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到武侯祠游览。走进这座巍巍祠庙,毛泽东看见了蜀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撰写者是唐朝名相裴度.顿时心生感慨,回头找见参加会议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便问他:“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县出宰相最多?”陶鲁笳正在沉思,毛泽东又问:“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
还没等陶鲁笳回答,毛泽东微笑着告诉他:“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翻开中国革命史,很难看到毛泽东赞誉过哪个封建家族。独立寒秋,面对湘江,他要粪土当年万户侯;出征北国,恰逢瑞雪,他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他看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只识弯弓射大雕,却为什么要对裴氏家族独有钟爱?
一、姓氏溯源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裴氏家族。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二、河东裴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我手头有一部《裴氏世谱》,裴氏家族自秦汉魏晋兴起,历六朝荣盛,在隋唐红盛至极,五代以后虽不及先前,一直延续到了宋代。书中记载,在中国历史上,裴家先后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55位尚书,44位侍郎,77位太守,常侍11位,御史11位,刺史211位,268位进士(其中状元及第5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位,太子妃4位,王妃2位,驸马21位.....
走进宰相世家裴柏村,裴柏村坐落在峨嵋岭的怀抱,三面靠山,一面临水,不远处有涑水河汩汩流过,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裴氏博物馆建在高高的土崖上,门前是118个青石台阶,据说喻指祖上的59位宰相和59位大将军。阶前的西墙上赫然写着5个大字:天下无二裴。这是大文人欧阳修的赞语。欧阳修盛赞裴家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普天下的裴姓人家,都是从裴柏村走出去的。史料说,裴氏家族延展为西裴、中裴、东裴,但无论哪一裴,其祖上皆在裴柏。裴柏是裴氏之祖裴氏之源,裴氏之根。宋代司马光曾说:“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也是因为祖居此地的裴氏家族仕宦辈出、人杰林立。一部《中国名人大辞典》所列裴氏家族的名人就多达155人,而这些名人均可以在裴柏村找到他们的亲缘血脉。
裴家可以说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第一任宰相裴寂就是裴氏家族的人,裴寂之前是在隋朝为官,担任晋阳宫的副监,为人胆大心细,与李渊关系友好,深受李渊器重,后来李渊带兵谋反,裴寂将晋阳宫的物资偷偷运给了李渊,这批物资为李渊的军队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将裴寂封魏国公,担任丞相一职。
裴寂的成功为裴氏家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裴氏家族的后人纷纷在唐朝出仕为官,有不少优秀的后人都成为了唐朝的宰相,比较出名的有裴炎、裴耀卿、裴度等人。
裴炎,唐高宗时期的宰相,此人最牛的地方在于,武则天正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开始了称帝之路,可惜这个人太过自负,结果触怒了武则天,最后被赐死。当时唐高宗病危,而裴炎作为宰相,在皇帝没办法说话,太子又年幼的时候,可以说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而且在唐高宗的遗言中也将太子托付给裴炎照看,当时太子继位第二天,他就上奏,说太子年幼,而且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一切政令应该以太后令的方式来发,这给了武则天机会,使她以此为由一步一步称帝。
裴氏家族中的裴度可谓佼佼者,他平定藩镇、恢复中央集权.军功屡建.被人誉为“中兴贤相”。裴度“身系国家之安危,时势轻重三十年”,成为唐朝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官至上柱国、司徒、司空、中书令,爵封晋国公,至今在裴柏村边还高耸着一座石碑, 上刻“唐晋公裴度故里”。裴行俭也是唐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深通兵法,善于征战,数次平定突厥叛乱,安定了北国边塞,而且还著有军事书《选谱》10卷。另一位显赫于唐代的政治家是裴耀卿,他整顿漕运,发展经济,三年运往长安粮食多达750万斛,改变了高宗到玄宗期间,天灾时起,关中粮荒的困境,在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裴度的妻子韩琼英有个弟弟叫韩愈;白居易与裴度曾为邻居又是至交;刘禹锡与裴度的关系也十分相厚;裴勉有个孙女婿名叫杜牧;裴迪有个妹妹,嫁给了王维;裴氏有个外甥名叫王勃;元稹的原配夫人过世后,娶了继妻名叫裴柔子;柳宗元的姐姐嫁给了裴家;李白与裴隐是过从甚密的好友;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为好友裴录事写怀念诗;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文豪巨匠,皆与裴家或是姻亲,或是好友,裴家之盛,可见一斑。
隋朝,裴矩亲赴张掖,与西域各国贸易通商,调查记载了途中各国交通、山川、河流、特产、民俗等情况,著有《西域国记》3卷。裴世清则第一个率隋政府友好使团出访日本。他们从山东出发,走海路,途经百济、耽罗、都丝麻等10 个国家,抵达后,日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次外事活动,不仅开启了隋朝与日本的交流,也为唐朝的中日交流奠定了基础。这种国际交流则是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晋代司空裴秀,利用方格比例,主持绘制出当时全国古今地图《禹贡地舆图》18幅,还绘出了全国的《地形方丈图》。他总结绘图经验,确定了“制图六体”的理论。这一理论比欧洲地图学家托勒密要早600多年。可以说,世界“地图学”是从裴秀开始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教授认为裴秀是中国制图之父,是世界科学绘图的创始人。此外,还有闻名于史学界的三裴,即裴松之、裴洇、裴子野。裴松之著写《三国志注),开注史之先河;裴洇撰写《史记集解》80卷,流芳百世;裴子野删撰《宋略》20卷,享誉古今。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更何况裴家子孙精通音韵诗词,善于丹青翰墨者比比皆是,在那时这些技艺只是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今,则该称为诗人、画家或者书法家了。
这个家族不仅在古代能人辈出,而在近代,裴家还诞生了世界闻明的考古学家裴文中,弃暗投明的将军裴昌会,女中豪杰裴溥言,革命先烈裴崇纲,老干部模范裴忠治,当代将军裴九州,当代杰出人物裴丽生,上将裴怀亮,科技神童裴益川,农民企业家裴正成等等。
三、裴氏家族兴盛的原因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裴氏家族的荣盛作了探究,有人说是他们崇尚儒学,有人说是他们忠心事国,有人说是他们仁德爱人,有人说是他们联姻皇族,有人说是他们嫉恶如.....不错,这些因素都是不可否认的。不过,最为主要的是这么六点:
1、独特的封建家教。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2、封建门阀制度。祖上的荫庇是重要条件。在封建社会,子承父爵顺理成章。装氏家族自魏晋南北朝入仕崛起之后,能够久盛不衰,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得祖上的荫恩。即使到了唐代,已经开了科举,我们也还可以在装氏家族的宰相榜上看到裴遵庆、裴光庭、裴居道的名字,而他们都是以门荫入仕的。裴光庭还算是一位有作为的宰相,其步入仕途 却是其父裴行俭的传承,恐怕是和唐朝开国元勋、首任宰相裴寂分不开的。因此,我认为承续祖上的荫庇。唐朝是裴氏家族的期盛时期,共出过17位宰相。如果细细追究下去,恐怕是和唐朝开国元勋,首任宰相裴寂分不开。因此,我认为承续祖上的荫庇,光大先人的业绩是裴氏家族兴旺必不可少的因素。
3、亲缘关系。亲缘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裴氏世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临海公主为妻。在唐王室中,中宗女宜城公主、睿宗女霍国公主、肃宗女大宁公主、代宗女永清公主、宪宗女陈留公主,特别是玄宗把自己的六个女儿,即新平公主、齐国公主、永宁公主、蔡国公主、常芬公主、兴信公主嫁入了裴门。裴氏与皇家联姻尚且如此,与其它官僚士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杜甫有首律诗叫《丽人行》,张祜有首七绝叫《虢国夫人》,张萱有幅名画叫《虢国夫人游春图》,把虢国夫人姐妹们的雍容华丽、娴雅优美、骄奢淫佚表现的淋漓尽致。人们通常认为虢国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华骄横,是由于她有一个玄宗宠幸的妹妹杨玉环,还有一个做宰相的堂哥杨国忠,其实,她更有一个强大的裴氏家族作后台,因为她也是裴门的媳妇。再看西晋时的裴頠,他最早的发迹是由于其姨夫尚书令贾充的保荐,诏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遂于太康二年(281年)出任太子中庶子,最后升到了宰相。
4、世袭制。《礼记·礼运篇》中说,"大人世及以为礼"。意思是子孙继位,认为是当然的。自大禹传位于启开始,世袭制便产生了。不过,历代封建王朝的世袭大都是王位、爵位,很少有世袭官职的(631年,唐太宗下诏世袭刺史制,但到639年就停止了)。在《裴氏世谱》中,经常能见到"未冠推荫"、"以荫仕累迁"的字眼。西晋的裴秀,袭父爵为清阳亭侯,后官至司空;唐朝的裴法师,袭爵闻喜公,后官至左金吾大将军;五代的裴羽,袭爵一品子,后官至散骑常使;清朝的裴宗锡,袭二品荫生,后官至巡抚。由此可见,爵位与官位几乎是相辅相成的。裴茂和他的儿子裴潜、孙子裴秀、曾孙裴頠,先后为东汉、魏、西晋的宰相;裴仁基和他的儿子裴行俭、孙子裴贞隐,先后为唐朝的礼部尚书;裴思贤和他的儿子裴遵、孙子裴果、曾孙裴孝仁,先后为南北朝时的刺史。清朝的裴率度和其子宗锡都任过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御史、侍郎等职。祖孙几代同为一官职,这也算裴氏家族一道奇特的风景吧。
5、祖训家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往往有这么一个怪圈,这就是高潮的到来标志着低谷的潜伏。也就是说,如果父亲位高权贵,那么,儿子一代则可能跌入低谷。即使儿子因袭登上高位,很可能因无能而使家族败落。裴氏家族久盛不衰的道理,也在于有着严格的祖训家规。裴氏先祖早就确立了“布衣白丁,不人祖茔”的家规,至今在裴柏村仍然可以看见,座座农家院门上都有 “耕读传家”、“书香门第”的题额。入仕后的裴家又发展了祖上的家规,形成了人人出口成诵的格言警句: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节俭为持家之基,清廉为做官之本。一代一代的族人躬身践行,不仅以此律己,也以此规正后人。宰相裴坦的儿子娶杨收的女儿为妻,陪嫁丰奢,金银玉器,宝车装载。裴坦见了非常生气,命令退还,并说:休要乱了家法。严格的古训家规,规正了后世子孙的行为品格,高超的行为品格成为追求卓越的保证。
6、由此也就牵涉到了另一个原因,裴氏族人自强不息的进取。在裴氏家族中,虽不乏因袭父位的先例,但是靠自我奋斗跃上高位的则更 多。族中出过进士68人,状元5人。因而,欧阳修谓之“然其所以盛衰者,虽由功德薄厚,亦在其子孙”。这就指出,祖上功德固然可以荫庇后世,但主要靠子孙的作为。裴行俭由于父亲功绩被补为弘文生,他却以此为耻,执意自学考试,步入仕途。裴休与兄弟俦、俅同学于济源别墅,“终年不出墅门,昼耕经籍,夜课词赋”,后来三人皆考中进士,一时受到世人称颂。可见,自强不息是裴氏家族兴旺的关键原因。也是毛泽东性誉裴氏率底的缘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