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陈寿有问题的,记载于《晋书陈寿传》里。主要有2个故事,一是丁仪、丁廙兄弟都是魏国名人,按道理应当立传。陈寿找2兄弟说,只要给我1000斛米,就帮你们父亲立传。2兄弟家庭贫困,拿不出来1000斛米,陈寿也没有写相关传记。
丁仪
三国志陈寿评价终能总御(三国志陈寿评价)
二是说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由于街亭之败马谡被诸葛亮治罪,他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被处“髡刑”(剃头发)。陈寿怀恨在心,在写书时刻意贬低诸葛亮。例如:“奇谋为短”“无谋断略”,此被认为“曲笔”“阿晋”“泄私愤”。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髡刑
要清楚的是,陈寿生于公元233——297年,《三国志》成书性质为现代史。《晋书》作者为唐代房玄龄,时间上差了300年,写的是古代史。2书同列24史,都是官方所承认的正史。谁更可信?
房玄龄
《晋书》在记录陈寿向2兄弟索贿这件事时,语气并不确定。讲的是“或云”,即“有这么个说法”,“据人说”。可信度存疑。既然丁仪、丁廙兄弟如此有名,会不会因为不列传导致重大事件的遗漏呢?也没有。
晋书
可参照裴松之《三国志注》《资治通鉴》等其他文献。关于2丁的记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足轻重且品行很差。不给他们立传是天经地义。清代《三国志考证》也有旁证,丁仪、丁廙不过右刺奸掾和黄门侍郎的小官,无寸尺之功。
黄门侍郎就是皇帝的近侍
还想立传?确实该给你1000斛!陈寿不仅没有抹黑诸葛亮,作为晋臣,在《三国志》中共为8人单独立传,除主公级别人物外,单列的仅仅诸葛亮和陆逊2人而已,给足了敌国丞相的面子,陈寿对诸葛亮的总评趋于褒扬,字数亦最多。
和帝王同档次的丞相
超过刘备、刘禅、曹操、曹丕,谓之为“治世良才”。评价的语气也是,孔明4出祁山而未建寸功,大概是其奇谋诡计不如治理国家的才能“吧”!乾隆在勘定《二十四史》时也将《三国志》纳入,足见其史学价值的崇高地位。
乾隆钦定二十四史
《三国志》取材精炼,陈寿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考证、慎重的删选,对可信度不高的资料都予以废除,不妄写评论。这也是《三国志》全文仅有35万余字原因。但史料不足,出现顺序颠倒、前后逻辑很难理顺也是其特点。
古代史官
现在很多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研究三国皆以《三国志》为优先,凡是《三国志》写的就引经据典,凡是《三国志》找不到的资料又排除在外,就显得简单粗暴了。这样又会使历史文献范围变得狭隘。殊不知,正史之外亦有古史。
三国志
比如,因为司马迁、班固“纪传体”史书的载体内容过于繁多,汉献帝刘协就曾令史官重作“编年体”的《汉记三十篇》,作为正史的补充。《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包括《裴注》等均不在《二十四史》之列,我们仍然称之为“编年体”史书。
各类历史体例
最初两部《后汉书》为东吴史官所记,长达百卷,被评为“书谬少信”。《后汉书》依然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四库全书》一向就存在毁书、删文的弊端。对赤壁之战描写得不清不楚的纪传体《三国志》,远没有编年体《资治通鉴》来得顺畅。
资治通鉴
可见判断史书优劣并不能以是否为正史来判断价值。正史、古史两种载体互为补充,正史里面也良莠不齐、可信度不高的一类。此外杂史、野史、逸史等因为达不到标准,也被正史排除在外。
明代手抄野史
其实内容往往更丰富,视角更多面,多是博采众家之长的大儒所著,也是正史的有益补充。比如众所周知的《战国策》就被24史排除在外。《魏晋世语》《典略》《建康实录》仅仅是因为既不是“纪传体”、又不是“编年体”就被归为杂史一类。
战国策
故此,正史、古史、杂史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才是立体了解古代史的正确途径。裴松之就给我们立起了标杆,以《三国志》为核心,旁列正史、编年史、杂史、伪史、杂传等内容,加以论辩,为我们搞清楚事情提供了空间。
裴松之
研究历史也并非只有死读史书一条出路。例如,复旦大学在研究曹操墓时,就推翻了《三国志》中关于曹操有夏侯氏血统的说法。现代史学家也综合考古拿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广开言路、广开门路、广开才路,才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