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时期伟大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有一个关于李白幼年读书的故事流传至今,那就是“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简短100字)
据说李白在幼年时,却并不是很喜欢读书,他虽然从小特别聪明,却不肯专心读书。祖传他的父亲将他送到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时候,经常逃课玩耍,有一天,李白又偷跑出去玩,在经过一道小河边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妇人在溪边石头上吃力的磨着一根舂米的铁杵,他心中感到奇怪,于是就走上去问道,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呢?老妇人回答: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见那根铁杵足有自己手臂粗细,就吃惊的问道:这铁杵这么粗,绣花针那么小,这要磨到何年何月才能成绣花针?老妇人笑着答道,只要你肯努力啃下功夫,坚持天天磨,铁杵总会越磨越细的,总有一天会变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深受启发,然后联想到自己,感到很羞愧,从此他打消了逃学的念头,回到课堂刻苦读书,后来成就了一代诗仙。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我们自幼都学习过,可是却没有人质疑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成功,这是永恒的道理,可是就故事本身却有很多漏洞。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老妇人磨一根铁杵,想磨蹭绣花针。这老妇人想要一个绣花针,为什么要磨铁杵?买一个不可以?又不是很贵重的物品,难道买不起?为了一根绣花针,不知道磨多少年才得到,那么她要绣花针做什么呢?如果不急着用,一根绣花针需要这么费力嘛?
其次,就算要磨一根针,也不用拿铁杵来磨吧?!比铁杵细的铁器多的很,难道铁杵的价值不比绣花针高吗?随便找个比较细的铁器可以去打磨,却要挑选一个那么粗的东西,难道她是在练功?首先就怀疑她的智商。难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智商不高的人才能持之以恒嘛?
从逻辑分析,这个故事是不成立的,不知道古时候的人为了劝学上进,怎么会想出这么一个故事,以李白的智慧,他如果看到这样的老妇人,他不但不会受到启发,还会教导老妇人回家去找个铁筷子来磨不是更方便?
所以故事本意是好的,我们接受历史留下的典故,但故事也需要有点逻辑,大家理解了故事的缘由和启迪就可以了。真不要以为铁杵真能磨成针,那就是傻子的行为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