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今天从樊登读书上学完了《论语》的学而篇。今年特别想学国学,读了《大学》、《道德经》,最近又开始学习《论语》。原先上学的时候学了《论语》的支言片语,时隔多年想从头到尾学习一遍。正如樊登老师说的,不学《论语》,你都不知道你的性格底色是来自哪里?儒家文化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是传承了这么多年,刻在了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我也想看看《论语》会唤起我怎样的精神共鸣?
进入社会之后,接触和学习了太多策略性的东西,有的时候会经常自我怀疑,这样对吗?在学《论语》的时候,会发现这才是我从小接受的传统的价值观,最朴素最正直的东西。最近这段时间是我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会自我怀疑,会空虚,人还是需要一些确定的东西让自己定下来不至于一直漂浮,那是原则、立场和追求。《论语》确实是让我有这样的思考和感悟。
学而篇放在一开头是非常合适的,先学会如何修炼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才能再学其他。
①关于修炼自己
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最好的状态都是保持学习心态的时候,也只有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真正去享受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当你觉得很难很痛苦的时候,就想想现在是不是保持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失去这种心态人就会很容易受到干扰,无法投入一件事情。
要有反思的能力: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只有反思才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亮点和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过,则勿惮改”,有错误就要去改正。我觉得真诚就是最珍贵的品质,能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也是一种真诚。保持真诚的生活的态度,一切都会坦坦荡荡。
②关于为人处世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友好对待别人,要言而有信:“入则孝,出则弟,谨而有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也在强调一种尺度,“信近于义,恭近于礼”。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然就完成相反的结果了。
先学会做人之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我早就听说过。上学的时候,老师们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人品。
后续继续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