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有一个“大一统”的概念。“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晋灭吴之战谁没有参与(晋灭吴之战参战人物)
最初的“大一统”的概念不是现代人所认为的自上而下地建立一个地域宽广、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庞大帝国,而是中国早期国家建立的一种理念,引申为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唐朝的李白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明朝的李贽在《藏书》中尊始皇为“千古一帝”。
大一统的逻辑中派生出来的许多观念使得大一统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扎下根来。中国人对大一统形成了精神依赖。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有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其中,西晋灭掉东吴的统一之战对于现阶段大陆统一台湾有一些借鉴的作用。
“大一统”在《三国演义》的首篇阐述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个大趋势下,首先在公元263年,实力最强的魏国将实力最弱的蜀国灭掉了。
当时,司马家族已经一手遮天,终于在公元265年篡魏,建立晋朝,史称“西晋”。西晋在公元280年灭掉东吴,实现了大一统。
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与大将羊祜商讨伐吴之策,羊祜认为,伐吴应借上流之势,晋武帝颇以为然,遂命王濬在益州建造战船、训练水军,为伐吴做准备。
实际上,在此之前的269年,晋武帝已经开始为总攻吴国而做军事部署了:
尚书左仆射羊祜镇守襄阳,都督荆州军事;
征东大将军卫瓘镇守临淄,都督青州军事;
东莞王司马伷镇守下邳,都督徐州军事。
公元276年,认为时机已到的羊祜向晋武帝司马炎奏请伐吴,并献平吴方略,但是羊祜278年病故,因此没有机会亲自参与实施自己的方略。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以羊祜生前所提方略,下令出兵伐吴,总兵力20多万,分六路,水陆并进。
公元280年1月,西晋的大军开动。
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驻襄阳,节制诸军,后来随着战事进展,移驻项县(今河南沈丘);
王濬、唐彬率巴蜀水师7万,沿长江东出巴蜀;
杜预则自襄阳南下,目标江陵(荆州);
胡奋率军南下,取公安;
王戎率兵取江夏;
王浑率兵,从寿县出发向东南攻横江(今安徽马鞍山和县南)。
司马伷率军南下,直逼建业(今南京)。
当年2月,王濬、唐彬率军攻克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东南)、西陵(今湖北宜昌)、宜道(今湖北宜昌宜都);
杜预率军攻克江陵(今湖北荆州);
胡奋率军攻克江安(今湖北公安东北)。
一时间,吴国的江南郡县纷纷归降。
然后,王濬、唐彬率水军继续东进,拿下了巴丘(今湖南岳阳),又与胡奋、王戎大军一起,攻下了夏口(今湖北武昌),顺流而下直逼建业(今南京)。
吴国丞相张悌等领兵3万从牛渚(亦称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南)渡江,迎战王浑军。当年3月,双方战于板桥(今安徽马鞍山和县),结果张悌战死,全军覆没。
吴主孙皓又派人准备第二天再出征,结果晚上士兵全逃跑了。当年3月中旬,王濬、唐彬统帅八万士兵和庞大规模的水师战船,进入建业。
孙皓迎降,吴国灭亡,至此,三国分裂的局面结束。
晋灭吴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险,水陆并进的进攻战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晋、吴两国国力相差悬殊,二者之间的结局早已注定,只是早晚的事。
由于数十年的战乱,灭吴后,晋武帝司马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措施,使农业生产逐年上升,国家赋税收入逐年充裕,人口逐年增加。平吴之后不到三年时间,全国人口就增加了130多万户,出现了“太康繁荣”的景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