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导致其破产。而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使中国富强起来,可见封建统治的必然失败性。但并不能完全否认它,毕竟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不应照搬别人的东西,而应想想是否自己适用
资料:
洋务运动破产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川/左霁林
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对“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大规模实践。它举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海防、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开近代中国之先河。然而,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却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破产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一、要比较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洋务派相对于顽固派而言,其思想无疑是比较解放的,其观念无疑是比较新的。他们认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技术精良”,因此才产生了学习西方“器物”的决心和行动。但洋务派与顽固派具有相同的阶级本质,这就决定了洋务派不可能对顽固派进行彻底批判,加之洋务派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不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的双重烙印,翻越不了封建制度的藩篱,也就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比较彻底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
二、“布新需除旧”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封建传统制度是完美的,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的,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他们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移植在清政府腐败政治的肌体上,虽然洋务派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布新”——开展洋务运动的实践,但因为他们未“除旧”——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从而使先进的生产力无法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导致了苦心经营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之所在。因此,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我们一定要革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独立富强。因此,中国引进的许多技术和购买的武器,在当时都不是处于世界最领先地位的。此外,许多企业里聘请的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有的还敲诈勒索,使企业难以发展。如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就遭遇了这种情况,1874年,只好辞退全部洋匠。1888年,中国工匠独立制成了比许多从国外购买的铁甲舰性能更优越的“平远号”。由此可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方不受制于人。
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洋务派大举引进西方的“精良技术”,却未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他们经营企业的方式有三种: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其管理模式是封建衙门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管理者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使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受损,又不注重工艺技术的改进,致使产品质量受到较大影响。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管理者、经营者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使企业生产效率很低,产品成本不断增长,难以为继。因此,今天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引进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更要注重本身制度的创新,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企业能够在依法、规范、健康的条件下不断壮大,以应对我国加入WTO以后,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五、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洋务运动虽然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但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却异常仇视一切洋务。他们“百般阻扰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而中央没有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致使洋务派的政令不通,力量弱小,“难成大业”。同时,列强加紧侵华,谋求利益最大化,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各种矛盾、冲突不断,洋务运动没有良好、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因此,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定要千方百计创造并珍惜良好的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