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2022-10-1816:00:49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故宫博物院藏。
汝官窑(汝官窑天蓝釉鹅颈瓶)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
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一般认为是宋代所刻。“蔡”字当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或其子蔡絛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
文献记载汝窑用玛瑙作釉的原料,其实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只能说明烧造宫廷用瓷之不惜工本。“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以上的文字图片源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汝窑瓷器“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制作十分讲究,造型紧凑严整,釉色莹润匀净。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等。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而道学思想崇尚自然、质朴清逸、含蓄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成为宋代上流社会的时尚,宋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并创造了新的美学理念。
釉色传世品和出土文物中,大致有三种颜色:
卵青:与青色鸭蛋壳相似,淡淡的蓝色,带有粉质感,有些失透。也称为月白色。开片轻浅,釉面很少见到棕眼。
粉青:蓝中闪绿,釉层透亮。颜色比卵青深一些。开片纹路较深,往往有白色纹线。釉面棕眼比较多。
天青:“雨过天青”之类的淡蓝色,不偏绿,釉面没有光泽。釉层厚度汝窑釉层薄而且均匀,釉面光洁,釉色纯正。
玉质感
以玛瑙入釉,所以呈现玉石般的光泽。色泽随不同的光照强度而发生变化,从早到晚观察的颜色不相同。并且会闪现若隐若现的红斑。
开片
蟹爪纹或叠加式的鳞片纹。所谓的蟹爪纹,就是纹线看上去呈现像蟹爪那样的弓状。所谓的叠加式的鳞片纹,就是纹线看上去像大小不同的云母片叠加在一起,有些专家也将这种开片形容成“蝉翼纹”,也就是像“知了”的翅膀那样。
芝麻钉和粉红釉线
官汝窑中,盘、碗等圆器全是满釉支烧,在器底可以看见细小如芝麻的支钉痕。支钉痕断面呈现白色,支钉痕排列紧靠底足的外沿。花瓶类等琢器,除了个别采用满釉支烧外,大多数采用垫烧,足端露胎无釉。胎与釉的结合部,迎光观察,略微呈现很淡的粉红色。
寥若晨星
寥若晨星主要指釉中的气泡。汝官窑釉气泡明朗如珠、大且稀疏,分布均匀。
(文:刘志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