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王近山简介

王近山简介

王近山简介1969年7月的一个深夜,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并没有因夜色袭来而有一丝一毫的凉意,仍旧是烈日炎炎,酷热难忍。而在这时,南京火车站内,从郑州开往南京的列车硬座车厢内走出了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他一手拎着个破皮箱,另一只手则拿着几只还在咯咯叫的老母鸡,略微显得有些沧桑。看到此情此景,前来迎接他的

1969年7月的一个深夜,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并没有因夜色袭来而有一丝一毫的凉意,仍旧是烈日炎炎,酷热难忍。

而在这时,南京火车站内,从郑州开往南京的列车硬座车厢内走出了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他一手拎着个破皮箱,另一只手则拿着几只还在咯咯叫的老母鸡,略微显得有些沧桑。

看到此情此景,前来迎接他的将军们并不觉得天气有多炎热,反而内心一阵凄凉。

王近山简介

王近山简介

曾几何时,他们这些位居高官的人当中,还有不少是在他的指挥下驰骋沙场,如今看到老领导如此这般模样,虽有过心理准备,但还是一时无法接受。

如今旧友重逢,千言万语顿时化成倾盆大雨,彼此都是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中年男人名叫王近山,曾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原野战军(二野)第六纵队司令员,一直是刘伯承、邓小平的爱将。而像前来火车站迎接他的人当中,肖永银、尤太忠二人都是他原来在六纵的老部下、好兄弟。

此次前往南京,王近山逐渐被重新启用(此前因为离婚问题受罚),在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直到1978年胃癌病逝,他也仍旧在这个职位上。但按照军区副参谋长的规格操办其后事,很显然是委屈他了,那邓小平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们将时针拨回到1915年10月。

此时王近山出生于湖北黄安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那时候家庭条件差,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背景也的确混乱,所以他8岁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以此来维持生计。

不过和绝大多数共产党员一样,虽然大家出身贫寒,但是大家都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有一颗红色的心,决意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王近山在不到15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工农红军,然后跟随部队一路转战。最早的时候他担任了红四军第10师的排长,但一个小小的排长却不是他的终点。

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王近山颇有一股凶悍劲,每次上了战场他都冲得比谁都快,而且打仗不要命。

根据战友的回忆:当初他和国军死磕,打到上头之时,他居然抱着一个高个子的国军头领一同跳下悬崖。如此同归于尽的打法,让敌人都目瞪口呆。

但庆幸的是,对方个子高,所以摔死了,而他的个子比较小,所以活了下来。正因为有这件事情,所以王近山就有了“王疯子”的名号。

由于他打仗勇敢、果决,所以地位也随着战功水涨船高,年纪轻轻便担任了28团团长。别看他长得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但之后在与刘湘的对战中,他更是在枪林弹雨中不要命地往前冲。

当时上级甚至安排了6、7个警卫员跟着他,就是为了在战斗时拉住他,有的时候还需要几个人将他压在身下。但这位悍勇的将军又急、又火就是冲动,有时候“疯”起来还咬队友,继续冲上去与敌人厮杀。

虽然在那场战斗中,28团几乎全军覆没,但上级看到了这位年轻团长的能力,也为他后来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客观地说,从一个排长升级到团长是无比艰难的过程,但是当一个团长领悟了战场的法则,那么接下来只要不出意外,他有很大的概率会成为名将。

王近山就是这样的人,他很快就抓住了机会打响了山城堡战役,这场战斗发生于1936年10月,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但他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成功取得了胜利,创造了三大主力会师之后的第一场大胜。

而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改变,从原先的红军与国军的对战,变成了反抗日军的民族救亡运动。虽然当时八路军的处境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王近山却又一次打出了自己的传奇时刻。

在抗日战争的早期,他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剿战斗。

尤其是1937年,他奉刘伯承的命令,在娘子关地区伏击日军——以5个连的兵力埋伏日军,干净利落地消灭了日军20师团辎重部队300余人,当时这场战斗连缴获的战利品都搬了一天一夜。

而且更加神奇的是,他在同一个据点再一次伏击日军,再一次消灭日军100余人,打破了战场上的伏击地点不可重复的“法则”。

不过,这些还只是前面的铺垫,因为接下来王近山将会迎来真正的巅峰——事情发生于1943年10月,王近山在刘邓首长的命令下,率领386旅的16团从太行山回师保卫延安。

本来这是一场急行军,并没有安排他具体的作战任务,但是对战争天生敏感的他发现了一个叫韩略村的地方,他认为此处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而且此处常有日军经过。

于是居然大胆地改变命令,决定在这里守株待兔,偷袭一波再赶路。

——他的战争敏锐度简直超神,在上午八点左右,他居然真的等到了一支日军部队,来者一共有3辆小汽车和13辆卡车。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毫无防备的日军遭到了地雷和炸弹的轰击,紧接着又被轻重火力的围攻。日军虽然想要反抗,但没奈何此处的据点过于险要,所以都看不清楚我军在何处就已经被击溃。

经过三个小时的厮杀,180名敌人全部被消灭。

本来大家以为只是“顺手牵羊”,但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王近山收获了一份文件。原来这是一份岗村宁次的文件,其中提到的这支部队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家军官观战团。

这下所有人既懵圈又无比激动,因为在文件上显示此次被消灭的人员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一名联队长以及120名日本军官和60名士兵。

要知道当时我党对日作战没有任何一场战斗有如此夸张,但王近山仅仅只是一次顺手牵羊就做到了,这战果如何不让人惊讶......

当他赶回据点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为这位拼命三郎的战绩而惊呼,刘邓两位首长更是直接提拔他为第4旅旅长。

总之,在整个抗战期间,王近山都是我党的传奇人物,他的战功无人不晓,他的强悍也让国民党都敬畏不已。

随着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抗战很快结束了,但和平并没有到来。

当时国民党挑起的内战接踵而至,面对着空前的危局,我党曾经一度陷入到巨大的压力之中,毕竟是400多万对100多万,优势的确在蒋介石一方。

——例如在1946年8月时,蒋介石就调动了14个整编师共38万人围攻我晋冀鲁豫解放区。

当时我方4个纵队只有5万多人,面对敌人的团团围攻,刘、邓两位首长都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但众所周知,我军并不乏精干指战员。刘、邓两位领导人在总结了当前的战局,和各路情报对于国民党指挥官的分析后,做出了大胆决策,那便是冒着被敌人围攻的危险干掉整第3师。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很悬,认为此战过于冒险。但两位首长都非常坚持,并且向各纵队咨询意见,此时王近山站了出来。

他对所有的纵队司令和两位首长说:“我们纵队打!而且我立下军令状,打得只剩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哪怕整个纵队打光了,我也对得起党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

面对王近山的慷慨陈词,所有人都有了自信,于是这场大胆的冒险计划,就在王近山的敢死行动之下进行了——9月5日晚上,王近山所率领的6纵队总攻大洋湖,这场王近山一生中最惨烈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当时国民党的整第3师反抗非常强烈,六纵队几乎是拿人命来堆,硬生生撕破了一个口子,将敌方的59团团部及残敌压缩在一个坚固的院落中。

6个团负责围攻,但每个团的兵员几乎都不满500人,有的甚至只剩下百余人。

即使王近山占据战斗的主动权,但敌人的反抗让他仅剩的部队也陷入到了精疲力竭中,眼看着战斗有可能要被反扑,于是他命令机关干部和后勤人员也跟着他一起上。

就是在这拼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王近山终于还是赢了。6纵队攻破了敌人最后的封锁,整第3师全军覆没,师长被活捉。

在战后统计的时候,王近山的部队伤亡十分严重,居然出现了整建制的阵亡现象。但是在遍地的尸海中,这位勇猛无畏的将军,依旧高高举起我军的旗帜,大声呐喊着战斗的胜利。

那一刻,充分彰显出我军的战斗意志,让敌人看到人数其实并不是战场的决定优势,同时也让王近山的“猛将”形象被永远地烙印在了历史的篇章中。

在之后的战斗中,第六纵队获得了最善攻坚之美名,刘伯承更是评价:在襄阳大战中,王近山指挥的第六纵队起到了主导作用。

有着如此传奇的功绩,在胜利以后,王近山迎来了自己的荣誉时刻。

——他在1949年被任命为第三兵团副司令员,之后又被任命为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在1950年时,更是担任了川东军区司令员。

不过这位将军却并没有迎来安逸的生活,因为随后又是朝鲜战争爆发。

作为赫赫有名的攻坚之将,在1951年的时候,他担任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5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

这虽然是王近山的最后一次参战,但他依旧如往常一样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作战能力,在上甘岭战斗中打的美军一度怀疑人生,创造了联合国军投入6万余人,损失25000余人的战绩。

等到回国以后,他迎来了1955年的授衔仪式,在这场授衔仪式中,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党和人民给了他戎马倥偬的人生一个标准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王近山的人生履历中,有不少桥段被亮剑所借用,化成了李云龙这位传奇人物。所以不少人认为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将军,由此看出王近山的魅力有多大。

因为在战场上功勋卓越,王近山也同样受到中央重用,先后出任过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要职,直到1964年被撤职安排到河南省西华县的农场,担任这里的副厂长。

当时的王近山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是依旧不卑不亢,老老实实地干好本分工作。

虽然他的腿受过很重的伤,脖子还留有弹片,可还一直坚持准时上班,准时到地里干活,并没有因为和曾经的辉煌有太多落差而有所抱怨。

后来老将军慢慢适应了农场生活,但有时候想起过往,他依旧还会泪流满面。

当时农村经常播放上甘岭的电影,每每看到里面的战斗场景,老将军总是对小年轻们说,电影只是拍出了1/10,我们战斗的时候要比这更加惨烈......

此时王近山脖子里的弹片还在隐隐作痛,大腿上的伤更是让他无法好好坐着。看着眼前的小年轻,回想战场上阵亡的同胞们,这个让所有人不敢冒犯的猛将,顿时哭得跟个小孩子一般。

回看老将军的人生,他的身上的确有着李云龙一般的魅力,打仗从来不怕死,而且每次都能创造奇迹。

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这位将军的战功,他的荣誉也永远不会褪色,他或许身上的确有一些瑕疵,但绝对是一名正直的军人。

王近山的遭遇,老战友许世友都看在眼里。在九大前夕,一向敢说敢干,但又深受毛主席器重的他,借会见毛主席的时候对其说道:“主席,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会打仗,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毛主席询问道:“是谁呢?”许世友说出了“王近山”的名字。听到这后,毛主席微微一笑,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行啊,请恩来同志处理一下,不过你们谁要他?”许世友大喜过望,答道:我要。

就这样,王近山复出了。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王近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哽咽地说道:“党中央毛主席没忘记我王疯子啊!”

之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王近山从河南来到南京。

——按照许世友的安排,他先是在苏北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一段时间,随后来到南京军区工作,于1970年8月被任命到南京军区常务副参谋长。

不过老将军虽然回来了,并且打算着手大干一场,但他的身体却已经无法恢复原样了。长年累月的战争本就在他身上留下隐患,如今年迈后身体逐渐不堪重负。

1978年5月10日,与癌症顽强斗争了4年光阴后,这位固执但又真诚的老将终于告别了个人荣辱、是非恩怨于南京去世,享年63岁。

值得一提的是,身心俱疲的王近山在弥留之际,仍旧没有忘记国家、战事,当时的他已经被病魔折磨到神智不清,但仍旧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小儿子则回答说:“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听到这个回复后,老将军很是宽慰,之后回复道:“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而听到王近山病逝的消息后,他的老首长邓小平特意安排下属:他的后事一定要好好办,悼词一定要让我亲自过目。

相信此时的邓小平内心也是无比伤感,这位老下属和他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没想到就这样去了。

或许邓小平再一次回忆起了当年王疯子打的山城堡战役,想起当年他偷腥端掉的日本军官团,当然,还有让他一直无法忘怀的刘邓大军进攻整第3师,当时王近山的军令状依旧如在眼前一般。

此时的他也不由得感慨:也许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邓小平的评价妙到好处,我们旁人也许只看到了打仗不要命的王疯子,但是谁又能明白,那是一种革命的精神,是属于英雄主义的浪漫......

后来怀着无限的感慨,大家开始着手为这位老将安排后事,只是有一个问题却显得十分棘手。毕竟王近山英雄出少年,20岁便当上师长,曾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最终职务(军区副参谋长)却与这不太相配。

因此在筹备追悼会时,南京军区司令聂凤智不知如何是好,立即上报给中央,觉得应该提高职务。而邓小平获悉后,在悲痛之余,指示南京军区:“人已死了,不能下命令搞个名堂,就叫顾问吧。”

所以,最终将其职务“副参谋长”删除,添上了“顾问”二字,以“军区顾问”这四字为老将军的一生画上句号,当然,其葬礼的规格与抚恤,也是以大军区正职领导的待遇来办理。

5月17日,国家为王近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追悼会。

当时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李德生等老友都前来为其送上花圈,追悼会规模原定500人,但前来追忆的却超出一半,足以见到老将军的人格魅力。

上一篇: 杨露禅生平简介(杨露禅鸟不飞)
下一篇: 刘舜祺(刘舜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