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一生之中手不释卷,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对历史人物往往有他独到的见解和评价。那么,有哪些古代的英雄人物被毛主席称颂赞扬过呢?本文略评一二。
郑庄公
毛泽东:春秋时期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
郑庄公出生于公元前757年,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位国君。由于其出生时难产,他的母亲姜氏很厌恶他,给他取名“寤生”,并且超级宠爱小3岁的次子叔段。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逝,13岁的太子寤生继位,为郑庄公。姜氏为叔段不断争取更大的封地,并且在封地“京”不讲“先王礼制”,筑起了高度远超国都的城墙,反叛之心已昭然若揭。当时,郑国的大夫们屡屡向郑庄公进言,甚至说出了“欲与大叔,臣请事之”,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打算把王位让给叔段,我干脆请求去侍奉他好了。但郑庄公每次都只是敷衍几句,说些“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场面话,并不太当回事,对母亲和弟弟的野心表现出最大限度的“放任“,甚至刻意营造出自己“无能”的形象。
最终,姜氏和叔段被郑庄公的表象所迷惑,他们果然动手了。公元前722年,叔段发动叛乱,准备偷袭郑国都城,而姜氏准备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成竹在胸,早有准备的郑庄公只说了一句:“可以动手了”。于是发兵讨伐叔段,不久迅速平定叛乱,叔段被迫流亡,姜氏被另行安置。这便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如毛主席所论,在处理其胞弟叔段叛乱时,郑庄公表现出非常高明的政治手腕。郑国在其治下成为春秋时期一方霸主。
曹操
毛泽东: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
历史上的曹操,长期受文学、戏曲作品的影响,一直以奸雄的形象示人。但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不认同这一观点,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表示要为曹操翻案。毛泽东对曹操的历史功绩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和发展,是有功的。毛泽东还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曹操那时打下的基础。
毛泽东爱读曹操的诗歌,时时吟诵,甚为推崇。他曾经这样称赞曹操的文才: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在曹操留下的21首乐府诗中,毛泽东特别推崇《观沧海》一篇,言其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受《观沧海》的影响,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创作了气势雄伟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曾国藩与毛泽东同为湖南人,以一介书生,危难之际举兵平叛,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主要人物,被誉为“同治中兴”的名臣名将,死后得到“文正公”这一至高谥号。曾国藩不仅拥有练兵、治军的军事实践,而且平生著述颇丰,续程朱之学,被晚晴至民国时人奉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楷模。他的《曾文正公全集》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远超过他的“政绩”,又被誉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但毛泽东并没有停留在“独服曾文正”的阶段,而是与时俱进,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先进科学的马列主义,逐渐抛弃曾国藩的影响,成长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