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史书,中国人重视历史重视史书,这是众人皆知的。
而在古代,衡量一个王朝兴盛的标准之一就是这个王朝是不是编纂过大部头的经典书籍,尤其是史书。
而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二十四中有六部史书都是唐代编写,而且都是唐太宗时代编写完成的。
这六部史书就是《晋书》《南史》《北史》《隋书》《陈书》和《周书》。
今天我们就简单说说唐代史书的特点。
唐代之前的正史以《史记》为首,大多是私人修史,其主笔多为一人担当。
但是唐代史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史书作者比较多,这是因为唐代正史不少是官方集体修史,属于“合著”。
唐代最重视修史的皇帝无疑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认为史书是十分重要的“工具”。
看史书既可以借鉴前朝兴亡的经验,也可以从中获得治理天下的道理,另外,李世民很清楚史书是后代人评价一个朝代一个帝王最重要的依据。
所以,李世民下诏重修五朝史,对于佚失的史书重新编写,对于已经完成的史书进行删改。
在李世民的号令下,贞观时代集结了一大批当时出类拔萃的人物进行史书的编纂。
贞观朝史书编写团队包括了房玄龄、褚遂良、徐敬宗、李淳风、令狐德棻、李延寿等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
因为贞观朝如此大规模成建制的编修史书,所以产生了六部重要的史籍流传后世,是后人研究从晋朝到唐朝初年这几百年最重要的依据。
但是,唐太宗命令编写的史书除了优点还有不少缺点。
由于编写史书的人多,所以取材丰富,记载比较详细,而且文笔不错,颇具可读性。
但也正是因为人多,所以贞观朝的史书会出现同一部书文风不同,有些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现象。
毕竟想要统一文风是极难得,更不要说这些人本身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对于前朝人物颇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记述上难免有所回护偏袒。
另外,史书取材过多也会造成混乱,当时史书中夹杂了不少神怪故事和民间传说,这就让史料价值打了折扣。
所以,即便后世人对以《晋书》为首的贞观朝官修史书给予了不低的评价,但一般还是认为其品质不如前四史(即《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另外,李世民虽然重视修史,但是他同时擅长篡改历史。
在李世民之前的时代,虽然也有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但那至多是不记载或者在道义上回护,基本没有故意篡改甚至颠倒历史的先例。
比如司马迁号称秉笔直书,如南北朝孙盛这样的人面对权臣杀其全家的风险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笔下的记载。
而李世民却强迫史官修改了关于他自己的历史,这导致我们现在看唐初的史书会产生很多疑问。
李世民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从他开始后世中国统治者对于历史记载的篡改越演越烈,直到正史不可信而去看民间野史笔录考察历史,这是由李世民开始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