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哥哥爱新觉罗·福全是大清顺治皇帝的二儿子,福全生母出身满清开国功臣何和礼家族,按说福全母系家族出身高贵,比康熙的母系家族佟佳氏的政治地位高了不少,福全年纪也比康熙略大1岁,顺治临终时也应该考虑过福全为继承人,但是为何继位的却不是他呢?
顺治一生虽只活了24岁,但他的30多名嫔妃,生有8个儿子。老大牛钮;老二就是福全;老三玄烨即康熙;老四子是顺治宠妃董鄂氏所生,还没取名就夭折了,老五常宁,老六奇绶,老七隆禧,老八永干。这八个儿子中老大和老四都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老六和老八未成人也夭折了,因此康熙继位之后实际上只有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宁、七弟隆禧还活着。
福全是康熙的什么人(福全为什么没继承皇位)
大家肯定发现顺治皇帝叫福临,这福临和福全,怎么看都是同辈人啊,所以一些不了解清代历史的人都在疑惑,难道福全不是庶出之子吗?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没能继承皇位?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大清满族入关前后时,很多风俗文化都和汉族是不一样的,起名时对父子之间的名讳还没有讲究,后来逐步接受吸纳了汉族文化,到康熙时期,才开始像汉人一样讲究按字辈排宗谱起名了,
其实,顺治曾问7岁的福全和6岁的康熙二人将来长大有何志向。福全答:“愿为贤王。”而康熙却答:“愿效法皇阿玛。”可见福全和康熙兄弟二人的回答已经展现出了他们从小的志向,幼年康熙的这个回答,也让顺治和顺治的老妈孝庄太后十分喜爱和器重。
顺治在染天花病危时,也想着按长幼顺序把皇位传给实际的大皇子福全。但孝庄的一个反问让病榻上的顺治默然:“你已身染重疾,难道还想让大清再多一个早夭的皇帝?”而当时皇位继承人选的主要决定权也是在孝庄太后手中。
福全虽然年长,但是顺治去世时,福全才仅9岁,康熙8岁,如果福全当时已经成年,孝庄或许会考虑册立成年的福全为帝,但是福全和康熙都属于未成年,权衡之下,孝庄还是选择了身体健康、志向远大的康熙继位皇帝,而已染过天花又痊愈这一点在当时可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康熙继位有祖母孝庄太后的支持,还有顺治遗诏的加持,因此几乎没有争议,也没有皇室兄弟之间的权力争夺,所以康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重兄弟亲情的皇帝。
而最后,福全也真的成为贤王,成了康熙的左膀右臂。康熙六年,福全被封为裕亲王、议政大臣,开始辅佐康熙皇帝处理国政。康熙二十九年,福全被授予抚远大将军一职,联合恭亲王,就是五弟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伐噶尔丹,经战惨烈的乌兰布通一役,大败叛军噶尔丹。他做到了在王爷之位上安分守己,为康熙分忧,为国效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