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李瑛简介(李瑛太子)

李瑛简介(李瑛太子)

李瑛简介(李瑛太子)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在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中一直遵守着一个规矩,那就是嫡长子制。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没有生出孩子,也就是没有嫡长子。但是李亨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按照嫡长子的顺序,也应该是长子继位,是轮不到李亨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偏偏他却接了李隆基的班做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30个儿子,在这30个儿子当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太子。这又

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在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中一直遵守着一个规矩,那就是嫡长子制。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没有生出孩子,也就是没有嫡长子。但是李亨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按照嫡长子的顺序,也应该是长子继位,是轮不到李亨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偏偏他却接了李隆基的班做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30个儿子,在这30个儿子当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太子。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李隆基的长子叫李琮,出生的时间记载不详,根据推测的话,应该是在唐中宗景龙元(公元707年)年到景龙四(公元710)年之间。李琮的母亲唐玄宗后宫三妃之一的刘华妃。他是唐玄宗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皇长子。按规矩,他应该是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说他应该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偏偏没有。唐玄宗有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呢?个人觉得还是有这样的机会的。我说这有三个理由,第一,就是他的名字。这个李琮最早不叫李琮,他是改过名字的,他最早叫李嗣直。这个嗣就有继承的意思,虽然这时候唐玄宗没当上皇帝,也没有当上太子,但至少玄宗还是希望他能够继承他的家业。

李瑛简介(李瑛太子)

李瑛简介(李瑛太子)

第二个理由,唐玄宗曾经和宰相李林甫说过一段话,这段话里解释了李琮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原因。他说李琮因为骑马而被伤及面部,也就是被毁了容。当皇帝是天下之表,被毁了容五官不端正的人是不能当皇帝的。

第三个就是,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也就是李琮去世后十年的时候。唐玄宗追谥李琮为靖德太子。这也可以证明玄宗皇帝想立李琮为太子的。

虽然李琮活着的时候没有当上太子,可死了之后,不仅当上了太子,而且还被追奉为奉天皇帝。

老大没有被立为太子,可是还有老二呢,玄宗的次子叫李瑛。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到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到潞州(今山西长治)当别驾。在一次宴会的时候,无意间遇到了一位歌女。这位歌女长得比较善良,而且还能歌善舞。这让同样具有艺术细胞的李隆基一见到就比较喜爱,当时就将这名歌女纳为侧室。这个歌女就是李瑛的母亲赵氏。也就是后来的赵丽妃,也是玄宗后宫三妃之一。

李瑛在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就被立为皇太子了。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那么继承皇位的不应该是李亨而李瑛。可最终李瑛并没有当上皇帝,而且还被玄宗赐死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太子所处的位置本身就很尴尬,在君面前,他是臣子,在臣子面前他是储君。表现得太好,会被认为想要对皇帝取而代之,表现得不好,会被皇帝认为你无能。这还不算,因为当皇帝的往往不只有一个儿子。你想当下一任皇帝,别人也想当。这就会被人当成靶子。所以说,太子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高危的职业,尤其是唐朝前期的太子,那更是高危职业。唐朝前期被立为太子的,唐高祖时的李建成,唐太宗时的李承乾,包括章怀太子等,哪一个有好下场的。以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宪吓得把太子的位置让给李隆基。你以为他是心甘情愿让的吗?绝对不可能是,为什么要让呢。有一个爱搞政变的弟弟,你要是不让,他再给你来个政变。还不如让出去,自己安安心心的当个太平王爷,安享荣华富贵呢。

同样,作为唐玄宗亲手所立的皇太子,李瑛的太子之路也注定不会太过平坦的。在最初的十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到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这段时间,李瑛的太子做的还是很稳当的。开元十四年,是一个转折。这一年唐玄宗的宠爱的赵丽妃,也就是李瑛的母亲去世了。唐玄宗也开始宠幸另外一个女人武惠妃。武惠妃是女皇帝武则天侄孙女。从小被武则天养在宫中,人善于钻营,被玄宗在宫中发现之后就宠爱上了。

也许因为有女皇帝家族的基因吧,这个女人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被宠幸之后,武惠妃便开始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她先是要求玄宗封她为皇后,玄宗皇帝起初没什么表示,但架不住长时间地吹枕头风,也动了这个念头。后来玄宗皇帝把这个拿到朝堂上议论,有支持的比如李林甫,当然也有反对的。真正让唐玄宗打消念头的是一个叫潘好礼的。潘好礼是一个御史,他向玄宗劝谏有三个层次。他先是从孝道上来劝谏,他说:“《礼书》上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也说,做子女的不为父母复仇,枉为人子。陛下如今要立武氏为后,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这里说的仇,是指武则天杀害唐玄宗母亲的事。这是从孝道上劝谏。

第二层他又说:“武惠妃的堂叔武三思、叔父武延秀,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破坏伦常的大罪,被天下人所憎恨,平民婚娶尚且要加以选择考察,何况天子呢?”

这一点实际上是从武惠妃的家教上说的,你看看武惠妃家出的都是什么人,这样家庭出来的人,平民百姓都不一定要,更何况你是天子呢。

第三层他讲啊:“古代的圣人都要明确嫡庶之分。地位稳定,那么夺嫡的野心也就被压制了。如今的太子(是赵丽妃之子),并非武惠妃所生。而且武惠妃自己也生了皇子。一旦册立惠妃为后,太子必定地位不安。”

这里,他把武惠妃想要被立为皇后的最终目的给揭露出来了。指出她想当皇后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这里面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思,潘好礼没有明说,那就是如果武惠妃的儿子当太子了,武惠妃又是武则天的后人,她是不是想学武则天呢!我觉得玄宗皇帝应该是听出来这层意思了,即便没有听出来,也领会到了。

这是李瑛太子之路的第一次危机。就这么过去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武惠妃惦记上了李瑛的太子之位,她会放弃吗?当然不会,她是一计不成,另生一计。上一次她走的是曲线救国,想通过自己当皇帝为自己儿子谋求太子之位。那么这一次又会是什么招数呢?太子李瑛能否再次躲过武惠妃射来的暗箭呢?

上一篇: 蒙恬造笔(蒙恬造笔的传说)
下一篇: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300年是什么朝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