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渊源
天下顾姓,主要有两支:一支起源于北方,称“北顾”;一支起源于南方,称“南顾”。江南顾姓,绝大部分属于“南顾”一系,皆为越王勾践之后裔。
公元前355年前后楚灭越,越人南迁至闽粤。勾践七世孙摇,秦汉之际曾为闽越族首领,活动区域大致在今闽北、浙东南地区。楚汉战争中,摇因帮助刘邦灭项羽立功,故受封为东海王,俗号东瓯王。后来,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这样,顾余侯的支庶子孙以封号为氏,称顾氏,后返归会稽(今绍兴,春秋时期越国都城),繁衍生息,被视为顾姓正宗,实际上是“南顾”一系的宗祖。
“南顾”在会稽一带迅速衍为大姓,至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并称“会稽四姓”,这四大姓氏也是江南本土最早的望族。由于会稽乃顾姓的主要发源和成长地,便成为顾姓的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顾氏因官职调迁等多种原因,不断向南北各地流散,繁衍四方。综观顾氏家族史,其发展繁衍主要在江浙一带,因此,顾姓历史名人也大多出自江南,可谓人文荟萃。康熙南巡时,赐顾氏“江南第一读书人家”名号。
无锡顾氏,亦源出会稽,渐渐为无锡大姓之一。据宋人所载,顾氏“初居会稽,汉有顾翱者,事母孝,母喜食雕胡(即茭白),徙居太湖。湖中自生雕胡,得以养母。”。这个“孝道”佳话,或可作为家族的传说,也可说明顾氏的徙居外埠,至少始于汉代。
江南的顾氏通常都尊南朝的顾野王为始祖。无锡顾宝珏修撰的民国二十二年活字本《顾氏大统宗谱》称:“始祖野王,仕南朝陈至黄门侍郎,世居苏州铜坑。野王五子:盛南、鸿南、周南、夏南、允南,子孙繁衍流蔓,散处四方,仅由铜坑分迁无锡、江阴、丹阳、武进者,即有三十三派。徙无锡者计分九支……”
从苏州铜坑迁徙无锡的九个分支中,其中之一即迁至锡东宛山的“宛山顾氏”。其主要居住地在今锡山区的二房廊下、三房廊下一带。这一支系中杰出的人物,有顾大栋、顾柔谦、顾祖禹等,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地理世家。
古代天文历算之学,有专人执掌,父子世代相传为业,称为“畴人”。后来,“畴人”也用来指那些精通天文历算等的专门人才。宛山顾氏一系,在明代时,父子相从,历数代而专攻地理之学,可算得上一家“畴人”,在地理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地理学,古称“舆地之学”。“舆地”出自《易·说卦》,解释为土地,大地。我国古代史家,历来注重地理沿革的研究。班固的《汉书》首设《地理志》,此后许多正史都承续了这一传统。如宋郑樵《通志》设《地理略》,马端临《文献通考》设《舆地考》,均分别进行专门著述。
江南顾氏对于地理学的研究,也渊源有自。南朝陈时,顾野王钞撰众家之言,作《舆地志》三十卷。这是一部全国地理总志,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学专著,被誉为“开中国古代地学体例先河”的巨著。
到了明代,私人研究性质的地理学著作出现。尤其是明清之际的学者,既接受前代史地学的影响,又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将地理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成就远超前代。同为江南顾氏后裔的顾炎武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顾炎武痛感明朝灭亡的现实,从明朝地方志书中辑录有关各地民生利害、政治经济利弊、军事得失等部分内容,纂集成书,著《郡国利病书》120卷,试图总结明朝乃至整个封建制度衰亡的原因,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和办法。著作开首为舆地山川总论,接着按照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分区,详细论及各地的建置、赋役、屯田、水利、军事、边防、关隘等详情,鉴往知来,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但是顾炎武此书主要是杂采各种文献资料揉合而成,后人评价其材料虽富而体例庞杂,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
顾炎武之后,阎若璩、顾祖禹等均循此而致力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但这一时期的史地专著,若论体例严谨,考证精当,材料丰厚,当以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为代表。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可谓继顾炎武之后的地理巨作。
顾大栋与《九边图说》
宛山顾氏一族中,多舆地学巨子,顾祖禹乃生于这一江南舆地世家。在《读史方舆纪要·总序》中,顾祖禹不无自豪地赞誉家族的始迁祖顾野王,堪为舆地之学的宗师:“至黄门侍郎野王,则以著述显于梁陈之际,所著书数百卷,而舆地志尤见重于世,至今学者犹宗师而俎豆之。”
而顾祖禹的高祖顾大栋,明代嘉靖时曾任光禄丞,“好谈边徼利病,跃马游塞上”,喜欢谈论考察边境地貌地势,分析国防守卫之利弊。明代的光禄丞(从六品)属于五寺之一,主管“宴享”,即负责朝廷内务的宴请接待事务。但明代还设有“巡视光禄”一职,隶属于都察院,主要职责是代天子巡狩各地,替皇帝监察地方官员。顾大栋究竟官居何种,史书无传,顾祖禹本人亦无记述。但从其嘉靖年间巡游边境关隘,与兵部主事许论极为投合,二人纵论边防之事,并“撰次《九边图说》”,由此看,顾大栋任“巡视光禄”一职的可能性更大。
对这段内容的记述,后人大多含糊地说顾大栋与许论合著了军事地理著作《九边图说》。事实上,许论所著为《九边图论》。据《明史列传》记载,许论,河南灵宝人,是“嘉靖五年(1527)进士,授顺德推官,入为兵部主事,改礼部。好谈兵,幼从历边境,尽知扼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帝喜……”许论历边事30余年,谙熟各关隘要道的地理形势,《九边图论》正是其根据当时形势所撰写的“边论”。书中辅绘一图,标明九边地理形势,山川险易、道里迂直、改守要冲。
顾大栋的《九边图说》则是明代北方边防兵力防御部署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长城地图。所谓“九边”,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太原、固原、宁夏和甘肃。该书对各边皆有图说,首叙该镇地理形胜及边外民族部落情况,次述官守设置及军马钱粮数额,由图即可概览九边防务,由文即能略知边事始末。《九边图说》描绘了包括镇城、关楼、卫所、营堡、驿站在内的多层次、立体性的长城防御体系。1982年,河南灵宝文管会从灵宝市尹庄镇闫李村村民李隋义家发现了《九边图说》的残卷,2000年8月由三门峡市博物馆收藏。该图用黄麻纸彩绘,因卷尾遗失,故作者、年款不详。现存图面长420厘米,宽40厘米,描绘了东自义州城广顺关、镇北关等关,西至偏头关、老牛湾以及城内外镇堡的地理形势,还显示了双方军事布置情况。据专家考证,这是许论上呈明世宗的副本。这部残存的《九边图说》极有可能就是顾祖禹所说的其高祖顾大栋的“撰次”之作。这个“撰次”的过程,也极有可能是顾大栋受许论之命,在许论《九边图论》辅图的基础上绘制,单独刊印而呈上的文本。
《九边图说》与《九边图论》在文字上相互印证,相互补缺,对研究明中期政府对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开启了此后明人边防著述的风气。
在顾大栋的家乡,锡山区羊尖镇西南部的宛山,有一座石塔。此塔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距今已有470年历史,是江苏境内仅存的一座明代石塔。宛山石塔,为六角形七层实心宝塔,通高16.7米,底层周长14.4米。塔身通体皆以石砌成,叠层清晰,石塔外形简朴,素净淡雅,突出造像题记,富有南方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石塔内部就地取材,用铁褐色宛山石以糯米明矾浇灌磊成,外甃以青石包面。每层之间施以腰檐,矮脊翘角。第三级和第五级每面均刻有佛像,坐佛头顶圆光,作半跏趺坐姿,手握绶带,宝相庄严。石塔南侧第三级青石块上镌刻着“大明嘉靖廿六年丁未正月吉日,顾舆清率男大栋孙男贵寿建造”二十六字,清晰记录了石塔的造作者是顾舆清、顾大栋、顾贵寿祖孙三代。
据《钓渚小志》载,宛山石塔的建造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顾氏祖居距离宛山不远,今锡山区二房廊下一带,都曾是顾氏宅第。顾家世代官宦,家族饶有财富,造屋多至三千余间,绵亘十余里。顾舆清外出做官,儿子顾大栋在家不受管束,豪侈无节。一次,他把众门客召集在一起,商议说:“我想要一筷子下去就能花掉五十缗(约合今人民币一万元左右,古时可供一家人一年开销),但又不至于吃得肚胀气饱。”有一门客立马起身说:“我能办到。”
顾大栋于是命仆人挑了五十缗钱跟在那人后面。三天后那个门客将美食奉了上来。顾大栋一看,不过是一只小鸟,于是很生气质问道:“什么鸟值此价格?!”门客解释说:这是一只每斗必胜的黄脰鸟,是他与卖主讨价还价了两天两夜,才以四十余缗的价格强买到手的。剩下的钱则全买了灯草,他用这些灯草把小鸟烹煮好了奉上,正好花费五十缗钱。故事虽离奇,但顾大栋年轻时的奢侈无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民间,类似的传说还不止于此。传说顾大栋买了数千只黑碗,碗里放了菜油和灯草,点燃后放入宛山南面的湖中。月黑之夜,大栋站在山顶之上,观赏湖面万盏灯火飘悠游弋,清风过处,碗与碗轻轻磕碰,发出“叮当“之声,宛若仙乐。人们因此把原为“马鞍山”的山名改为“宛山”,把山前的湖荡唤作“宛山荡”。
因顾大栋无度挥霍,顾家财产被耗去大半,大栋担心父亲顾舆清回家追究,于是以造塔为藉口搪塞亏空,并给石塔取名为“保亲塔”,以此取悦父亲。传说,顾大栋还放置一个石盆于塔顶,石盆里养七星鳢鱼一尾,称其能朝礼北斗。每月初一这天,大栋便架上云梯,攀上石塔为鱼添水。至康熙年间,鳢鱼成精,下塔为祟,被雷火击毙,塔因此被震塌一角。不过,该塔在乾隆年间、道光五年多次遭到雷击,可见与鱼无甚关联。
万历年间,顾大栋的儿子顾文耀出使九边,悉心舆地,收获亦丰。他潜心钻研国家疆域,明万历年间,曾奉皇命巡使九边,勘察边防地理,还朝后禀复皇帝,细陈各地地理形貌和边防关隘情状,虽深得皇帝嘉许。后因“盛世危言”触怒皇帝,被罢官回家。
顾文耀的儿子顾龙章、孙子顾柔谦都有志传承舆地研究的家学传统。但遗憾的是,顾龙章“请缨有志,揽辔无年”,在顾柔谦九岁那年就不幸过世。其子顾柔谦精通史学,痛感科举无益于世,有志于制度史和人文地理研究,以补《大明一统志》“于古今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于山川条例,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的缺失。然而,他不幸又遭逢明朝灭亡重大变故,举家避入常熟虞山隐居,60岁时贫病交加而死。
临终前,顾柔谦向家人喟叹“四海陆沉,九洲沸腾”,而自己这代人只能在下葬时保留故国的衣冠去见先人,后事如何,难知分晓。故国已经不复存在,但“园陵宫阙、城廓山川俨然在望,而十五国(注:指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幅员、三百年之图籍泯焉沦没,文献莫仿,能无悼叹呼?”显然,他仍然希望儿子顾祖禹能继承先祖遗志,竟自己未竟之志,对历史、对家族,有一个交代。
未完,待续
江水如蓝,著名文化学者,吴文化专家,教授,近年研究江南望族,《东方文化周刊》专栏作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