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暴者在家中与在外的形象有时候截然不同?平时看上去唯唯诺诺或者彬彬有礼的“老实人”,回到家中却对家人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家暴者真的如此“分裂”吗?他们的行为是否有迹可循?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分中心主任谢斌曾在《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一书的读书会上分享了他的看法。现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下面结合这本书和我的研究,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施暴者的“画像”。
首先声明一下,不要看到这些特征以后就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是不是就是施暴的父母,或者自己认识的某人会不会就是这样一种人。千万不要这样考虑,这里只是提供一些画像。所谓的画像,就是有可能是比较像的,但并不是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另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片面的点,而忽略了整体。可能要满足这些画像中的很多或者大部分的条件,才可能高度怀疑某个人是一个施暴的父母。如果仅仅只符合一两个特征,千万不要轻易给别人戴上这样的帽子。
首先,是对儿童施虐的父母。他们可能正处于以下环境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和环境有关系的因素,包括处于失业或兼职环境,面临养育压力、个人困扰,比如说工作不顺,和同事之间有矛盾,或者说这段时间正好工作压力非常大;还包括处于焦虑的状态,是低龄父母或单身父母,缺少社会支持,等等。
第二,和个人个性有关系。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共情能力、人比较刻板、适应性差、愤怒控制有问题等等。
第三,与精神障碍有关。比如,施暴者有物质滥用、吸毒或酒精滥用的情况。处于抑郁症患病期或患有其他的心理疾病,尤其是有人格障碍的,也有可能成为施暴者。
另外,如果自身成长于不良环境,比如说自己和父母本身关系不良,或者成长于一个混乱的家庭环境,自身有童年受虐经历,等等。如果以上这些条件中的很多情况都符合,那么,这个人施虐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次,是对儿童性施虐者。他们可能有这样一些表现:
首先,从性别上看,还是男性居多,女性也有,国外尤甚。中国的儿童性施虐者中,女性比较少,主要还是男性。他们异性恋技巧不足,可能存在神经生物学缺陷,冲动控制能力差,童年时期有性虐待或者躯体受害经历,所以表现出对儿童有性兴趣,反社会、依赖、欠缺、脆弱、孤独,有酒精或药物滥用,有对儿童的性幻想,常用扭曲的认知来证明行为的合理性,等等。如果以上条件大部分都符合的话,这个人性施虐儿童的可能性比较大。
最后,是亲密关系暴力中的男性施暴者。他们同样也有很多缺陷,包括喜欢施虐,或者本身比较严格、冷漠、容易焦虑、愤怒、嫉妒、喜怒无常、大男子主义、喜欢控制、不自信、冲动、缺少共情、自我为中心、自我形象差、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缺乏自制力、胆小但有侵略性、具有情感依赖、执迷于阳刚之气、解决问题能力差、排斥亲密关系等等。如果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在亲密关系当中成为男性施暴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还有其他一些特征与亲密关系施暴者有关。比如说,在施暴者的成长过程中有童年虐待史,经常暴露于父母间的暴力行为;语言沟通能力差,人际交往差;在亲密关系中智力方面处于劣势,配偶或恋人的智商比他高,或者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他强,容易形成自卑感;酒精和毒品滥用;面临压力,尤其是男性性别角色方面存在压力,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施暴行为;情绪波动;创伤,尤其是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史;还有就是一些生物学、遗传学缺陷,比如大脑结构异常、功能异常,男性之所以经常有暴力,是因为男性大脑和女性不一样,相对来说更容易攻击;人格障碍及其他的障碍:有研究表明,88%的施暴者可以归为患有某一类型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物质依赖,尤其酒精和毒品的滥用,或者人格障碍。这一比例非常高。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既往暴力行为史。我们团队自己做过研究,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最好的指标,或者说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既往暴力行为。如果一个人过去出现过暴力行为,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个人以后还会出现暴力行为。
对于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要进行全面评估,不能抓住一个画像里面的某一点,或者只抓住一个片段,就进行定性。可能有的因素联系更加密切,有些因素联系比较弱一些,但是总体上要把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组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判断,才能认定这个人是不是施暴者。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与家庭暴力最密切的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就是一种固定的、广泛存在的、各种情境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基本上是固化下来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障碍同样如此。通常是18岁以前就开始出现,18岁以后固化下来。人格障碍有很多亚型,我们的诊断分类里面有八种,美国有十种。这里和大家介绍几种重要的、和家庭暴力密切相关的人格障碍,主要是:反社会、冲动、边缘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社交严重不良。此类人格障碍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18岁以前会出现各种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说谎、逃学、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抽烟喝酒、和同学打架、欺负同学、虐待小动物,这些都属于品行障碍的表现。到了18岁以后,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特征表现出来了:无视公众的权益和情感,所以虐待别人的时候,自己没有同理心,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不择手段满足一时的快乐和欲望,忍耐力低,有什么想做的马上就要满足,不能有延误;不计后果,缺乏周密的计划,行事非常鲁莽,例如鲁莽驾驶、不顾后果飙车等,其实都可能和这种人格障碍有关系。缺乏责任感、漠视规章制度,经常欺骗说谎或暴力攻击,缺乏罪责感和悔恨感,屡教不改。
这种人格障碍者不能吸取教训,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觉。主要还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方面存在缺陷,另外可以发现有异常的脑电活动,皮质兴奋性降低,对皮层下的欲望控制能力弱,一些本能的行为(暴力攻击也是本能行为),就容易释放出来。高级中枢对下面的中枢缺乏控制和抑制,所以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此外,还有异常的认知行为,所以难以学习躲避惩罚的作业,无论怎么惩罚都学不会;情绪认知能力弱,看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没有共情能力。
有一套实验,就是让他看一组照片,从0%一直到100%,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进行面部表情识别。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在25%的表情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人是痛苦、开心,还是忧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到100%表情的时候还看不出来,这就是这类人格障碍者的缺陷。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面部表情识别差异
绿色的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红色的是其他的人格障碍者,对照组;蓝色的是正常人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表情,愤怒、厌恶、恐惧、开心、忧伤、吃惊,对于所有的这些面部表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识别率,在100%的表情的条件下,其正确识别率都低于正常人,甚至低于其他人格障碍者。尤其是对愤怒和忧伤情绪的准确识别率极低,所以他给别人造成痛苦的时候,并不觉得别人是痛苦的。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患病率比较低。主要和一些器质性损害有关系,比如说脑外伤或者说经常发高热导致的脑损害。其他特征有:行为不可预测,不计后果;好争吵攻击,易失控和爆发愤怒;做事缺乏连贯性,反复无常;典型的冲动性攻击行为是没有任何先兆的,突然出现的,可能家人随便说了一句,就突然暴怒,不能控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但是行为后果非常严重,伤人毁物,甚至把家里面弄得一塌糊涂,发泄完了以后会感觉内心一下子放松了,所以事后感到缓和或释放,此后懊恼或迷惑;间歇期基本正常,人际关系好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可有发育延迟历史、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情绪活动不稳定,易走极端。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冲动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被归为情绪不稳定型人格。但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一些其他特点,一是常见于女性,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另外,除了情绪不稳定以外,还有人际关系容易走极端,不顾后果冲动行事,这个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差不多。(他们)缺乏预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与这类人相处时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他的情绪什么时候会有变化。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稳定。缺乏对挫折的耐受力,受不了批评。自我意识、目的性和个人偏好都非常紊乱。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还包括惧怕孤独,惧怕被遗弃,所以会非常讨好地和朋友恋人相处,但是一旦出现情绪问题时会暴怒,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在这种攻击行为之后,又会重新讨好,把恋人拉回来,主要就是因为惧怕被遗弃。他们很多暴力行为都与怕被遗弃相关。怕被恋人遗弃,但是又经常攻击这个恋人,所以与这类人相处时会非常困难。此外,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还会持久地感觉空虚,有自杀倾向,所以除了攻击他人以外,也经常攻击自身,自伤或自杀。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还包括:经常失业、休学或者婚姻破裂;较常在童年期遭遇过身体或性虐待、亲子关系疏远或敌意、早年丧父母或亲子分离。常共患的精神障碍包括:心境障碍、药物依赖、进食障碍(尤其是贪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的不合理夸大,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要求过度的赞美;有一种权力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谢斌 教授
Q:家暴到底是后天的,关系僵硬导致的,还是先天因素导致的?
谢斌:我先说我的答案,人际间暴力案例,虽然从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主要还是精神病人的暴力,但家暴同样属于人际间暴力。我做过统计,80%以上的受害者是家人,尤其是他的父母亲和配偶最容易成为暴力受害人。通过研究,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生物学缺陷。我的答案是无论是家庭暴力还是其他的人际间暴力行为,可能主要还是来自先天因素,这是一个比较悲哀的结论。刚才我讲了人格障碍、生物学的缺陷,尽管没有达到非常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程度,很多时候属于“软体征”,比如有的人因为长期癫痫发作、发热,大脑受到一定损伤,或者发生人格改变。还有一类和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的就是物质依赖、成瘾,这些问题更容易导致暴力行为。
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如果说夫妻之间或者和子女之间有矛盾,这种由于偶发因素出现的暴力,不可能成为一种模式。刚才讲的很多家庭暴力,实际上已经成为家庭生态里面的一种模式了。如果达到那种地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先天因素。这里的先天因素不仅仅是指遗传,而是指的个体在生物或心理上的先天缺陷。如果发现这种问题,除了打110报警之外,也可以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如果怀疑有精神疾病因素)警察也可以把他强制送到精神病院进行评估。如果病人的确存在精神疾病,就可以进行治疗。而且很多人治疗以后病情得到缓解(暴力攻击等行为问题也会相应改善)。对于有人格障碍的施暴者来说,报警(包括邻居或其他知情者报警),也是非常好的途径,因为警察在旁边,哪怕患者真的是一个(自控力极差的)恶棍,也会有所收敛的。像之前讲的,形成这样一种(不把家暴看作别人家务事的社会)氛围,让他有所敬畏,对可能受到惩罚的敬畏,哪怕(施暴者)冲动得再厉害,也会有所收敛。
Q:网上已经成为热点的PUA,您怎么看?
谢斌:有多少人被PUA我还没有仔细研究过。我的理解是,PUA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技能。提出者的初衷是传授一些社交技能,尤其是恋爱技能。求助这种技能的人本身就是恋爱技巧不足,或者说社交方面本身有缺陷的一些人。之所以会被PUA,根本上不在于这种技能的传播和学习,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病态的。很多所谓的PUA技能,如果从正常人角度来看都是一些雕虫小技。如果遇到一个正常的女孩子,或者说遇到一个非常强势的女孩子,这种雕虫小技在她面前不可能发挥任何作用。所以我觉得根本上还是在于,用这样一些精神操控的方式的人,本身是存在人格方面缺陷的,尤其是反社会人格,包括还有一些自恋行为的人,他们很喜欢操控别人。另外,具有边缘型人格的人也是。尽管可能边缘型人格中,女性占比多一点。但是男性一旦有边缘型人格,也会非常喜欢操纵别人。用的方式是让你离不开他,穷尽各种手段让你离不开他,同时又会折磨你。总的来说,首先是施暴者本身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另外,被操控的人,可能也会有一些问题。如果本身是非常健全的、非常理性的女性的话,不大可能会把这些雕虫小技放在眼里。但是如果说本身有一些缺陷,比如说有依赖型人格,或者边缘型人格,这样导致两个人的关系会非常复杂。一方非常容易被操控,另外一方喜欢操控别人。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在人际关系当中做到果断。果断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际相处的关系分为三类:一类是好胜型,比较喜欢操控别人。这种人喜欢用一些支配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说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有一种是被动型的人际关系,相处时更多地考虑别人的利益,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需求的前面,这种人很容易被操控。另外还有一类是果断型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也知道别人的需求是什么,这就是果断。
简单举个例子,你在超市收银处排队,后面有一个人说,你推了一大堆东西,我手上只有一两件东西,我很快就可以付掉,是不是让我先付?这里有三种模式:
一种人觉得对方的东西确实很少,让对方先付,但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满,这就是属于被动型的人,就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
另外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就是拒绝对方,因为自己已经排了半个小时了,我凭什么让你插队。这也是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但是很容易造成冲突。
果断的人是怎样处理的?冷静地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排了半个小时了,也不愿意再继续排了。这就是知道别人的诉求,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诉求,这就是果断。
所以,我们今后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要尽可能学会果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