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汉王的第三年,和项羽在荥阳僵持不下,项羽粮草将耗尽,而刘邦呢?士兵也将耗尽!
在这生死存亡之秋,郦食其向刘邦献了一条计策:“大王用我之计策,必定南面称霸,项羽必定敛衽称臣!”
刘邦献(刘邦献计)
张良听了郦食其的计策,却直摇头:“大王要是按照郦生的计策去做,大事去矣!”
那么,郦食其所说的计策是什么?张良又为什么说他的计策会坏刘邦大事?刘邦做何选择?执行这个计策和不执行,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郦食其提出的计策,大概就是:“分封六国之后,让六国之后当王,六国之后必定对大王感恩戴德,一齐对付项羽。项羽再厉害,也不可能应付的了七国联盟!”
在历史上,商汤伐夏,封夏的后人为杞王;周伐商,封商的后人为宋王。他们对商周感恩戴德,一直为商周藩篱,维护商周统治。
同样的道理,刘邦分封六国后人,他们肯定也感恩戴德,愿意为大汉藩篱,维护大汉统治。
刘邦开始的时候也觉得郦食其的计策不错,正要给六国刻王印。
但张良却坚决反对郦食其的计策。他的理由如下。
第一,假如要封六国,就必定封楚国,而项羽是楚国的权威,封楚国等于是封项羽为楚王。这听起来很好笑,一方面项羽心高气傲,怎么可能接受刘邦分封。一方面,刘邦的实力不足以控制项羽,项羽被封王后,不可能乖乖听刘邦。
商汤敢封夏的后人,周武王敢封商的后人,是因为商汤和周武王有实力把他们掌控在手中,这跟刘邦分封六国没有可比性。
第二,刘邦分封其他五国,燕、赵、韩、魏、齐,他们就会对刘邦感恩戴德了?刘邦能像周武王那样,“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讨好五国,让他们从感情上认同刘邦吗?
分封之后,刘邦能不让五国输送财货吗?能像周武王那样,偃武修文,让五国放心,刘邦不会再对他们下手吗?
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利害关系上,刘邦都不能让五国放心,他们怎么会对刘邦唯命是从?
第三,现在跟随刘邦一齐出生入死的人,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能够封侯拜相,让子孙享福。
一旦刘邦分封六国,那些谋士将领就会离开刘邦,投奔旧主,让旧主封侯拜相。那个时候,刘邦还跟谁一起对付项羽?
张良这么一说,刘邦如同醍醐灌顶,大骂郦食其“竖儒,几败乃公事”!
那么,事实上,真如张良所说,刘邦一旦分封六国,那么他就得不到天下吗?
历史没有如果,我们无法从正面去印证。不过我们可以从反面例子,印证郦食其和张良的计策,谁正确!
这个例子就是项羽。
项羽灭掉秦王朝之后,分封天下诸侯为王。
立刘邦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魏豹为西魏王,赵歇为代王,英布为九江王,张耳为常山王,吴芮为衡山王,臧涂为燕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项羽自己封西楚霸王。
项羽封王之后,几个弊端马上显露。
有些人不得封王,对项羽怀恨在心,起兵跟项羽对着干。比如田荣田横兄弟,还有陈余,恨项羽不封他们为王,联合起兵。
哪怕是得到项羽封王,也不感激项羽。比如九江王英布,项羽让他出兵一起打田横和田荣兄弟,英布故意假装有病,没有听项羽的话。
要是刘邦也分封六国后,那么可想而知,得罪的人就更多!像张耳、陈余、田荣田横、英布等都不是六国后,他们肯定埋怨刘邦。
还有一个反面例子证明张良的话有多正确。
韩信打下齐国后,想自立为王,刘邦和张良担心如果不同意韩信的请求,韩信会反而帮助项羽,于是只得同意立韩信为王。
被立为王后的韩信,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对于刘邦的话爱听不听。要不是刘邦用张良计策,韩信压根就不想出兵一起围困项羽。
试想一下,刘邦要是分封六国,六国也像韩信对刘邦这样,刘邦“大事去矣”可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不得不说郦食其出的主意是个馊主意,项羽用了,诸侯分崩离析,最后乌江自刎。
刘邦不用,最后统一天下,创建西汉!
汉留侯张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