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梅
戏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 黄梅戏《女驸马》
剧种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时期,黄梅县戏风更盛。
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1995年8月,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2019年1月,黄梅县凭借黄梅戏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发展历史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大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
黄梅戏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
第二阶段
从辛亥革命至1949年时,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做出了很多变化。
在音乐方面,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
在表演方面,黄梅戏融入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
第三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
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
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黄梅戏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发展至今,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