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实录》初纂稿本(残卷)和“擅改国史案”——兼谈“二次改正”《清世祖实录》稿本清太宗实录初纂稿本(残卷)和"擅改国史案''兼谈"二次改正"清世祖实录))稿本初次纂修的《清太宗实录》原稿本。此次纂修系以《盛京所录太宗史册》为底本,在其上进行增删修改。多尔衮死后被追论谋逆大罪,刚林,齐充格以"擅改国史"罪坐斩,籍没,文程革职,"本身折赎,仍留原任"。关键词:清太宗实录《盛京所录太宗史册》擅改国史案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古代文书档案中有清太宗实录手写本(残卷)一册。这是192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拔交前国立历史博物馆的清内阁大库档案中的旧物。这册手写本清太宗实录(残卷)从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初一开始,至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十二日止,共91叶。一般竹纸书写,原无封面,用原书写纸纸捻装订,开本较小,纵29。5厘米,横17。2厘米,每例1:天聪十年正月初一丁未(封二)口聪口年丙子正月口一口口未黎明失,所列满族人物的汉文译名大都直译语音,与康熙以后相当规范的汉文译名差异很大。例2:天聪十年二月丁丑(封二)写本未圈改前的底本为"尔曾以太平之道教我其言诚是„„",圈改后的写本成为"尔曾谓太平之道在我,其言诚是„„"。
不难看出未圈改前的底本和圈改后的写本,两字之差,两种涵意,大不相同。满洲,蒙古人名汉译也直拙难懂。崇德元年岁次丙子四月十二日八世孙御名敢昭告于始祖尊讳都督孟特木神位前日伏念我满洲国势昌盛子孙荣贵皆原我始祖歼灭仇人所致是以莱谨仿古制比拟功业降鉴绵我国脉口王子口谨告丙子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日大《清太宗实录》初纂稿本(残卷)和"擅改国史案"?清,改元为崇德。这是次日祭始祖都督孟特木的祭文。按:现存《清实录中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均经过多次重修。《太宗文皇帝实录初纂于顺治六年,其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八年,清世祖亲政后,顺治九年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重加校阅,未及完成。康熙十二年,清圣祖命大学士图海,觉罗德洪,明珠等"鬼讨订正,纂辑成编",至康熙二十一年完成,"卷帙如旧",仍为六十五卷。雍正乾隆时又进行订正。如果对照康熙再次重修成书的故宫博物院所藏原乾清官贮存的小红绫本《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同年同月同日同一事情的记载,则例1,例多铎和硕贝勒岳记豪格贝勒阿巴泰阿济格等行朝贺礼维丙子岁四月十二日八世孙嗣皇帝口口口敢昭告於始祖神位前曰洪惟始祖肇造鸿基克恢大业振丰功而克敌开历服以贻谋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前烈尊为泽王立庙奉祝丕显今名贻庥万世惟从以上三项事例的两次修改和顺治六年,九年,康熙十二年至二十一年三种稿本的比较中可以判断国家博物馆所藏这册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中的清太宗文皇帝实录残卷,应是顺治六年(1649年)年开始纂修或顺治九年(1652年)重新纂修的两次稿本中的一种。
但究竟是哪一种,还须进一步考察。《清太宗实录初始纂修于顺治六年(1649年),正值"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当政之时,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六年己丑正月丁卯记载: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命大学士范文程,刚林,祁充格,洪承畴,冯铨,宁完我,宋权充总裁官,学士王铎,查布海,苏纳海,充副总裁官,赐之敕日:兹者恭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择于顺治六年正月初八日开馆。朕必垂一代之史,以觐扬于后世,诚要务也。我太宗文皇帝应天顺人,安内攘外,十有七年。仰惟文德之昭,武功之盟,以及号令赏罚,典谟训诰,皆国家之大经大法,尔等稽核记注,编纂修辑,尚其夙夜勤恪,考据精详,毋浮诤以失实,毋偏执以废公,毋疏忽钦此。《清太宗实录于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初八日开馆纂修,两年以后,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初九,睿王多尔衮病逝喀喇和屯(今承德市滦平县),顺治帝颁诏天下:"皇父摄政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丧仪合依帝礼。"又下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庚申,顺治帝福临颁诏大赦天下,躬亲大政。二月已亥,郑亲王,巽亲王,端重亲王,敬谨亲王同内大臣等合词告发多尔衮谋逆,罪状多项,顺治帝福临颁诏追论多尔衮谋逆大罪,公布罪状于朝野,削爵籍没。
闰二月乙亥,纂修《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大学士刚林,大学士祁充格,因参与睿王多尔衮谋逆而获罪审讯,罪状中又出现了"擅改国史案",此案主要罪状有二:阅太祖实录,令削去伊母事,遂与范文程,祁充格同抹去,后白之和硕郑亲王,和硕巽亲王,和硕端重亲王,和硕敬谨亲王,未经奏闻。擅改实录隐匿不报"。按:"令削去伊母事",应即清太祖大妃阿巴亥遵太祖遗命殉葬事。阿巴亥是多尔衮之母。2。"将盛京所录太宗史册在在改抹一案,讯之刚林,据供纂修之时,遇应增者增,应减者减,删改是实,旧稿尚存"。从刚林这段供词,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1。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开史馆纂修清太宗实录时,已有盛京所录太宗史册做为底本;2。刚林,范文程,祁充格等修纂过程,即在((盛京所录太宗史册上"遇应增者增,应减者减"进行修改。这也就是罪状"将盛京所录太宗史册在在改抹。"3。刚林等"删改是实,旧稿尚存"。根据以上三点,我们可以认定: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太宗实录手写本(残卷),应即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开馆纂修清太宗实录的初稿本,纂修以前,即增删涂改以前的底本,即盛京所录太宗史册。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顺治帝福临重新纂修《清太宗实录。
这时原总裁官刚林,祁充格皆已坐斩,籍没。范文程已革职,"本身折赎,仍留原任。其前罪已结,今后当矢忠报效"。于是重新命大学士希福,范文程,额色黑,洪承畴,宁完我充总裁官,学士伊图,马尔都,图海等充副总裁官,侍读学士,侍讲,翰林院编修等二十多人为纂修官,重新纂修。但直到康熙改元仍"未告成书"。所以,康熙十二年八月,命图海为监修总裁,勒德洪,明珠,李蔚,杜立德为总裁,组织人力重新纂修,至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完成。康熙帝玄烨在太宗文皇帝实录序中写道:洪惟皇祖勋德隆盛,应有记载,以昭示来兹。旧编实录六十有五卷,皇考世祖章皇帝尝命和硕郑亲王等重加校阅,未及蒇事,朕嗣服丕基,仰承遗志,特令儒臣蔻讨订正,纂辑成编,卷佚如旧。康熙二十一年九有纂辑完成的《清太宗文皇帝实录雍正乾隆时又进行校订,至乾隆四年(1740年)成书,卷数不变,仍为六十五卷。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汉文写本只有雍正乾隆修订本。但以本文所举天聪十年正月初一丁未,二月丁丑以及崇德元年岁次丙子四月十二日3段文字为例,从中仍可看到清太宗实录最初的面貌和前后数次修改的轨迹。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文书档案中还有两册((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二次改正"的稿本。这也是192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拨交前国立历史博物馆的清内阁大库档案中的旧物。
一册封面书"顺治四年十月分实录",封面右边墨笔小字书"二次改正"。共10行,每行23字。另一册封面书"顺治五年八月分",封面右边也有墨笔小字"二次改正",共10格款式与前述顺治四年十月那册相同。两册开本大小同为纵36。5 厘米,横27 厘米。 "顺治四年十月分实录"稿本正文的首页 (图版一),第1 行书: 行如下顺治四年冬十月戊辰朔享太庙遣札部 尚书郎丘行礼 清太宗实录》初纂稿本(残卷)和"擅改国史案"?辛未固山额真石挺柱子豪善尚辅政豫 亲王郡主 全句圈删,又每字旁加小圈示意保留(图版 以上二处,试查对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故 宫博物院所藏小红绫本则如下: 顺治四年九十两月合为一卷,卷首第1 1,2两行书: 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冬十月戊辰朔享 太庙遣礼部尚书觉罗郎球行礼。颁顺 再如"十月辛未"条如下:以和硕豫亲王女下嫁固山额真石挺柱 在"和硕豫亲王"前删去"辅政"二字。按《清世祖实录于康熙六年(1667 月命大学士巴泰为监修官,图海,索额图,李蔚,魏裔介等为总裁官开局修撰,至康熙十一年五月 完成满洲蒙古汉文各一百四十六卷,修撰期间 "几易稿而成编,四阅载而竣事"(语见"中和殿 大学士巴泰等《进实录表")。
依此判断国家博 物馆所藏1921 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的 两册顺治四年十月,五年八月清世祖实录》当 为康熙六年至十一年间"二次改正"的稿本。 清朝继承唐以来编修历朝实录的传统,每一 位皇帝逝世后,由继位的皇帝敕命大臣开设 史局或实录馆纂修实录。纂修中查阅上谕, 补批奏折,起居注和有关原始档案,按拟定 的编纂凡例,摘录比较重要的史实,逐年逐 月逐日排比,编为实录。实录纂修完成,分 别以汉,满,蒙三种文字缮写正本四部,副 本一部。正本有大红绫本(装潢封面)二部, 部收藏于皇史崴,一部收藏于沈阳清宫崇谟阁;小红绫本(装潢封面)二部,一部收 藏于乾清宫,一部收藏于内阁实录库;副本 为小黄绫本,也收藏于内阁实录库。 1986 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清实录 时,其中太宗文皇帝实录》卷首三卷,卷 至卷三十是依据故宫博物馆院所藏小红绫本。世祖章皇帝实录》一四四卷,卷首三卷 也依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小红绫本。 刚林,满洲正黄旗人。初授笔帖式,掌翻汉 文。天聪八年,以汉文应试,中式举人,命 值文馆。崇德元年,授国史院大学士,与范 文程,希福等参与政事。清朝入关后,迭主 会试。顺治六年,充纂修《太宗实录总裁 官。
睿亲王死后得罪,刚林以阿附睿亲王,参 与移永平密谋,又与大学士祁充格擅改《太 祖实录》和盛京所录太宗史册坐斩,籍 祁充格,满洲镶白旗人。太宗称"四贝勒"时,以祁充格娴习文史,令掌书记。天聪五年,初 设六部,授礼部启心郎。崇德间从师伐明有 功。后因故获罪,坐死,从宽免死,夺官,贯 耳鞭责,以隶睿亲王。顺治二年授弘文院大 学士,充明史》总裁官。六年,充纂修《太 宗实录总裁官,八年与刚林同罪坐斩,籍 范文程,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明生员。万历四十六年 (16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