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没有跑错频道,这里依然是Jet先生的贺密士占星社,只是我之前心港的号是借一位粉丝朋友的微信开的,现在她要回收拿去用,我才决定用我这个号发心理学的文章。所以以后占星塔罗神秘学的文章,我都会用占星社的排版,心理学的文章,我都会用心港的排版。怎么样?想我了没?今年又没有新年致辞,又没有贺年活动,咱们是铁杆的友谊,我与读者心连心,绝不会被这些世俗的套路影响我们的矫情。因此,小弟在此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遇见兔如其来的幸福,所有好事都像兔子蹦跶般接踵而来!
这篇文章主要源自于《Encountering America》一书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描述,而这本书的内容很有可能会颠覆大众对超个人心理学的认知。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向任何的心理学流派宣战,而是留给我们一些反思,向我们这帮怀揣一腔热情投入在心理学道路上的同路人,今后该如何更好地推动心理学发展呢?
时间回到美国的1960年代,那时候世界世界处于二战创伤,美国深陷越战阴霾。那些为美国出战二战生还回国的士兵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而此时的美国的心理学界主要是二足鼎立:以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为主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约翰·华生以数据测量为主的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旷日费时,疗程长,密度高;而行为主义缺乏对情绪和感受的探讨,因为很多人宁可不找心理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种学派的低效率,以及一下子激增的心理治疗需求,让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滥药行为。因为人们受够了二战带来的伤痛,美国本土反对越战成了主流声音,就在那个时候,爱与和平成了时代主题。就这样,性爱、毒品、摇滚乐,成了当年美国的潮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学校教书,感慨当时的心理学怎么如此垃圾,都把人当精神病,难道就没有正常人吗?为什么没有人研究一下好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当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就因此,他成为了学术界的异类,处处同事投以异样的眼光。马斯洛当时深受人类学家露芙·班尼迪(Ruth Benedict)和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思·威提默尔(Max Wertheimer)的影响,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心理体系。他当时就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龙生龙,凤生凤,遇见0的1仔会打洞?他就不服。因此,他就觉得,人活着,是为了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也就是,我们人活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带着某种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就是让我们活出真实的自己,我们要成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刻意地去成为怎么样的人才算拥有完满的人生。好比土豆在地里会长出土豆,苹果树上会结出苹果一样,我们也会成为本来的我们。带着这种理念,马斯洛到处走访那些他觉得活出自我的人。这些人包括商界名人、得道高僧、艺术大师,等等…… 他就觉得,心理学不要仅限于研究神经病了,我们来研究点生活美满的人类,看看人家怎么活吧!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
从而,他就提出了需求阶级理论,人类潜能理论,以及顶峰体验理论。需求阶级是指,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的,人活着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去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全然地活出自己。人类潜能是指,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某种异于常人的能力,只不过社会制式化的管理下,我们都磨灭了这些能力而已,而通过不同方式的修炼,我们是能重新觉醒这些能力的,并且我们是能够越来越了解自己并加以运用这些能力的。那么这整个过程会产生怎样的体验呢?顶峰体验。一种由衷的赞叹,"Aw experience",觉得,“哇!原来这样!”“哇这太美了吧!”以及云端般的爽感,“我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嗨过!”还有打破边界能和宇宙一切连接的感觉,好比我和你心连心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和花鸟虫鱼有连接,好像感受到当一条鱼或者当一个你是何种体验的感觉。他很好奇,整个学术界里面,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然后他就开始从他的社交网络里面给他认识的学者们写信,表达了他的想法,并且他深信,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自我实现,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一个如乌托邦的社会,但是他又觉得“乌托邦”这个词太土了,所以他就用“Eupsychian”一词去形容他的理想社会,康乐社会。(PS:我在知乎上面有一篇《详解心理学的四大流派》,有兴趣请自行搜索,懒得弄传送门。)
结果,他的理论得到了回应,终于在1964年11月28日,在维斯里昂大学(Weslyan University),在罗伯特·那普(Robert Knapp)的主持下,第一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正式举行。这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盛会堪称神仙打架,妥妥的一场撕X大战。与会的有: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马斯洛本人、马洛梅(Rollo May)、戈登·阿尔伯特(Gordon Allport)等等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其次还不乏现象学哲学家、哲学家,以及生物学家都有出席。然而一开场,罗杰斯客客气气地给大家讲如何当个乖宝宝好好地聆听个案讲话,并且鼓励各位要让人本主义心理学加入科学元素,而不要在哲学层面画地为牢。话音刚落,马洛·梅立马跳出来怼他,说他是个软柿子,连怎么活都不明白,并且提出“我该如何存在”的理论,从而他就写了一本书讨论了存在的意义,Existence。马斯洛看罗杰斯那么好欺负,也上前怼他,说他客客气气地对个案有个鸟用,用糖衣包装裹死个案,而且说他身在科研界却不敢对批评人本主义的科学家们作出反击。就此之后,确实罗杰斯获得了比其他所有人更好的待遇,他确实在科研界和心理治疗界都有不错的资源,因而跟主流的人本主义大咖们开始疏远,自己玩自己的不亦乐乎。马斯洛怼罗杰斯,罗杰斯被群攻,是不是颠覆了你们的认知?
不止,其实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还有另外两个关键人物:B·F Skinner和Albert Ellis,是的,就是那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史金纳和认知行为疗法前身的发明家阿尔伯特·艾力斯。史金纳在思考竟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为了人类的福祉,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人该有怎样的行为才能把社会变成美好的社会呢?他就写了一本小说,叫Walden Two,中文翻译类似于《世外桃源》的意思。他描述了这么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两个地方,一个地方住了一帮领导者,这帮领导者的特质是总是做对的事,因为他们具备了优秀行为能力,所以他们有优秀品质。而另一个地方住了一帮凡人,这些是一般人。领导者们为凡人们选出来代表他们,规范他们的言行,甚至衣食住行都帮他们安排好,人人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东西,资源平均分配,以领导者的优秀来影响其他人的优秀,这样,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社会。听完这里,是不是觉得他描述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世外?总觉得描述了那个你也知道的地方。我不说,我懂,你也懂,而我也知道你懂。至于Alber Ellis,他一开始提出了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al Therapy,理智与情感交互下的行为疗法,最终这个技法被后世改良为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所以认知行为疗法的本身是处理情绪和感受的,而不是什么“错误观念造就问题行为”那么简单,而是情绪影响了当事人对世界的看法,走不出来了,才让当事人作出让自己沉沦的决定,采取有问题的行动从而造就了自己的如此光景。怎么样?主流院校毕业只教CBT和统计学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崩溃了?学了这么多年心理学,为行为主义和统计学背书了那么久,这门技法竟然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诞生的,可我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无所知……垃圾竟是我自己……
那场撕逼大战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形成一股学界潮流,还登上了《时代》杂志。那个时候,滥药行为已在美国成风,然后有人发现,嗑药之后的那种感觉,不就是顶峰体验吗?在东岸的哈佛大学有一位科学家叫提莫(Timothy Leary),团战可以输提莫必须死的那个提莫,他就鼓励学界展开对致幻药物(LSD)的研究,并提出研究报告发现,致幻药物对于戒断任何形式的上瘾症都有40%的疗效。也就是说,不管是酗酒、性瘾,甚至是药瘾都好,都能通过致幻药来治疗。并且对于心理创伤而言,致幻药能够穿越人的创伤,他们能够体验过顶峰体验之后,放弃了对往事的执着,开始了新的人生追求。从而,全美国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致幻药疗法的研究,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嗑药浪潮,哈佛竟成了最大的嗑药基地。
后来,因为致幻药物产生的社会问题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修改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致幻药的发放渠道,改变了科研界,致幻药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然而,就在西岸,Big Sur海岸上景色优美的Esalen(伊萨林研究所)得益于加州宽松的政策以及嬉皮文化的盛行,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本营。其实在此之前,自从那场撕逼大战之后,全国各地就开始探讨新的心理疗法。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那些并不是心理疗法,因为它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全然地成为真正的自己,并活出自我。这些心理疗法是以团体治疗,或者说是以小组的方式出现的,那些就是所谓的人际关系实验室,全美各地开始出现了像成长中心(Growth Center)之类的机构开始提供这种训练。人际关系实验室一开始是由“Synannon Game”,一种团体游戏发展而来的。游戏规则是,你讲一件你的故事,然后大家都会用最尖锐最刻薄的方式去评价你的故事,去挑你的刺,激起你内心深处最难面对的事。怎么样?有参加过人际关系实验室的朋友,是不是有点那个味儿了?后来,随着成长中心的发展,人际关系实验室开始发展出T-group, encounter group,或者Gestalt Group之类的方式出现。因此,伊萨林研究所就成了美国最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地,提供各种培训,包括人际关系实验室,和致幻药物研究,还有冥想、萨满等意识变换状态的训练。然而,伊萨林研究所的另一面是纵情声色的场所。伊萨林除了是一所研究所,还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有温泉还有按摩床,而温泉的衣着规定是,白天,你穿不穿衣服都行,可是晚上泡温泉,必须是裸体泡。因此,参加伊萨林的宾客们开始白天在人际关系实验室里针锋相对,晚上在温泉泡澡池里裸裎相对。由此实现了转化,从泡温泉变成了炮温泉。不止学员之间炮温泉,老师和学生之间,员工和宾客之间也会炮温泉。(ps:题外话,你们参加过人际关系实验室的学员们,有没有完课后约过的?私信我聊一下……我要听八卦。)
就当人们在伊萨林研究所里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来了一位神人,他就是格式塔疗法的祖师爷,菲茨·普鲁士(Fritz Pearls),我们就亲切地叫他珍珠哥吧。珍珠哥是真的有潜心钻研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德国哲学的,再加上他本人天资聪颖,很快就在伊萨林研究所里崛起,由此,当时的伊萨林出现了两套课程系统,一套是普通的人际关系实验室、嗑药训练、冥想训练,另一套就是“珍珠哥的人际关系实验室”和格式塔疗法。珍珠哥虽然学术上很有成就,可是,他跟历史以往的心理学家譬如荣格弗洛伊德那种,一个德性,都喜欢搞自己的女学员,建立了一堆后宫,甚至不惜让女学员们在人际关系实验室里争风吃醋。然而,珍珠哥当时的格式塔疗法,享负盛名,被收录在《三种心理疗法》的纪录片里。纪录片里有一位女主角,她是一位个案,同时接受了罗杰斯、艾力斯,和珍珠哥的治疗,三位大师分别用三种疗法去治疗这位女生。罗杰斯用了“以个案为中心”的治疗,给予个案无条件的validation。在治疗过程中,个案表达她总是会吸引一些辜负自己的男生,然后罗杰斯就给她一些关心,然后个案哭着说:“我真希望你是我爸爸。”罗杰斯就说:“如果你是我女儿的话你也是个好女儿呢。”然后,艾力斯就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前身REBT去面对她,给她解释清楚深陷这种关系的症结所在,让她恍然大悟。结果来到珍珠哥这,他就不给她好脸色看了。女生哭诉着自己的遭遇,结果珍珠哥说:“你可真会演,戏好多哦,你除了哭之外还会什么?”搞到人家女生一愣一愣的。临走时,女生伸手过去想要和他握手,结果珍珠哥把烟灰抖人家手上。女生说:“当时一股巨大的羞辱感涌上心头!” 可是,最后让她从这三位大师中挑一名当她的长期治疗师,她选择了珍珠哥。
乍看之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已经蔚然成风,一片形势大好。可是,一朵乌云笼罩在美国上空。由于致幻药的滥用,美国全国各地出现滥药致死的死亡人数激增。本以为有最多专家监控和主导下而不会出事的伊萨林研究所,终于出现了滥药死亡的数字,不是几个,而是一堆。与此同时,由于人际关系实验室太过激烈,一些学员受不住刺激,开始有学员自杀……与此同时,提莫被逐出了哈佛大学,移除了教授的职衔。随后,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发展成了一门嗑药邪教。然而在伊萨林,珍珠哥本身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他的人际关系实验室大家都抢着上,属于垄断性质,可是自杀的学员,就出现在他的班上。大家就开始质疑,他是不是在搞个人崇拜,他这样的一言堂是否对于大家都有好处,久而久之,珍珠哥的人际关系实验室也开始邪教化,出现了个人崇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珍珠哥他是真的有本事,在他身上学到真本领并且获得个人成长的人真的人生面貌焕然一新,脱胎换骨。
最后,其实当时人们就已经从威廉·詹姆斯的书中得知了超个人(transpersonal)一词了。就在伊萨林捅出的幺蛾子之后,马斯洛已是风烛残年,处于弥留之际,那一年,他获得了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提名,成为了会长。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捅出了这么多幺蛾子,可是还是无损有志之士们想要研究,一帮有决心的科学家决定秉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致力于研究顶峰体验的研究,并且纳入神秘灵性体验作为潜能解放与顶峰体验的研究,并决议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升华到新的角度,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超个人心理学。就在马斯洛撒手人寰之前,他背书超个人心理学,将人本主义心理学交给超个人心理学接棒。后来,加州率先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锋之地,多所超个人心理学院校成立。首先是加州整合研究所(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 CIIS),成立于1968年,前身是Western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西方行为科学研究所,罗杰斯在这里任职过。随后1971年,人本主义心理研究所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Institute成立,也就是现在的Saybrook University,史丹利爷爷出任过校长的大学(关于Stanley Krippner的黑历史书中也有提到,不过人家目前是现在的耆英,对人尊敬因此省略)。到了1975年,超个人心理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成立,也就是现在的索菲亚大学Sofia University,小弟目前就读博士的学校。然而,小弟并没有选择超个人心理学博士专业,而是向现实低头,选择了能考证有诊断权和治疗权的临床心理学博士专业。我是这个专业里的最后一届学生,在我毕业之后,恐怕索菲亚大学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推出临床心理学博士专业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超个人心理学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有以下几点感想想和大家分享:
1、有人说超个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四势力,我其实并不认同。因为它很多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建立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上的,它没有自己独立的专利,尽管它得到了马斯洛的背书。所以,我觉得超个人心理学它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附属概念,而不是真正的一股势力。也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外一直宣称我自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的学者,而不是超个人心理学。虽然专业层面,我能和大家探讨超个人心理学的东西,可是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往人本主义心理学去靠拢。
2、人际关系实验室很容易邪教化。就像Fritz Pearls那样,他确实很厉害,确实带了很多班,也帮助很多人脱胎换骨。可是,人都是有缺点的,搞个人崇拜是没有出路的。换个角度想,那Fritz Pearls他本人就没有人生困扰吗?他就不会遇到问题吗?那么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去找谁治疗,会去找谁倾诉呢?所以,我本人在美国上人际关系实验室都是去不同的团体上的,就算是同一所中心,他们也会每期安排不同的老师去带课,而且带课的老师也会有中心外面的资源给他们做督导,这样就更好地接受不同思想的洗礼。我本人不会选搞个人崇拜的老师上人际关系实验室,因为要么是ta受伤,要么是我受伤,而不见得有成长,浪费时间。那么,你现在有上人际关系实验室吗?你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同一位吗?你有考虑过体验一下别的老师的督导和训练吗?
3、超个人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缺乏处理手法(Coping Skills)的培养。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就我们临床心理学而言,我们要帮助个案处理创伤,我们一定要先培养ta的面对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和个案一起评估一下ta的耐操度,并且给ta反馈之后,再问ta下一步怎么做。举个例子,小美有焦虑症,她一想起工作环境就呼吸困难,全身颤抖,以致她无法工作之余,头脑被焦虑占据,无法集中注意力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她想要逃离,所以就选择了一些对自己而言比较危险的手段,这就是缺乏处理手法的例子。我们得先帮助她培养出处理手法,然后再决定怎么做。譬如说,焦虑来袭的时候,我们可以陪伴个案练习深呼吸,练习冥想,练习骂脏话,练习说出这个房间里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并描述他们的颜色,等等…… 这些都是处理手法。而人际关系实验室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启了潘多拉盒子。是的,我们是可以让学生们崩溃,面对崩溃然后重整自己,但是,万一对方崩溃之后就一直崩溃了呢?失控了overwhelm了怎么办?你有能力带领学生稳住,那你牛逼,那万一你稳不住呢?
4、超个人心理学缺乏数据。你有没有发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运动中,心理治疗领域,只有罗杰斯一个人孤独地默默地在研究室里工作?他是唯一一个有科研经验的人。就算是Fritz Pearl还有马斯洛他们,他们都是在哲学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他们没有科学数据,没有科学实验去证明他们的套路行之有效,就算是罗杰斯自己,也没有拿数据印证过以个案为中心的疗法具体能改善什么情况,针对哪种困惑。我说的这种情况其实更像是在描述中国超个人心理学发展情况,因为据我所知中国好像一直都有超个人心理学的课程在开,可是量化的科学研究几乎没有,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0…… 这是让我蛮惊讶的,因为美国这边的超个人心理学大咖们,无一是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当他们聊起道德经、儒家思想、王阳明之类的,都是用英文侃侃而谈,就连我本人的博士论文,也是用王阳明的《心学》为哲学原型而改良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的。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才可以不用再用英文去翻译诸子百家的思想,而是堂堂正正地用中文,将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写进论文里,堂堂正正地做一篇量化实验,催生出以中华文化为主具有中国特色的超个人心理学呢?
—END—
结语
今天说得有点多,因为很久没发文了,就好好地跟大伙聊一下吧。其实你们的留言我都有看,能回的我也尽量回。说实话,我真的很感激各位,我这么久没更文了,公众号粉丝还是与日俱增…… 真的,不夸张,每天都有新关注。真的很感谢各位愿意花时间读我写的文章,也很感谢各位愿意在私信里和我分享你们生活里的点滴。有些事情,隔着网络世界,我们能做的真的并不多,但至少可以在言语间传达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善意,也算是在寒冬里的一片温暖了。下一次更文又不知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就祝大家生活美满,幸福安康!期待下一次再和你们见面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