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banananana老师讲义整理,参考陈晓兰老师班课堂笔记、王树民先生《史部要籍解题》。概说古代典籍一、名词1、“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字符号:记录内容:知识外在形式:载体生产方式:手写、影印等本质:物化的精神状态2、“典籍”3、“图书”《文献通考经籍考总叙》: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也,求其义也。九州岛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岛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4、古代的三种“书”:作为文字的“书”(writing)作为档案的“书”或“典籍”(documents)作为著作的“书”或“典籍”(book,text)二、典籍初兴的文化背景《文史通义史释》:盖自官师治教分。三、小结:严格意义上的“图书”或“典籍”1、所用材质多为竹、木、帛、纸等易损材料(区别与铭文)2、形式上必须是编连成册的古书的装帧形式的演变:简策、卷轴、龙鳞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3、内容:内容与政务、商务及日常生活之俗务等无直接关系(区别与文书、档案、票据)。
4、目的:传播知识具有“突破性”、“轴心时代”产物四、典籍的聚散与历代著作统计五、中国古籍的分类1、古籍分类的主要思想:第一,类别能适应书籍;第二,分类依据于“义”;第三,有“别出”与“互见”;第四,类名应有明显特出的意义;第五,分类力求精密。2、古代图书分类法的演变:从《七略》向四部流变A、《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C、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六、典籍与文化的传承经部要籍与经学流变一、概说经典1、“经”的本义D、群书之用文言者,亦称之为经。2、经与孔子密不可分3、经是政府法定的典籍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4、经是道德准则,为教学之先、人文之首《孝经》二、经典刊刻1、刊刻石经A、熹平石经(汉一字石经)B、正始石经(魏三字石经)C、开成石经(太和石经、唐国子学石经)D、广政石经(后蜀石经)E、嘉祐石经(北宋国子监石经、二体石经)F、南宋绍兴御书石经G、乾隆石经(清国子监石经)考证石经之作:顾炎武《石经考》、万斯同《万氏石经考》、朱彝尊《经义考》、张国淦《历代石经考》、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2、五代始印儒家经典三、经部文献的构成1、原典文献:A、六经。
B、五经。《宋书乐志》:“秦焚典籍,《乐经》用亡。”C、七经。东汉《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D、九经。唐代《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E、十二经。唐文宗:九经+《论语》《孝经》《尔雅》F、十三经。宋代:+《孟子》(《直斋》首出“语孟”目录)H、二十一经。《礼》益以《大戴礼》《春秋》益以《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经》、《周髀算经》以益之四、注释文献11、集解。12、义疏。13、正义。五、十三经注疏南宋时,合唐之“九经正义”及邢昺、孙奭所作义疏为一书,成《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号称善本。《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六、十三经清人注疏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孙诒让《周礼正义》胡培翚《仪礼正义》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刘文淇等《左传旧疏考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陈立《公羊义疏》刘宝楠《论语正义》皮锡瑞《孝经郑注疏》焦循《孟子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邵晋涵《尔雅正义》七、经学的派别及其流变《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儒者沿波,学凡六变。
汉:诂训相传,篇章字句,恪守所闻。魏晋: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北宋: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明:随意空疏清:汉学(四库馆偏汉学)周易一、书名含义1、孔颖达《论易之三名》: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3、《论三代易名》:《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三易”:连山、归藏、周易1、河图、洛书《书传》: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易大传》所谓“河出图”是也。《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单行《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三、《周易》“经”及其写作年代:西周时期四、“七种十翼”及其写作年代1、《彖传》:战国南方《象传》:战国中晚期《文言》:战国晚期《系辞》与“观象制器”:战国晚期2、经、传合编之年代:郑玄合《彖》、《象》于经3、马王堆帛书《周易》魏晋三玄:《易》《老子》《庄子》五、“易学”及其流派:象数与义理六、读《易》的方法尚书一、书名1、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3、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二、伏生传经1、《史记儒林列传》: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2、伏书的篇数:283、西汉《尚书》三家: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4、官学:伏生28+伪《泰誓》三、西汉出现的《古文尚书》1、孔安国家传本:多十余篇2、中古文:刘向以之校三家经文3、汉成帝时张霸献两百篇:《书序》从此流传4、鲁恭王坏孔子宅,孔安国献上5、河间献王本四、东晋伪孔氏《古文尚书》:梅赜五、小结:尚书的流传1、秦禁《诗》、《书》、百家语,及项羽焚烧秦宫室,书籍亡佚太半,秦季博士所整理的百篇《尚书》不尽传于世。
汉初除挟书令,得伏生壁藏书29篇。2、汉武帝时,孔安国传《古文尚书》四十六卷,经孔安国用今文读后,献给政府,藏在秘府;其中除与伏书相同的二十九卷外,独多16卷。但多出的十六卷,无人传习,并无师说。马融、郑玄的注解都只有二十九卷。3、西晋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和古文《尚书》均亡佚。4、东晋初,梅赜献《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58篇。其中多出的25篇,后世称为“晚书”,来历不明,不足为信。至此,《尚书》又发生真伪问题。5、孔颖达等作《尚书正义》,因见伪孔传遍注五十八篇,而采用伪孔传,以至真伪颠倒。6、唐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隶古定”为唐代通行的真书。六、《书序》时代及作者1、孔子2、周秦间经师3、齐鲁儒生附会七、《尚书》的真伪八、小结:宋代以来学者对伪孔传的怀疑1、“伪孔传”的伪点及判定标准A、伪点:传授无稽;篇数、篇目不合;文句、文体与今文《尚书》不类;“晚书”文字与先秦两汉古籍所引《书》语有异;“晚书”之历法、地理等与史实不合。B、判定标准:第一,凡孔壁《古文尚书》所无的篇目,皆伪; 第二,古籍引《书》,明言出自某篇,其文词虽见《孔传》经文,而篇名不符者,皆伪; 第三,经文未见汉人称引诸篇皆伪。
如“晚书”二十五篇《史记》无一称引。 第四,与周秦古籍与汉人所引经文不同诸篇皆伪,如《大誓》。 第五,与汉代今、古文不同诸篇,皆伪。 第六,内容、文词不合诸篇,皆伪。 A、朱熹:尝疑今《孔传》并序,皆不类西京文学气象,未必真安国所作B、梅鷟:降及东晋,有高士曰皇甫谧者 3、“伪孔传”之经传来源及其价值 A、文献学史上的价值 B、经学史、思想史上的价值 九、现代学者的《尚书》研究 1、古文字学(王国维、于省吾《双剑誃尚书新证》) 2、古文法 3、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等研究(竺可桢) 4、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一、分类原则:配乐、内容1、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 160 2、雅:正声雅乐 小雅 74 大雅 31 3、颂:宗庙祭祀 二、时间:西周初期~春秋中期(BC11世纪~BC6世纪) 三、来源途径:采诗说 献诗说 四、成书: 1、孔子删诗说 2、唐代之后开始怀疑 孔子可能作过正乐、整理的工作; 各国的乐官应该在诗的编订中起过 很大的作用。 五、流传 1、诗经四家 今文:鲁齐韩(汉代立于博士) 古文:毛诗 2、毛诗三礼 一、周礼 1、书名 A、《汉书艺文志》:《周官》经六篇。 2、来历:A、河间献王所献(《汉书景十三王传》) B、李氏所献。
“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时有李氏上《周官》五篇,失《冬官》一篇” D、出于山岩壁屋。3、真伪问题 B、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故歆之伪学,此书为首。4、作者及时代 A、郑玄: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礼,谓之《周礼》。 B、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为先秦古书似无可疑。 C、陈汲:周家法令政事所聚……后之作者纂其典章法度而成一代之书。 D、一般认为战国成书,刘歆整理校勘 5、内容及史料价值 A、分类:天地春夏秋冬 B、史料价值二、仪礼 1、书名:原名 《仪礼》2、作者与时代 A、周公姬旦 孔子 孔子逐渐整理而成 B、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3、传授及其篇次 A、篇次:郑玄所采刘向《别录》次序 4、清人注疏胡培翚《仪礼正义》:补注、申注、附注、订注 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丧例……张惠言《仪礼图》 三、礼记(附《大戴礼记》) 1、“礼记”释名: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来源 A、《隋书经籍志》: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 B、部分篇章作者及来源 孔颖达:《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 朱熹: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3、附:大戴礼记 《春秋》及“三传” 一、《左传》 1、历史:成于战国(古文) 汉代民间传授 2、解说方式:说明书法 事实补充 订正错误 二、《公羊》、《谷梁》1、《公羊》 今文经 子夏——〉公羊高——〉公羊寿 景帝时整理成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