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春节,母亲忙着准备饭菜,哥哥忙着打扫卫生。父亲更是不可开交的就是写对联,自己的邻居的,有时候从腊月二十七八就下手,一直到年三十吃午饭。在每次书写的对联中,父亲书写频率比较高的就是:诗书济世长,忠厚传家久。那个时候,并不明白这句话。随着自己的长大,随着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逐渐加深了理解。特别是毒教材事件曝光后,更加感觉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和教育子女成长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田就是一泓清泉,一张白纸,一片肥沃的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儒妇皆知。从古到今,父母总是告诫孩子,要离坏孩子远一点,要向好孩子学习。因为好孩子才是正能量的标杆和传递载体,培养好自己孩子的优选教材。我们家距离孔夫子不远,而且孔夫子曾经在我们汶上县任职中都宰,广布礼仪文化。父亲从年轻时就是教师,也是深受古圣先贤文化的熏陶,自然我们兄弟耳习目染也得其教诲,这个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女儿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一路哭啼啼的,妻子问她是不是老师批评了,女儿委屈的说不是,是一个同学骂她了,被骂哭了。妻子却被逗笑了,反问女儿怎么不去骂他啊,女儿急急地回答说她不会骂人啊。
女儿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家里有一本魏巍老师的作品《地球的红飘带》,描写的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那一段故事,我阅读好几遍,每一次都被深深地感动。我们也没有经历过那段时光,对新中国的成长史,无非是从老师家长的口传中了解的,从广播里听到的,从连环画上看到的。我是70后,距离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很接近,听到的看到的就是真情实景的写照,课本里面,连环画中图书馆的刊物,我们订阅的刊物上,基本上都是黑白插图,现在想想,处处事事都饱含着家国情操,都在激励人心;当时接触的的确不是丰富多彩,可感觉每天的太阳都是崭新灿烂的。写作文谈人生谈理想,这个想成为一个科学家,那个想成为一个革命战士,我想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你想成为一个驾驶着东方红拖拉机耕耘沃土的农民,他想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企业员工。都共同有一个期盼: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女儿出生在1991年,她看到《地球的红飘带》,这一本好几百页的书,我一个月没有读完一遍的书,一下午她看完了。当时我问她什么感受,她却问我:这是真的吗?那个时候,我感觉到历历在目的新中国成长史,已经离他们渐行渐远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纷杂起来。我们小时候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感,开始在他们身上朦胧起来。
耳什么目染(耳什么目染成语)
时代变迁,时位移人,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却一直在传承,仍然是一个家庭建设的主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教育素材和文化环境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关注的头等大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