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七年级历史课教学思考:把握四个要素很关键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七年级历史课教学思考:把握四个要素很关键丨部编教材初体验

七年级历史课教学思考:把握四个要素很关键丨部编教材初体验2016年新修订的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2016年新修订的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历史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史,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结束,上下两册,共计八个单元42课内容。对于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相对从小学就学习的语数外等学科,历史学科比较陌生,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学会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够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是历史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把握四个关键要素,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学什么_初中历史好不好教_初中生怎样学好历史

本文作者安开琴在上课

咬文嚼字析课题——导课要激疑

七年级历史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之学生历史素养积累较少,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学贵有疑,所以,在教学中,以问题驱动思考,以思考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质疑,基本上就能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质疑能力,学会了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描述事件的题目,一般的问题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了什么事?形成了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一史实?由此导入对文本的阅读学习。对于特殊历史事件,无论是大课题还是小标题,都需要先讲清楚题目的内涵,尤其是古代史部分的文言文表述比较多,咬文嚼字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百家争鸣》引导学生理解:"百"泛指多,"家"指大家,引申为学派,"争鸣"指辩论、争相发表观点。理解了题目,其余内容的学习就会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得出历史学习的一般的方法:要知背景与原因往前看,想知作用与影响往后看。

整体教学明体系——过程要呼应

任何一个史实,都不是单独割裂的,因此,历史教学的整体观尤为重要。整体含三层含义:整本教材、整个单元、整章篇目,在教学中,都要时时关注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逐步形成正确的纵横历史时空概念。就教材而言,如从原始社会打制石器,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如对夏商周以来的每一个王朝兴衰的探究,盛世名君与亡国之君治国方略的对比;如对禅让制与世袭制、分封制、县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古"丝绸之路"与今天"一带一路"的开拓与传承等,这是纵向的联系,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其中自有规律可循。单元整体学习,如在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习中,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类比,得出治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再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比较,秦皇汉武并称的原因探究等。篇目整体学习所指,基本上每课的子目录之间都有相关性,或并列,或因果,教学中要分开教学,也要整体联系。整体教学观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建构和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形成。

情境激趣破难点——点拨要巧妙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史实积累有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就需要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把深奥严谨的历史专业术语通过表演、歌谣等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是表演即兴穿越课本剧,即学习文本之后,根据内容分配角色,即兴表演,根据表演引导学生辨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如学习陈胜吴广起义,让学生分别扮演陈胜、吴广、戍卒甲乙,辩论"因雨误期,到底该怎么办",其实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再适当点拨,得出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秦的暴政。再如,学习完丝绸之路,为了让学生对开辟的时间、交流的物产加深记忆,故意设置"示错表演",秦始皇要吃葡萄,学生略加思索,立即反应,争抢作答,秦始皇吃不到葡萄,因为葡萄是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表演使枯燥的分析讲解形象直观鲜活起来,学生理解记忆更深刻,避免了靠死记硬背来弥补的弊端。另外,引导学生自编歌谣,也是梳理归纳历史知识点的有效方法,多则一个单元的历史朝代,少则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勾画关键信息来编写。

归纳提炼巧拓展——总结要开放

拓展总结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既是对一堂课的整体回顾,更是将学生引向后续学习的导言。无论是问题归纳,知识拓展,还是情感升华,都要紧扣本节课的重点,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拓展延伸目的在于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全面提升。常用方法一是巧用思维导图总结课堂学习内容,搭建记忆载体,供学生有条理复习,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培根说的:"一切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记忆!"二是以史为鉴,谈古论今,让学生自主谈谈学习后的收获体会,古代的那些治国方略在今天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哪些可汲取的教训,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我们今天的科技发展有什么启示等。三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后活动来设计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达到学以致用,培养综合素养的目的。如学习《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组织学生搜集汉赋名篇,了解汉赋的特点,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走访中医,尝试做访谈等。

上一篇: 人教部编版初中各年级上册历史电子课本教材大全(高清PDF版)
下一篇: 初中怎样学好历史提高成绩 专家这样给你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