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带大家领略胶东乡村的风土人情,这次要介绍的地方叫作“万柳”村,它位于莱阳市山前店镇的辖区内。
(▲万柳村的位置示意,按照现在的区划,这里也算是山前店、沐浴店和龙旺庄三镇街交汇地带)
经常走原204国道莱阳段的朋友,对“万柳”村应该都比较熟悉。自东向西跨过清水河大桥之后,在路南不远处就可以看到“万柳”的牌子,而它在东面的邻村,则是之前曾介绍过的“佛殿头”。
“万柳”,顾名思义,是一个与柳树有关联的地方。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这里大概在明末时形成聚落,因村南有一大片柳树林,故名“万柳”。现在万柳村口两侧就有成排的柳树,虽然是后来新种的,但也挺符合意境。
就规模而言,万柳村并不出众(两百户上下)。不过,它在莱阳历史上却很有存在感,其原因在于古代有一位名人晚年曾隐居于此。这位名人,就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文士宋继澄。
宋继澄,字澄岚,出身于莱阳有名的“长清宋”家族(祖先从长清迁到莱阳)。该家族与宋琬家族(其先宁海人),在明清时期同为科举世家,族中不少子弟都有功名,宋继澄和父亲宋兆祥皆为举人(注:宋继澄为明天启丁卯科举人),而他的两位兄长宋继登和宋继发则都考中了进士。
举人虽有做官的资格,但宋继澄并未出仕,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于文学上的造诣。《莱阳县志》称赞说:“文章声誉海内知名。”
根据记载,宋继澄与儿子宋琏发起成立了“山左大社”(可视为复社的一个分支),很多莱阳籍名士如左懋泰、赵士骥、宋琬等都参与其中。
宋继澄这种“山左大社领袖”的地位,在《复社纪略》(明末清初文士陆世仪撰写,专门记载复社的历史)中就有体现。那本书在列举“山东莱阳诸邑”成员名单时,就将宋继澄列在了第一位。
(▲万柳村的村貌街景)
在甲申之变过后,心怀明室的宋继澄开始了长期的隐居生活。由于与即墨望族黄家有姻亲关系,他曾在黄家的玉蕊楼居住过一段时间。晚年则回到故乡莱阳,居住在万柳村(当时称作“万柳庄”,据《宋孝廉继澄传》),以“万柳居士”自号。而他在去世之后,也就安葬在这里(民国版《莱阳县志》载:宋继澄墓在万柳)。
就一般逻辑推断,万柳村应该会有宋继澄家族的后人。不过,此次进村一打听才知道,现在的万柳村约有七八种姓氏,如李、稽、宋、姜、唐、孙等,虽也有宋姓,但规模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多。而我们打听的老人都是其他姓氏,对于宋氏家族的历史不甚了解,并未讲述更多关于宋继澄的典故和传说。
沧海桑田,现在万柳村的面貌和宋继澄隐居时自然是大不相同(万柳村和佛殿头村之间曾有座古庙,现已不存)。但细细品味的话,这里的房屋街道、田野树木也颇有几分意境悠然的感觉,也难怪当年宋继澄能相中这里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