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岁月,清朗的天幕下,影影绰绰走来了奇崛高古的“民国四公子”,其中张学良当属最为风流的一个,能够将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能有胆有谋,作为一个爱国的虎将,拥有超凡的政治军事才能,这是非常难得的。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显贵一时,而在当时的身份地位下,他也没有自甘堕落做一个纨绔子弟,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张学良的孩子(张学良的孩子都有谁)
为了民族大义,张学良选择在软禁中度过余生,这样名垂千古的英雄,他子女的福分就多少显得浅薄。
他的妻子于凤至为其生下了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拥有圆满的结局,最后只剩下赵一荻与其生下的私生子得以善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张学良的这四个儿子的结局又到底如何?
张学良小儿子的死,我们不得不先把目光转移到先前日本人与张学良的渊源。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正是中了日本人的圈套,在皇姑屯被炸,抢救无效后死亡,对于张作霖的死,张学良虽然对于日本人埋下了血海深仇,痛恨不已,但无奈因为时局所迫和有羁绊的人和事太多,张学良只能压下仇恨,按兵不动。
而日本对于这样一个发动西安事变的敌方将领,自然想除之而后快,双方可以说虽未面对面正面交手,但显然暗潮涌动。
再说到张学良的小儿子张闾琪,天资聪颖,从小就展现出超凡的天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可以算得上是所有子女中最为出色的,张学良深感欣慰,为他尽可能地创造了绝佳的学习环境,望子成龙,对他寄予了厚望。
然而天妒英才,在张作霖去世后不久,还未从丧父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张学良就受到了双重打击,此时的张学良本就刚接手军政事务,繁多的事物本就让他的生活如一团乱麻,手足无措之际,他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儿子张闾琪又患上了肺结核,可谓雪上加霜。
然而他所相信的西医和各路名医都束手无策,由于当时的张学良炙手可热,许多人都为他出谋划策,有人提出将他的小儿子送到日本去救治,这对于与日本有着杀父之仇的张学良来说显然不太可能,所幸儿子的病情在转向中医治疗后有所起色。
但病情长期不能治愈一直是张学良的心病,在部下百般建议之下,张学良尽管百般不信任还是把儿子送进了日本医院检查病因,正是这样的决定让原本有机会痊愈的儿子丧了命。
而儿子死去的真相在他监禁被放出之后才得以揭开,原来根本就不是医疗事故,而是精心谋划,关东军安排特务在张闾琪检查的X光胸透机上安装了炸弹,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就这样惨死在惨无人道的日本人手里,这也一定是张学良做过的令他最悔恨终身的选择。
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战火纷飞,列强虎视眈眈,医疗条件也非常有限,他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一个接着一个地让张学良白发人送黑发人,在五个孩子最后只剩下一子一女,令人嗟叹不已。
由于一家人都深陷小儿子离去的痛苦阴影,张学良便常常带着一家人出访欧洲,这让两个儿子对外面世界的精彩充满向往,分别前往意大利和英国留学。
而正是因为身处异国他乡,在得知父亲被囚禁,母亲也病情也恶化的消息后,大儿子张闾珣无能为力只能干着急,这下所有的焦虑、担忧、无措、孤独全部交织在一起,彻底压垮了张闾珣,这个曾经聪明机灵、意气风发的少年患上了精神病。
而二儿子张闾珩在大哥患病后也不得不肩负起照顾大哥的重担,曾经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以为一切都迎来了转机,兄弟两人得以在父亲部下的帮助下与美国和母亲团聚,可天有不测风云,1958年张闾珩因车祸去世,大儿子也被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兄弟两人双双离世。
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儿子全部离世,只剩下一个女儿,这对于两人而言无疑是沉痛的打击。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陪伴张学良度过囚禁的黑暗时光的救赎赵一荻为张学良诞下一子张闾琳。
作为原配的于凤至也十分的大度,深明大义,善解人意,她因为与张学良共同孕育的儿子都已经死去而向张学良提出离婚,只因想让张闾琳摆脱私生子的身份,名正言顺的成为张家的子嗣,让张家的香火得以延续。
并且她也并未对张学良的事不闻不问,一别两宽,反而很是上心,为其排忧解难,在乳癌恶化被送往美国之后,她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张闾琳接到了美国,悉心照料,用心教育,视如己出,把张闾琳培养成了国之栋梁——一名出色的航天工程博士。
造化弄人,张学良对于抗日战争自是功不可没,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但对于这样一个英雄,上天似乎没有善待他,不仅自己饱受软禁的折磨,儿子也不能善终,相信这几个孩子若是能够长命百岁,并将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国之栋梁。
但换个角度看,张学良同样是幸运的,得一贤妻为其将家庭、琐事料理得井井有条,得以知己为黑暗无光的囚禁生活带来了希望和救赎,子女也都非常争气,活下来的一子一女个个出类拔萃,是人中龙凤。所以尽管张学良的一生有太多的缺憾,但至少还存在着美好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