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的制定,依据新课标编写的2019版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课程编排、课文内容等方面做了巨大的调整,尤其是在课文辅助系统方面的设计上,变得多样、新颖。因此,对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新版教科书课后习题(“探究与拓展”栏目)是围绕历史教学课程目标所制定的,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巩固所学历史知识、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功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材料。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中,有关教科书习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丰硕。而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成果对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的研究尚属新问题。从课后习题的类型、提问方式、栏目设置、内容侧重点、培养目标以及对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将2007和2019版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进行比较发现,课后习题设计意图也充分凸显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的要求。新教科书课后习题的类型由知识导向型向思维导向型转变,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结合的更加紧密,课后习题中的文字、图片等史料明显增多;课后习题的提问语言更加精炼,提问方式更加多样(知识巩固式、材料分析式、自我观点式、调查搜集资料式);课后习题栏目设计形式上更为充分,内容更加重视对史料的选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课后习题内容上更加侧重于学生归纳分析史料的能力;课后习题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更加详细,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课后习题不仅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更加提倡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些变化既对学生提高了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习题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巩固性习题来增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终身学习思考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合理运用探究性、拓展性习题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此类习题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课后习题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创设相对宽松和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拥有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其情感交流也得到了升华。
2007与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比较研究
2007与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比较研究高中历史 教科书 课后习题 比较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