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女,大清皇帝顺治的养女,一出生便被抱入宫中,年仅七岁便奉养父顺治之命嫁往三藩,红颜薄命的她生下一女便撒手人寰,却给了夫兄举起造反叛旗的底气。令人没想到的是,她的外甥女嫁给了康熙最有才能的儿子,却落得一个险被灭门的惨剧……
和硕柔嘉公主是晴儿吗(和硕柔嘉公主和玄烨)
顺治有三个养女,分别是固伦端敏公主、和硕和顺公主与和硕柔嘉公主,和硕柔嘉公主绝对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一个。
和硕柔嘉公主的父亲是安亲王岳乐,岳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郡王阿巴泰的儿子。
虽然岳乐在清朝入关前一直默默无闻,但清朝入关后却声名大振。岳乐先是跟随肃亲王豪格平定川地,斩杀大西王张献忠,随后被顺治委以重任,掌管宗人府,进爵为亲王。虽然顺治去世后遭到打压,但在三藩平叛中又再次大显神威,一举将吴三桂击溃。
到了这,按理说岳乐也该功德圆满了,谁知他在死后却遭到贝勒诺尼的攻讦,被削除谥号,降为郡王。
和硕柔嘉公主的母亲是岳乐的继福晋纳喇氏,岳乐一共有三位正室福晋,第一任是扎鲁特部贝勒戴青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第二任便是柔嘉的母亲纳喇氏,第三任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
和硕柔嘉公主被接入宫后便成了大清皇帝顺治的养女,养母是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
当然,柔嘉公主的关系网远不止这些。
她的父亲岳乐不仅在战场上意气风发,在家里也是风光无限,先后与那些妻妾生了43个儿女,包括20个儿子和23个女儿,柔嘉公主便是第二女。此外,岳乐第七女,即柔嘉公主的妹妹嫁给了郭络罗氏的明尚为妻,生下一女,此女后来嫁给了康熙第八子胤禩,成了胤禩的嫡福晋。
也就是说,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是和硕柔嘉公主的外甥女,胤禩是和硕柔嘉公主的外甥女婿。
我们上面提到过,和硕柔嘉公主是顺治帝的堂兄岳乐的女儿,为何她会被顺治收为养女呢?
原来,虽然这顺治也有六个亲生女儿,但只生活了一个,这样一来,对满蒙联姻将会大大不利,于是顺治便将三位兄长(岳乐、济度、硕塞)的女儿收为养女。
顺治九年五月,和硕柔嘉公主降生,随后便被顺治接入宫中,成了大清皇帝的养女。
公主六岁那一年,她的婚姻便被敲定了,顺治将这个养女嫁给了靖南王耿仲明的孙子耿聚忠,很明显,清廷是想要用这位公主来笼络为大清入关平定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藩王,不过,此时的柔嘉公主只有六岁,还不能成婚,直到康熙二年,耿聚忠才迎娶了这位大清公主。
此外,顺治另一位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在顺治十七年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
柔嘉公主嫁给耿聚忠后,耿聚忠便留在了京师,实际上成了清廷牵制靖南王的人质,这一点,与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情况是一样的,不得不说,清廷在施展恩威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或许柔嘉公主从一开始便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家族,为了大清江山稳固,必须要有人作出牺牲,但是,与满蒙联姻不同,柔嘉公主面临的是功高震主的三藩,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叛清廷,因此,公主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嫁给耿聚忠后,柔嘉公主生下了一个女儿,耿氏,随后她的身体就越发地虚弱,到了康熙十二年竟然香消玉殒了,年仅22岁。
果不其然,就在和硕柔嘉公主去世的第二年,云南的平西王便举起了反清的大旗。不久,她丈夫的兄长靖南王耿精忠也随之发动叛乱,一场波及无数百姓的战争迅速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耿精忠发动叛乱后,身处京师的耿聚忠便带着弟弟耿昭忠与儿子请死。不过,康熙为大局考虑,没有将处置耿聚忠兄弟二人,因为对于清廷来说,他们兄弟不同于吴应熊,清廷处于吴应熊父子是为了立威,显示平叛的决心。
在三藩之乱中,靖南王耿精忠一直是首鼠两端,对清廷抱有幻想,如果能够对其招安,对于击败吴三桂是大有好处的,所以,康熙下令留下了耿聚忠兄弟。果不其然,在平定三藩之乱形势出现逆转之时,首先归降朝廷的还是靖南王耿精忠。
福建平定后,康熙下令让耿聚忠前往福州处理善后事宜。后来,耿聚忠活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去世,康熙派出礼部尚书伊桑阿前去祭祀,赐谥“悫敏”。
那么,和硕柔嘉公主所生的女儿耿氏,结局如何?
耿氏是和硕柔嘉公主所生的女儿,所以她经常出入宫廷,宫人称之为格格,后来康熙将此女嫁给了权臣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揆叙,即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弟弟。
其实,和硕柔嘉公主的这个女婿(纳兰揆叙)也有不少故事,康熙评价纳兰揆叙是“人品极好”,又委以重任,甚至在其死后还给了一个“文端”的谥号。
然而,这纳兰揆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八爷党成员,曾在康熙朝得罪了皇四子胤禛(雍正)。雍正继位后下令将纳兰揆叙的墓碑改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不过,这纳兰揆叙却出了两个非常有名气的孙女,一个嫁给了孝贤皇后的弟弟,即乾隆朝第一贵戚大学士傅恒,另一个被乾隆纳入后宫,她就是舒妃。
和硕柔嘉公主身为顺治三个养女之一,为稳定清朝统治牺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甚至是搭上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古代女人,就是如此,她们总是无形无色中充当政治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现代社会的女人不仅能自主选择心爱的人,还能当一家之主,相比起来,要幸福得多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