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孔丘是孔子吗(孔丘是谁)

孔丘是孔子吗(孔丘是谁)

孔丘是孔子吗(孔丘是谁)--《论语》我读札记之三公冶长第五,共二十八章,粗略数一下孔子在此篇共品评23人,孔子也是蛮好玩的,家长里短品头论足,这是古代的《品人录》。开篇便说自己把女儿嫁给了还在监狱的公冶长,接着又把侄女嫁给了更会保身的南容。看来孔子一则礼让(让侄女嫁给更好的人),二

--《论语》我读札记之三

公冶长第五,共二十八章,粗略数一下孔子在此篇共品评23人,孔子也是蛮好玩的,家长里短品头论足,这是古代的《品人录》。开篇便说自己把女儿嫁给了还在监狱的公冶长,接着又把侄女嫁给了更会保身的南容。看来孔子一则礼让(让侄女嫁给更好的人),二则特立独行,还喜欢开玩笑。笑弟子子贡“女,器也,瑚琏也”,说他只是供敬神的玉器,做不了君子,因为君子不器也。也很幽默,“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也”,居然说不必三思而后行,两思而后行即可。哈哈!还喜欢打探细节,“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乎,乞诸其邻而与之”,连人家找别人借醋的事之端详皆尽知。由借醋想起原巴东网红县委书记陈行甲,忆其母借盐与乞盐人之事,家无盐借盐与之,事虽小,却小中见大,体现的是人的良知良行。孔子察人不仅观之细节,还有观察人之弱点以察人,“观过斯知仁矣”(前一篇)。有时也不厚道,连宰予睡个午觉,也要斥责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樯不可杇也”,呵呵。孔子有时也自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也有尴尬的时候,在陈国时,连饭都吃不饱,直呼“归于归于”。然则最可感的是“愚不可及”,以前一直以为孔子“笨得可以”,今读“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啊嘞!我才真是愚不可及!孔子也有灰心丧气的时候:遂生退隐之心,“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反正曲阜离海也不远,不如坐木排到海边转转。由此观之,孔子也偶有道家之风也!松滋南海陈亚雄语:两千年来,如只有儒家则无趣也,唯道家佛家兵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皆入之,方为大家也。李泽厚先生说:儒家与道家结合有两个方面,一则与老子,一则与庄子,如此而成儒道互补,又与秦法家互补,方成阳儒阴法、外儒内法、混杂以道。

孔丘是孔子吗(孔丘是谁)

孔丘是孔子吗(孔丘是谁)

雍也第六,共三十章,脑子有点乱,拈不出个头绪来,权且散发议论吧。以前做过行政,就是朝南坐的?出来后做乙方,甲方就是朝南坐了,原来典出“雍也可使南面”。说到从政,孔子应该说是很失败的,在鲁国没混出个名堂,又跑了80多个邦国诸侯。从行胜于言、知而学、学而行、行而用来说,他是身体力行的,但几乎没有人听他那一套。因为他想复古、想恢复周礼,是保守不是进步,时不同势亦不同也。所以内圣的花骨朵,是结不出外王的神仙果的。霸道创业,王道守成,无论王霸都难是内圣,所以他是个保守的理想主义者。“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好天真。他当然也知道,即便是做官也,不是光靠道德的,主要靠才干和能力。所以他的几个学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各因其果断明达多才多艺而可以从政。“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还是野点好,日本人大多看起来文质彬彬、恭敬有加,但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连胜文这个名字取得好,样子看起来也比较不文质彬彬,虽然也带着幅眼镜,但观感比文质彬彬的江启臣、朱立伦要好一些,以后看他造化。《论语今读》译“质”为质朴,“文”为文采,我倒以为“质”为性情,“文”为仪文礼节似为更好。宁性情中人、粗放有活力,也不要温文尔雅华而不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韩诗外传说君子有三忧:不知、不学、不行。知学行的最有趣的,是喜欢和开心,离心太远则无趣或而无成,乐之而有所得,有所得才会更乐之。这就到美学的最高层次了,谓之“悦神”(李泽厚先生说: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为审美的三个层次)。庄子说,无乐之乐是为天乐,则有点宗教意味了,需禅思方可悟。中国人大多一生悲苦辛劳,又没有上帝做为精神依托,唯有一路前行、强颜欢笑、苦中作乐,乐在人世中,所以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不枉此生。又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就是聪明的人,此处智者有两“乐”,看来聪明的人比仁德的人快乐更多一点。在此,聪明的人和仁德的人都像喝醉了酒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哈!真是快乐!宰我这个学生,想欺负老师孔子,所以提了一个刁钻刻薄的问题:“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说有人掉井里了,仁者是不是应该跳下去救。幸好孔老夫子并不呆板,说宰我你不能愚弄人!但并没有骂他!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是好学生,但也没正面回答他,就像常用的外交辞令: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又有一个学生子路,居然因为孔子和南子这个女人见了一面而很不高兴,丢脸色给老师看,急得孔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说绝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好可爱的一对师生!原本孔子的原典儒学,只追求升平小康社会的:“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里一是点明圣高于仁,仁只是精神,圣还需有功业利于民,二是说明博施于民连尧舜都做不到,所以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开万世之太平的大同世界,不在孔子的脑海中,只是后来墨家和道家掺和进来后被儒生们硬给揉进来了,到横渠张载才大声喊出来。“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本身有矛盾,中者中道也,适度也,庸者平常也,用也;日用伦常、万古常用而不废,意指普遍的妥贴行为,就是人人可以实践、可以用而且一直在实践在用的仁德,却说人们很久没有、或很少用了。中庸是儒学要义、微言大义,且待慢慢品尝。

上一篇: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的翻译(孙叔敖杀两头蛇)
下一篇: 腾空而起的意思解释(腾空而起的意思和造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