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落幕。历时5天的全国总决赛分为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两个项目,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59名演讲选手、128名素养竞赛选手参加比赛。
福建代表队此次共派出12名选手参赛,共获得1个冠军、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是我省历届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实现了我省选手全国总冠军“零”的突破。同时,我省也是本届全国海选入围人数最多的省份。
颁奖仪式现场
演讲比赛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和高校四个组别,各学段优秀选手结合身边丰富的案例,讲述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莆田第一中学郭诗桐荣获演讲比赛高中组别的冠军,福建师大平潭附中林思涵获演讲比赛高中组别一等奖,厦门市音乐学校孔令儒获演讲比赛小学组别一等奖。
素养竞赛福建代表队
素养竞赛包含三个环节:必答题、抢答题和协作题,主要考察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宪法等相关内容。各代表队由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各1人组成。福建代表队获素养竞赛二等奖。
冠军获奖者、莆田第一中学学生郭诗桐比赛现场
在层层的选拔、激烈的角逐中,莆田第一中学郭诗桐同学积极应对、过关斩将,在参赛的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演讲比赛高中组的冠军。
在演讲中,郭诗桐讲述了暑假跟随家人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偶遇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了解到支教团24年坚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力教育帮扶的故事。从“闽宁协作,山海情深”,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再讲到宪法中的“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郭诗桐的精彩讲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在我看来,这个奖项非常沉重,因为这个奖项的背后是中国法治的力量,是千千万万的人为之付出的努力。承载一份荣誉,必肩负一份责任。对我来说,这个奖杯又非常轻,我一只手都能拿得起来。这也似乎在告诉我,荣誉终会过去,而奋斗永不止息,我更应该将它轻轻放下,整装待发,超越自我。”郭诗桐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更深刻认识到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宪法的声音传播到每个人的内心。
一等奖获奖者、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学生林思涵比赛现场
“很荣幸能站在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的舞台之上,这是一趟成长之旅,同时也是一场与宪法的邂逅。”说起比赛的准备过程,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学生林思涵表示,在整个大赛氛围的熏陶之下,仿佛与宪法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从细微之处、每一点每一滴处,感受到宪法的强大力量,同时也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选手,彼此进行了一场关于宪法的激烈交流。“今后,我愿用青春力量,捍卫宪法荣光,谱写新时代法治新篇章!”林思涵说道。
一等奖获奖者、厦门市音乐学校学生孔令儒比赛现场
“从市赛、省赛再到国赛,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主题演讲我练习了上千遍,细致到每个字的表达、每一处的气息与停顿……”来自厦门市音乐学校的孔令儒表示,比赛第二轮——命题演讲充满挑战,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要准备两篇演讲稿。千锤百炼、真情表达是他获胜的秘籍。通过参与这次比赛,孔令儒也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四个多月的努力和拼搏不仅提升了我的演讲水平,还锻炼了我的坚强毅力和迎难而上的品质,更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宪法知识。今后,我会一直学法、护法、扬法、爱法!”
2016年起,教育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全面覆盖全国大中小学各学段,通过网络学习、法治实践、全国总决赛、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征集等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已成为教育系统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靓丽品牌。
近年来,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不断拓宽法治教育方式和途径,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据悉,在今年的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踊跃参加,截至目前,在教育部普法网参与“宪法卫士”活动的学生总人数已经超过240万,位列全国第7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