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3日,三艘日军驱逐舰在飞机的掩护下,来到厦门海域耀武扬威。驻守胡里山炮台的国军奋起反击,日本“箬竹”号驱逐舰右舷中弹,在另外二艘军舰的护送下,仓皇逃窜。创造这一伟迹的是“克虏伯大炮”。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地处厦门海岬的突出部,三面环海,位置优越,被誉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一炮走红的28生克虏伯大炮,费银十万两,口径280毫米,炮长11.2米,重约44吨,仰角达到30度,有效射程为19760米,可在3000米内射穿65.8毫米的钢板。二战时期,苏军的T34坦克的正面装甲不过60毫米。
?
光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是哪一年)
上图_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
?
上图_克虏伯大炮,口径280毫米
28生克虏伯大炮诞生于德国KRUUP铸铁厂。1811年,弗雷德里希在三间茅草屋里成立了KRUUP铸铁厂。他发明了性能极佳的“灌钢”,并将其应用于后膛炮,广受好评,蜚声世界,逐渐成为德意志的军事支柱之一。
清廷重臣李鸿章久仰克虏伯大炮的威名,称创始人弗雷德里希为“有大本领人”。“KRUUP”作为外来词,需要一个接地气中文名字,清朝希望大炮能够克虏制胜,因此取名“克虏伯”,达到了音译和意译完美地结合。
同治十年(1871年),中德双方在购炮、培训等方面达成一致,清朝了采购328门大炮,德方技术人员赴清朝指导淮军操炮技巧。五年后,经过精心挑选的7名淮军精英,赴德国参加培训。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从北洋武备学堂选拔了一批学霸再次留学德国,其中就有“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
清政府斥巨资在旅顺、大连、威海、烟台、吴淞、马尾、黄埔等地修建炮台。至19世纪八十代末,旅顺修建了十座炮台,共有63门炮,其中42门是克虏伯炮,占66.67%,大连六座炮台,有28门克虏伯炮,占总数的68.42%,威海的十五座炮台,全部装备的是克虏伯炮。在19世纪末,克虏伯炮成为清朝岸基防御的利器。
?
上图_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按照李鸿章“船坚还需炮利”的思想,大口径克虏伯大炮构成了北洋水师的中坚。光绪六年(1880年),清朝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了两艘7000吨级一等铁甲舰,分别是定远号和镇远号,耗银总计282万两。1881年3月31日,定远开工,年底下水,镇远于次年11月28日下水,1884年两舰竣工。1885年,两舰在大沽口加入了北洋水师。
两舰的主炮采用的是305毫米两座双联装克虏伯炮塔,两门15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作为副炮,同时配有各种口径机关炮和速射炮门十六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舰无论是火力,还是吨位,堪称“亚洲第一巨舰”。而北洋舰队所有主力舰,也装备了2至8门克虏伯炮。
在引进克虏伯大炮的同时,洋务派积极聘请德国技术顾问,加快对克虏伯大炮的仿制。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用国产钢材,仿制出中国第一门75毫米14倍径管退过山炮。陆军验收后,认为“均系仿克虏伯样式,工做甚为精细。”湖北枪炮厂同样仿制出各种口径的快炮、炮架和弹药,成为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的另一个仿制中心。
?
上图_北洋水师
?
上图_北洋水师
十九世纪末,清朝装备的克虏伯大炮,遭到了战争的考验。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随着战争赔款的加重,民众不堪重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清朝内忧外患之际,西方列强蠢蠢欲动,图谋不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英、美、法、德、俄、日、意、奥等八国,集结重兵,对大沽口炮台展开攻势。
大沽口位于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外接深洋,内系海口”,是海防要隘、京畿门户。清朝在大沽口南北两岸修建有四座炮台,布置了克虏伯、阿姆斯特朗式和国内仿制炮134门,守将罗荣光麾下有6个淮军营、1个水雷营,共计三千余人。此外,还有“海容”号巡洋舰和“海龙”号等鱼雷艇4艘等北洋水师助阵。
6月16日,联军的28艘军舰在炮台火力之外停泊。一方面向炮台下达了限期投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派遣935名联军士兵,作为奇兵,先期登陆,埋伏在南炮台后侧。守将罗荣光断然拒绝了联军的无理要求。次日凌晨2点,十余艘军舰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开始了炮击。罗荣光沉着应对,奋起反击,清军击沉军舰5艘。黎明时分,联军击中左营弹药库,引发剧烈爆炸,北岸炮台随即失陷。
?
上图_大沽口炮台遗址
?
上图_大沽口炮台遗址
联军占领北炮台之后,调转炮口和军舰火炮共同轰击南炮台,登陆联军再从侧后发动袭击。南炮台腹背受敌,弹药库再次被击中,罗荣光以身殉国,清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此战,清军以伤亡700余人的代价,击沉击伤军舰6艘,毙伤联军255人,海容号巡洋舰和四艘鱼雷艇被联军掳走。
联军在天津打开了清军的武库,里面的场景令见惯世面的士兵大吃一惊。联军缴获了87毫米克虏伯大炮36门,70毫米克虏伯大炮60门,以及47毫米和57毫米的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合计84门,另外,还有3万支最新式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和大量弹药。反观八国联军,只装备了火炮83门,步枪一万多枝,而且清军的武器远比八国联军先进。
?
上图_清军大沽口防御
从局部战争来看,大沽口炮台设计存在缺陷,未对弹药库等敏感目标进行加固保护。在兵力部署上,清军对敌登陆作战准备不足,投入的兵力过入。此外,双方激战之际,援军迟迟未到,清军内部缺乏战术配合,导致主场作战的清军,陷入孤立无援的苦战。
从整体局势看,清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在战争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朝建立了定武军、自强军、武毅军等新式军队,“一切操练章程,均按照西法办理”,自强军还聘请了德国教官,负责训练,参与管理。
与列强的交锋中,清朝发现了与西方强国之间的差距,意图通过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解决清军“有没有”武器的现状。再以西方军队为模板,训练新军,建立清军“能不能”作战的要求。不过,清朝一味追求技术装备的强大,忽视了军队“忠不忠”的思想建设。最终,清军训练的新军,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文:计白当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