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我用连环画“晒”家乡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我用连环画“晒”家乡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我用连环画“晒”家乡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我用连环画“晒”家乡  光明网重庆8月5日电  “我们很小就听过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事迹,但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身边也

仅仅以故事说教还不够。秦波想到,这些大人口中的故事,或许未必能够吸引孩子,但孩子口中的故事,却能够毫无隔膜地传递给身边的孩子。“童画,是艺术最原初的一种形式,也是最本真的一种形式。最后我选择指导当时还在读五年级的学生刘人源、刘人溥来完成这本连环画。”

“指导,其实更多的是前期培养。”秦波介绍,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有一定绘画基础,在开始绘画前,除了绘画技巧学习,还让她们通过国外历史故事练手,“但进入创作,我就很少干涉她们了,只在一些历史知识、常识上作提示。”秦波坚持,教育应该是尊敬儿童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形成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最终全凭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完成作品,并出乎我的意外。”欣喜之余,秦波也希望忠州文化涵义要伴随着这些生动的故事、凭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融于当代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

“如果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能够带给孩子内心些许触动,能够潜移默化传播一种美德、精神,那么受益者就不仅仅局限于画作作者,而是更多小朋友。”秦波说。

《童画忠州传奇》画作作者刘人源、刘人溥现在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回忆起小学阶段创作这本连环画的经历,她们仍记忆犹新,妹妹刘人源说,“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习各种类型的绘画,在接到秦老师邀请前,我对历史文化几乎不感兴趣,然而创作过程中,我却慢慢被这些故事吸引,也能被其内心深处的仁义、诚信、忠贞、坚毅等德行所感染。从那之后我会关注一些历史文化,甚至还会想象一下如果创作,要用什么方式来呈现更好。”

姐姐刘人溥认为,创作完成这本连环画令自己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我喜欢动画中那些好看的人物、背景,这本连环画让我积累了很多人物形象创作、着装设计方面的经验,在我之后的绘画学习中也得到很大运用。”

如今在秦波的小绘画课堂上,孩子们也很快被这本连环画吸引,“我第一次认识这些历史人物,原来他们曾经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品德不仅仅受到当时老百姓的爱戴,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翻到秦良玉的故事,3年级小学生罗可芮含拿起笔仔仔细细画起来。

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我用连环画“晒”家乡

《大足石刻的那些传说》“晒”石刻思想精髓

在指导完成《童画忠州传奇》的同时,秦波还在继续探索,引导孩子们将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方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人物用儿童的视角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除了可以引起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兴趣,更能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文化的传承。”

这一次,秦波走进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这一世界石刻艺术的瑰宝,迄今已问世800余年,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度都很高,然而真正明白其文化内涵的人并不多。”

秦波回忆多次春游带学生到大足石刻参观,但回学校后学生们却是一问三不知,对其内涵更是一头雾水,“感觉就是走马观花,看了个热闹。为了让更多人看懂大足石刻,我们把石刻道场中那些拥有故事元素的篇幅收集起来,把那些记载在县志和典籍中相关的资料汇集起来,最终整理出20个故事。”为了增强可读性、趣味性,秦波邀请了当时还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李燕泥同学为故事配了连环画,最终完成了连环画《大足石刻的那些传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连环画,’晒’出大足石刻蕴含的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精髓,助推传统文化传承。”秦波始终坚持,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作为重庆双晒志愿者、教育工作者,我的创作还在继续,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携手前行。”如今,秦波正在着手深度挖掘各区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我们熟悉的奉节白帝城、丰都鬼城等历史文化,他将继续以连环画的形式“晒”重庆好风景、好故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宏 通讯员王乙竹 刘力)

上一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下一篇: 【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那些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