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浙江衢州市政协发布了一条讣告:
衢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原成员,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28日21时在衢州逝世,享年84岁。
孔子是哪里人哪个省的(孔子是哪里人李世民是哪里人)
遵照孔祥楷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于10月2日上午在市殡仪馆火化。
孔祥楷是谁?
熟稔北孔南孔文化传承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的大名,他是孔子第75代嫡长孙、被誉为中国孔子南宗奉祀官……
橙柿互动了解到,老人去世当天,正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纪念日。
昨天(9月28日),古城衢州举行了祭孔大典,在浩荡儒风中,主祭是衢州市长高屹,陪祭是第一次亮相的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
这次大典,作为上一代嫡长孙的孔祥楷因为身体原因“缺席”了。当天晚上,老人溘然长逝!
他的一生,历经时代剧变,孤身南渡燃灯,出走半生、归来仍念少年梦……
南孔北孔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家族
“小时候,同学说,孔夫子不是山东的吗?你家是南方的,不是孔子后人吧……俺问族兄,族兄说,我们是南孔,我们才是正宗的!”
关于南孔北孔,网络上的文化碰撞很多,上面的话,是一个孔子南宗后裔的诙谐说法。
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5次来衢州视察时提出“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殷殷嘱托。
2019年,“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首次跻身城市品牌榜全国百强、列第45位。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如今成了衢州很响亮的城市品牌。
今天,衢州仍有孔氏南宗家庙。
孔子家庙“普天下唯二焉”,一在山东曲阜,一在浙江衢州。
橙柿互动了解到,浙江衢州和孔家的渊源交织,是在于北宋靖康之难后。
据史料记载,因金兵大举入侵,孔端友遂背负传家宝“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唐吴道子绘孔子佩剑图”和“至圣文宣王庙祀朱印”等,与部分族人南迁,后定居于衢州。
仿曲阜规制重建家庙于衢城,衢州遂成南孔圣地。
孔氏家族遂分为南北两宗至此扎根于衢州,繁衍生息八百多年。
衢州也就成为孔氏家族的又一圣地,史称“东南阙里”。
事实上,孔家的南迁,也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由北而南的发展。
孔祥楷老人,作为孔子第75代嫡长孙,是这段中国文化的传承人,也是延伸者……
孔氏南宗家庙
本该有一座老人的雕塑……
女作家和报人许彤,和孔祥楷老人相识有30多年了。
许彤是高级编辑、国家一级作家,原衢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衢州市作协主席。
因为职业关系,三十多年来,她和孔祥楷老人曾有无数次的晤面。
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里,银杏青葱古柏苍翠。
这里矗立着6尊2米高的仿青铜塑像,分别是孔仁玉、孔端友、孔传、孔洙、孔彦绳、孔庆仪等6位南孔先祖。
这组塑像,由浙师大艺术学院原院长胡锡乾教授创作完成,塑像高大俊朗,气质儒雅。
仿青铜的材质,使人物更具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令人看后不禁穿越时空遥想当年……
许彤老师告诉橙柿互动,“其实,胡大师创作了7座塑像,第7座便是孔祥楷。
但是,他把自己这座塑像雪藏起来。
算起来,我与孔祥楷先生相识已有三十多年了。
1988年7月一天,母亲告诉我,她的中学同学、‘奉祀官’孔祥楷回衢州了。
大学毕业到衢州报不足一年的我,其时正像一只没头苍蝇到处找新闻线索,来了一个大人物,自然兴奋异常。
我和母亲来到位于北门的孔祥柯(孔祥楷的堂兄)家,那里挤满了看望孔祥楷老人的客人。
见此盛况,我这个黄毛小丫只有在角落里看热闹的份儿……
2004年国庆这天,许彤(中)陪同衢州籍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坚强先生(左),来到孔府后花园
有空,我喜欢到孔庙孔府去走走。
那儿几乎被绿色植物覆盖了,爬山虎的绿叶遮满了围墙,桂树植满庭院,一到秋天就绽放花香,令人迷醉。
而葡萄、牵牛花的藤蔓柔情四溢,草坪四季常青,简直像条碧绿的巨型地毯。
因为孔先生他们不会放过任何瑕疵,哪怕一个烟蒂也会弯腰捡起。
有空的时候,我还常到孔府食堂蹭饭。
据说很多人都害怕到孔府吃饭,因为孔先生规矩实在太多太多:筷子要对齐,不能架在碗上,要放在筷架上。
碗、碟、酒瓶放下时,不得发出声响。
站起、坐下,不许将凳桌碰出声音。
敬酒间歇不准说笑;酒桌上不可打呃……凡违规者,罚酒。
我倒不怕在孔府吃饭,这其实是规范行为的好时机,让我暂且做个有教养的淑女,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那一次,最令我难忘了!
孔先生邀我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参加了衢州建国以来的首次祭孔大典。
这次,老人说了一席话、语重心长,‘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孔氏南宗北宗,双线发展,南北奉祀。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于南宗北宗什么的,因为南北同宗同源。大力弘扬和传承孔子伟大思想,才是我们的责任……’
静立一旁的我,真想为他喝彩:这次的演讲,比哪一次都精彩!”
坎坷中打磨心性
奶奶送4岁的孔祥楷跟随乞丐要饭……
“站在这条石板路上,那座白墙青瓦的庵堂,就庄严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乌黑锃亮的大门总是紧闭。
这道紧闭的大门,像是禁锢着许多神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孔祥楷先生创作了《T庄》《东方理发店》《云雪庵》等一系列以自己生活、工作经历为原型的小说。
其中的《云雪庵》,投射的则是其遥远的童年往事。
1944年春天,孔子第74代嫡长孙、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繁豪,已在浙南山区躲避日寇战火达5年之久。
目睹山河破碎、家庙沦陷而忧愤成疾,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咳嗽、咳血不止。
由于缺医少药,身患重疾的孔繁豪仅能依靠民间中草药维持生命,是年秋天,他已奄奄一息。
病榻之上的最后时光,52岁的孔繁豪立下遗嘱:……胞弟繁英所生二子。兹特制定其长子祥楷承继于予,承袭奉祀……
大时代的命运裹挟,将孔祥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彻底打乱。
当时年仅6岁的他,并不知道所要背负的奉祀官,会是怎样不可承受之重的历史和使命。
小说《云雪庵》中,孔祥楷先生曾自述自己顽皮的童年经历:
“什么捣蛋的事我都敢去做,上树捉鸟、下河摸鱼还有打架之类的事我都愿意去。家里人几乎都没法子,只有奶奶能管住我。她在门后面竖了一根长长的竹片,那是专门用来打我屁股的,其实是吓吓我而已……”
奶奶孔项氏举起的不是竹片,而是寄望孔祥楷生存训练。
她做出了个惊人决定,让4岁的孔祥楷跟着乞丐去要饭,以求在坎坷贱养中,修得“命硬”,同时又暗中给乞丐薪水,派仆人跟踪随行。
这一计划原本耗时2年,结果送去不到两个月便难忍思念,匆匆将爱孙接回了家。
当孔祥楷承袭南宗奉祀官,开始入学念书后,孔项氏每逢学校寒暑假,都会将爱孙托付给城内的一座尼姑庵管教。
这座名为“白衣庵”的尼姑庵如今已无迹可寻,旧址大致位于衢城县学街至新河沿一带。
少年孔祥楷在一众比丘尼的教导下,打磨了他原本顽劣的天性,也在其懵懂的心间,播下了一颗同情弱者的至善种子。
奶奶孔项氏生于江苏无锡的富裕人家,她留给孔祥楷先生的最大印象,是满怀慈悲与仁爱。
路上见到流浪的女孩,她会主动领回家来当女儿或孙女一样抚养,待到成人时再嫁给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奶奶的言传身教,无声无息地润入了孔祥楷先生的成长血脉,悄然改变着少年的心性。
曾任巨化集团高级工程师的马安荣回忆,他记得孔祥楷在尼山小学读书时,每日都要为一位同学带早餐。起因则是这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在一次早操后昏倒。
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
要把灯火传给人……
出走半生,归来仍念少年梦……
在今天发布的讣告中,关于孔祥楷老人,有他一生的履历——
1938年1月出生,浙江衢州人,大学学历,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7月参加工作。
历任河北省寿王坟铜矿技术员,河北金厂峪金矿技术员、工程师、副矿长、矿长,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衢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市委统战部部长,1995年4月任衢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9年1月任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
橙柿互动查阅资料,关于孔子南宗文化建设,孔祥楷老人是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
自1985年撤地建市后,再度新生的衢州市一直渴望着,寻找可以闻达于四方的闪亮城市名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93年春,经过衢州市领导多番盛情力邀,终于将阔别家乡37年、时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的孔祥楷先生迎回故里任职。
立于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成殿前,这位“南宗奉祀官”百感交集。
他立誓许下人生的后半段目标:复建孔府、修葺家庙,恢复南孔祭典,中兴孔氏南宗,推动儒学创新传承发展……
2003年春天,衢州各界便开始商议,筹备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祭祀典礼,恢复中断50多年的南孔祭典。
祭典的核心是“谁来祭”“怎么祭”。
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应当以“古礼祭孔”。
“古礼是什么样的?谁见过?”
作为祭典总设计师的孔祥楷先生,以童年亲历的往事力排众议:祭孔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清朝人肯定不会用明朝人的方式祭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祭祀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既要传承弘扬,又要推陈出新。”
经过讨论与碰撞,“活人祭孔”“当今社会各界祭祀孔子,不沿袭仿古的祭祀形式”的祭孔定位,遂成南孔祭典的思想之魂。
2000年4月起,孔祥楷任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2年,他作曲的音乐作品《东南阙里》,荣获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8年5月,孔祥楷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南孔祭典”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有幸生长和工作在南孔圣地衢州,与孔祥楷先生交往多年。
亲历祭孔大典,是此生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事情……”
作家许彤说,“夏秋之交,我家的阳台上,紫茉莉开得正艳,每到夜晚就会散发出迷人的馨香。花儿的种子,是我从孔府后花园带回的……”
来源: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