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苏爱三面旗帜叠加而成的联合王国国旗
苏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国旗)
苏格兰与英格兰这两个王国应当自下一个5月1日起永远合并为一个名为“大不列颠”的王国,联合王国的旗帜图案应如女王陛下所定,圣安德鲁十字与圣乔治十字应根据女王陛下认为合适的方式交叉,用于海洋和陆地上的一切国旗、船旗与军旗。
至此,“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由此创立,英国历史上的全盛时代正式开启。
为了给这个注定在苏格兰不受欢迎的药丸包上糖衣,英格兰谈判人员提出了许多具有吸引力的让步条件,在经济方面的尤为突出。苏格兰人放弃了独立的立法机构,作为交换,他们在威斯敏斯特【伦敦西敏市,是英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英国国会威斯敏斯特宫(PalaceofWestminster)所在地。)】获得了45个席位(30名郡议员和15名城市议员),在上议院获得了16个席位,占据这16个议席的人选由苏格兰贵族会议从自己内部选择。没过几年,后者就成了“事实上的政府名单”(哈米什,斯科特语)。
威尔士,东邻英格兰,西临圣乔治海峡,南面布里斯托尔海峡,北靠爱尔兰海。公元前1000年时,就有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中部来到这里。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他援引艾塞斯坦的史事降伏威尔士诸侯。以后威尔士诸侯长久附庸英格兰国王。公元1216年,格温内斯王国的罗埃林大王(LlywelyntheGreat)征得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同意,把威尔士境内的全部王国撤销,同时成立威尔士公国(PrincipalityofWales)并由罗埃林大王统治。公元1400年9月16日,波厄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不满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的统治,公开叛乱,1404年自封威尔士亲王。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持有威尔士亲王头衔的威尔士人。1412年,他被英格兰军队打败并失踪。此事直接加强了英格兰对威尔士的管理。公元1536年,威尔士和英格兰签署《联合法案》(ActofUnion),威尔士自此正式和英格兰统合。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称之为“光荣革命”(GloriousRevolution)。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王权受到限制,议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关。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光荣革命。
英国议会通过的《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统称《权利法案》。制定这部法案的议会在序言中明确阐述了他们的合法性来源:“上议院神职贵族与世俗贵族和下议院集会于威斯敏斯特,合法、充分、自由地代表王国人民的所有等级…”他们不是从一张白纸着手,而是在进行古老意义上的革命一恢复在有野心的暴君开始“颠覆和消灭新教与王国法律、自由”之前的正确秩序。这也巧妙地总结了革命者的目标:确保再也不会有人试图把天主教和绝对主义强加给英格兰。在这两个恶魔当中,前者的威胁更大,需要被明确驱逐出去,因此颁布了如下法令:
任何人若与罗马教廷或罗马教会和解或共融,或信仰教皇宗教,或娶了教皇信徒,均不得且永远无资格继承、拥有或享有本王国、爱尔兰、所有属地,或它们中任何一部分的王位和政府,也不能在这些地方享有、使用或行使君主的任何权力、权威或管辖权。
虽然进行光荣革命的人们对天主教问题的立场一致,但在不信奉国教的新教问题上,他们的意见就有颇多分歧了。新教问题最后以妥协告终,在1689年的《宽容法案》中,当权的圣公会事实上承认它再也不能指望根除清教了。一方面,英格兰仍然是一个设立国教的国家,一切公职和大学都只对圣公会教徒开放;另一方面,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如浸信会、公理会和贵格会教徒)即便不参加圣公会宗教仪式也不会受到惩罚,而且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堂和学校。其后,有组织的非国教徒数目迅速增加:截至1710年,官方已颁发了3900份非国教聚会场所的开放许可证,英格兰和威尔士当时有大约40万名非国教新教徒。伦敦的非国教聚会所数目是圣公会教区教堂的两倍之多。尽管非国教徒照样得忍受各种形式的歧视,其中最为繁重的是继续缴纳教会经费,并向从未到访的教堂缴纳什一税,但不管圣公会的主导地位有多么令人不快,它至少不是罗马天主教。
光荣革命用宽容不从国教新教徒、压制天主教徒的手段解决了曾在17世纪对英格兰造成严重破坏的宗教问题。同样的手段也在爱尔兰实施,但那里的状况却与英格兰大相径庭,因为天主教徒占爱尔兰总人口的3/4(而英格兰的天主教徒仅占大约2%)。可是,天主教徒于1690年在博因河(Boyne)河畔遭遇决定性失败后,他们就身处绝望境地了:“它再一次证明了斯图亚特王朝从爱尔兰夺回英格兰的努力既给爱尔兰人带来了灾难,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灾难。”[基思,费林(KeithFeiling)语]天主教徒被排除在爱尔兰议会之外,还要受到一系列法律的限制。例如,他们在1695年被禁止持有武器,也不能拥有价值5英镑以上的马匹;1697年,天主教主教和正规神职人员也被放逐;同样是在1697年,天主教徒基本被禁止继承新教徒的土地,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土地完整地交给继承人;1703年,天主教徒丧失了所有继承人。占据支配地位的新教徒深知控制局面的关键在于土地所有权。17世纪90年代,沾染了叛国罪名的天主教地主被大面积没收土地,这就创造出了崭新的盎格鲁一爱尔兰新教精英群体。1640年,天主教徒占有爱尔兰59%的土地,1688年便下降到2%,1703年更跌至14%。为免人们对爱尔兰的从属地位产生疑问,英国议会在1719年通过了一部法案,它名为《为了更好地确保爱尔兰王国从属于大不列颠君主的法案》,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宣示法案》,清楚地体现了英国议会的优势地位。
约翰·坎贝尔(苏格兰坎贝尔家族的领袖)
在苏格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那里的长老会曾是威廉三世的热忱支持者。詹姆士二世在苏格兰没法说自己是逊位的一一他是被废黜的,苏格兰“等级大会”既然废过一次国王,就很可能再废一次。威廉三世不仅要承认这一事实,还必须放手让苏格兰议会重整这个国家的教会。结果就是长老会成为苏格兰的官方教会,圣公会则丧失了体制内地位。此后10多年里发生了剧变,这再度体现出苏格兰高地与低地之间的分歧就像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分歧一样深。这种分歧在国内戏剧化地表现为格伦科(Glencoe)屠杀,当时一群苏格兰人[坎贝尔家族(Campbel)]根据一个苏格兰人[约翰,达尔林普尔(JohnDalrymple)]的命令杀死了另一群苏格兰人[麦克唐纳家族
(Macdonalds)。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政治精英都意识到一前者比后者更早一只有两国联合才能终结一个多世纪以来导致两败俱伤的周期性动荡。而且,苏格兰不愿在继承问题上跟随英格兰,这样一来,就可能有一位支持詹姆士的国王出现在边界以北,带来可怕的战争。1707年1月,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联合法案》得以通过。
经由两国议会决议于1801年1月1日生效。至此,英格兰与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联合王国成立时的国旗,由英格兰国旗和苏格兰国旗再加上代表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十字层叠而成。从1801年到1922年,大不列颠与爱尔兰王国存在了121年,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