦武为闻喜侯;儿子窦机封渭阳侯,任侍中;侄子窦绍为鄠(读如户)侯,升步兵校尉;窦绍的弟弟窦靖为西乡侯,任侍中,监羽林左骑。
中常侍曹节,在桓帝朝就当了奉车都尉。朝廷打算立刘宏为帝,由曹节持节率中黄门、虎贲羽林一千余人,前往迎接,陪乘入宫。因定策有功封为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
衣赐履说:注意,太监曹节是迎刘宏为帝的,这样的太监,往往与皇帝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太傅陈蕃,一贯痛恨太监,新朝开始不久,他发现大将军窦武也有诛杀太监的想法,于是,在朝堂会议时,陈蕃悄悄地对窦武说:
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在桓帝时就操弄国家权柄,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百姓纷扰,罪魁祸首就是他们。现在不诛杀曹节等人,以后恐怕会更难办。
两人一拍即合,窦武于是开始人事安排。任命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又把第一次党锢之祸时被罢黜的前司隶校尉李膺、宗正刘猛、太仆杜密、庐江太守朱寓等,齐集朝廷,请前越巂(读如西)太守荀翌为从事中郎,征召颍川人陈寔为大将军府的干部,共同商定计策。
于是天下雄才俊杰,都感受到了风向,他们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尖,打算贡献才智。
衣赐履说:我读这一段,感觉窦武、陈蕃不是“密谋”,反而像是在朋友圈里打广告一样。这不是打算要别人的命,简直就是召唤别人来要自己的命。
本年五月曾出现日食。陈蕃可能是觉得窦武太磨叽,于是再次找到窦武,说:
从前萧望之被太监石显所害,近来李膺、杜密诸公被祸害,连妻子儿女都不能幸免,现在,咱朝里有数十个石显啊!我已八十高龄,只想助将军除害,将军可以此次日食为由,斥退罢黜宦官,以应天变。还有赵夫人和女尚书们,从早到晚给太后灌迷魂汤,她们也必须尽快除掉,将军你要好好考虑啊!
衣赐履说:石显,是西汉元帝时期的太监,深受宠爱,大权在握,将帝师萧望之害死,详见拙文《大太监石显之逼死帝师萧望之》。赵夫人名赵娆,是桓帝刘志的奶妈。女尚书是太后宫里的内官。
读到此处,我们终于从陈蕃口中得知,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完全的扯淡。不仅我们知道,儒生们自己,也知道。
窦武于是去见窦太后,说:
按照汉朝的老规矩,黄门、常侍,这些个太监,他们的职责无非是在宫里管点事儿,守门户,管管钱物而已。现在,竟然让他们参与政事,委任要职,他们的子弟遍布天下,贪污横暴,无恶不作。天下纷扰,全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必须将他们全部诛杀罢黜,扫清朝廷(原文为:宜悉诛废,以清朝廷)。
太后说,汉朝确实有太监作恶的先例,但是只诛杀那些有罪的,哪有全部诛杀罢黜的道理?
当时中常侍管霸颇有才略,专制宫中事务。窦武先请诛杀管霸及中常侍苏康等,全部处死。窦武又多次请求诛杀曹节等人,太后犹豫不忍,因此久拖未决。
衣赐履说:前面几回,我们多次提到管霸和苏康,这俩人因仗势强购天下良田美宅,被士大夫集团所唾弃。管霸还替桓帝刘志去苦县祭祀老子。刘志晚期,把皇后窦妙冷落在一边,宠幸采女田圣等九个女子,死前,把她们全都封为贵人。刘志一死,窦妙立即诛杀田圣,还要杀另外八个,正是这管霸、苏康二人,苦苦哀求,才救了八个贵人的小命。也就是说,管、苏二人,是桓帝刘志的红人,但窦太后主政之后,他们已经失了势了。因此,窦武诛杀这两个家伙,窦太后批准了。但是,窦武想诛杀曹节和王甫等人,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奶妈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极受宠幸。而中常侍曹节、王甫早就与赵奶妈勾搭上了,通过赵奶妈,深得窦太后的信任。想杀曹、王,几不可能。
八月,太白金星侵犯房宿四星中的第一星(上将),深入太微星座(天文学家认为,房宿象征地上帝王宫廷,太微象征帝王)。侍中刘瑜精通天象,认为不祥,上书窦太后说,有奸人在人主身边,要严密提防。
【曹节,太监中的战斗机】
刘瑜又写信警告窦武、陈蕃,认为星辰错位,不利大臣,必须迅速决定大计。
窦武、陈蕃于是准备行动,诛杀太监。又作了一系列人员安排,任命朱宇为司隶校尉,刘祐为河南尹,虞祁为洛阳令。窦武奏请免了黄门令(太监总管)魏彪,任命自己的亲信、小黄门山冰代替。再让山冰指控长乐尚书郑飒(长乐宫秘书,皇太后临朝主政时特设的官职,负责传递奏章文书),送北寺狱。
陈蕃对窦武说,这些坏蛋应该立即杀掉,还审个茄子的讯啊!
估计窦武很有些法制精神,不听陈蕃的意见,命令山冰与尚书令尹勋、侍御史祝瑨(读如进)审问郑飒,郑飒的供词终于把曹节、王甫牵连进来。尹勋、山冰就奏请抓捕曹节等人,让刘瑜报告皇太后。
九月七日,窦武连续值班多日,出宫回家。负责主管奏章业务的太监,向长乐五官史(长乐宫秘书助理)朱瑀(读如雨)透漏了情况。朱瑀偷看了窦武的奏书,大怒,骂道:
太监们中,谁放纵非法,当然可以诛杀。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罪,凭什么要灭我们的族!
衣赐履说: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份儿奏书,是要把宫里所有的太监一网打尽,甚至要诛族。而这么要命的一份儿奏书,窦武竟然不是亲自呈给太后,而是派人呈递的,而且要经过太监的手,而且窦武竟然回家了!我们且不论诛杀太监这个事儿究竟对不对,单说这个过程,我说窦武是头猪,只怕猪不会同意。
朱瑀真是个人物,立即大声呼喊:
陈蕃、窦武奏请太后要废掉皇帝,他们大逆不道!
当晚,朱瑀召集亲信太监十七人,歃血为盟,发誓要诛灭窦武等人。
曹节听到此事,向灵帝刘宏报告说,外间形势紧张,请皇上快到德阳前殿。让奶妈赵夫人等人围绕在刘宏身边保卫,收取所有入宫的印信、证件,关闭宫门,把在尚书台值班的尚书叫来,明晃晃的钢刀架在脖子上,逼他们写诏书,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狱逮捕尹勋、山冰。山冰怀疑诏书有假,不肯接受,王甫二话不说,一刀杀了山冰,再一刀杀了尹勋,救出郑飒,随即回宫劫持窦太后,夺了玺书。再命令部下守南宫,紧闭宫门,断绝复道(复道是一种空中道路,洛阳皇宫分为南北两宫,相距三公里半,中央有巨屋;有三条复道连通南北宫,皇帝行中央,侍卫夹左右,十步一个岗哨)。又下令郑飒等持皇帝命令,和侍御史、谒者收捕窦武等人。
衣赐履说:不得不说,太监们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应对得当,可圈可点,至为缜密。相对比,士大夫们集体扑街。
窦武当然不接受诏令,冲入步兵营(北军五营之一),与侄子窦绍会合,射杀使者。召集北军五营将士数千人,进驻洛阳驿马车总站(都亭),下令说,太监反叛,奋力诛杀他们,必能封侯重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