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如何看黄梅戏的形成及其影响

如何看黄梅戏的形成及其影响

如何看黄梅戏的形成及其影响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的一支逐渐东移至安庆,与怀宁一带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并改用当地的语音、语调、说白,形

黄梅戏”即安徽省原来流行的“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的一支逐渐东移至安庆,与怀宁一带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并改用当地的语音、语调、说白,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时称“怀腔”或“怀调”,这即是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历史简介_黄梅戏历史多少年_黄梅戏历史

其发展历史似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乾隆、嘉庆年间到清末民初,这期间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还有凤阳歌、江西调桐城调等,受当地戏曲(主要为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高跷、旱船、打莲厢等民间形式相结合,在节日期间改以化装演唱,遂逐步形成了独角戏、两小戏或三小戏等形态。黄梅戏中的有些传统小戏如《绣荷包》《苦媳妇自叹》等,就是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的;还有一些剧目更以民歌小调为基础,来反映当地发生的真实故事,如《打猪草》《卖大蒜》等;也有些是从其他剧种中移植过来的,如《钓蛤蟆》《双怕妻》等。进一步发展复从曲艺大书和青阳腔徽调大戏中吸收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就产生了故事性曲折、结构完整的大本头戏也还有一种将多个小戏连接“串演”,并冠以总名的情况。总之,演出形态也出现了异彩纷呈之势。此期间演出剧目已有了“大戏三十六,小戏七十二”的说法。

黄梅戏历史简介_黄梅戏历史_黄梅戏历史多少年

第二阶段是从民国初到1949年春安庆解放,这时黄梅戏的活动已渐趋职业化,并开始进入安庆舞台演出。为适应这一变化,黄梅戏不仅演出了《文素臣》《宏碧缘》《蜜蜂记》等连本戏同时也对传统唱腔进行了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还大胆地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

黄梅戏历史简介_黄梅戏历史_黄梅戏历史多少年

第三阶段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新文艺工作者进入黄梅戏界,他们与老艺人相互学习,亲密合作,以《天仙配》《女驸马》为代表,使黄梅戏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批好戏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航等一批表演艺术家的成熟。现全国共有黄梅戏专业剧团50余个,民间剧团则数以千计。

上一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
下一篇: 中国985学校排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