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建文史籍的编撰明代历史上,建文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以皇太孙身份即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刚刚御极四载,便被叔父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取代。得位不正的朱棣想抹去建文朝史事,革除建文年号,不纂建文实录,造成了这一段史事的歪曲与空白。从明代中期开始,私家建文朝史籍的编纂已经成为了明代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言——编纂源起公元1402年,明燕王朱棣率领“靖难军”攻破南京城,夺取了侄儿建文皇帝的江山。由于得位不正,再加上众多的建文朝臣忠于旧主,不肯附从新朝,致使朱棣采取了残酷的杀戮手段来巩固统治。方孝孺被杀戮“十族”,株连门生故友;景清则遭到瓜蔓抄杀,攀延乡里百姓。朱棣继位,又发布诏令,革除建文年号,改建文元年为洪武三十一年,并将此信息传布藩国。[1]在帝王的淫威下,血腥的氛围中,无人敢言“靖难”之事,建文朝史事则更是被“千钩百索,只字不留”,当时的“文学柄用之臣”为了附和新主朱棣,又“自饰其非”,“为史,肆以丑言诋之。”结果,不仅致使建文朝四年间“政令阙而不传”,而且造成了这段历史记述的严重失实。然而,****君主的刑刀法剑却无法将历史事实斩断,建文朝史事的歪曲与空白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宣德、正统以来,明人的许多诗歌中就寄托了他们重写建文史的愿望。
宣德间大学士杨士奇路过沛县,作诗悼念埋葬在那里的建文朝死事大臣颜伯玮,诗云:“千载河山遗县在,一门忠义史官知”;成化间泰和人伊直在黄观赞中写道:“孰记其事而匿其文,其文则匿其名则声”;正德时,浦田人彭韶还做有“哀江南”一诗,叙述“靖难之役”中建文诸臣“鼎镬甘如蜜”的死难事迹,诗中提到:“后来奸佞儒,巧言自粉饰。扣头乞余生,无乃非直笔”,直接表达了他对永乐朝史臣歪曲史实,编造方孝孺叩头乞哀一事的义愤。不仅是诗记》中也留下了有关建文朝的史迹。还有一些有识之士不顾杀身之祸,撰写并保存了建文朝臣的史料。宣德中,建文死事大臣卓敬的门人黄翰光便编录了卓敬的年谱《卓忠贞年谱》。方孝孺的门人将他的文集私录成《侯城集》行世,仅此集就有天顺七年(1463)临海赵洪辑本,成化十六年(1480)太平谢铎辑本和正德十五年(1520)苏州顾璘辑本。览《千顷堂书目》文集类,我们发现许多建文朝臣的文集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难怪距离建文朝二百多年后,张朝瑞于万历年间编着《忠节录》时说:“逊志死节事至今二百年,人皆历历能言之”。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政策的宽松,人们开始尝试着触及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建文史事。弘治初年,礼部尚书杨守陈就大胆上奏:“靖难后不记建文君事,使其数年内朝廷政事及当时忠于所事者皆湮没无传”,又说:“即今采录,尚可备国史之缺”,提出了改正建文史的建议,可惜这道奏章因杨守陈病死没有上达。
此后,南京人陈镐和福建人宋端仪又进行了撰写建文史的尝试,但均因故未果。到了正德中期,临江新淦人张芹才继宋端仪的《立闲斋录》,终于写成了明代第一部完整的建文史籍——建文朝人物传记《备遗录》一卷,记载建文殉节诸臣,目录列出四十六人,其中有事实者二十人,无事实者二十六人。继此之后,续作纷出,新着叠现,其势如潮。促使人们编纂建文史籍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国史(即实录)的失实,张萱认为“惟史失其职,故稗官虞初售其欺尔”所以“今记建文事无虑数十家”[10],钱谦益亦言:“大抵革除事迹,既无实录可考,而野史真赝错出,莫可辩证。”[11]这与国史不彰,野史大盛的原因同出一辙,此处不再赘言。一是彰明忠义的心理使然。在“靖难之役”中,建文朝臣民死难之多,死难之惨烈震动人心,张燧在“革除死难之多”一条中记载说:“我国朝革除,虽南北交兵,原叔侄相代,乃当时死难不屈之臣,上自宰辅,下逮儒绅不具论,而深山穷谷中往往有佣贩自活、禅寂自居者。异哉!此亘古所无也。”[]这种人重名节,士惜廉耻的忠义事迹不仅感动着明代的史学家,也反过来促使他们挥笔汗青之端来表彰忠义。一是怀旧心理的使然,陶懋炳先生《李贽史论新探》的一段话颇能说明其中的因由,他认为明成祖以下诸帝都是成祖子孙,但是明后期国是日非,士大夫失望之余,同情怀念“靖难之役”中的失败者建文帝。
于是关于建文帝的种种野史杂说纷至沓来,不迳而走。[13]一是政策日益宽松的结果。实际上,明代官方对建文君臣的态度一直处于缓和之中。永乐皇帝死后,即位伊始的明仁宗便立即释放了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和各功臣家为奴的建文家属,给还田土,宥为平民,而且明白地告诉群臣说方孝孺辈皆忠臣,于是“天下始敢称诸死义者为忠臣”[14]。天顺初,英宗复辟,又释放了被囚系五十余年的建文帝之子文圭。在这种宽松的的气氛下,弘治初年,杨守陈开始提出应补撰建文朝国史的愿望。此后,又不断有人为改正建文朝史事上疏,这些都促进了建文史籍的编纂。关于明代建文史籍的数目,无人做过具体的统计,《明史艺文志》史部杂史类着录了二十种作者姓名**的建文史籍,其中杂史类十四种,传记类六种;清人陈田编辑的《明诗记事》乙签中提到了四十一种。[15]若除去其等五部综合性的历史着述,单记建文朝事的史籍也有三十六部;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中,建文史籍则多达五十九种,当然,这个数字远远不能囊括明代所有的建文史籍,但数目已相当可观。明代建文史籍的编纂可分为正德至嘉靖时期、万历时期、万历以后三个时期来叙述。正德至嘉靖时期的建文史籍。从正德中到嘉靖末,流传较广的建文史籍有张芹的《备遗录》、何孟春《续备遗录》、姜清《姜氏秘史》、郁袤《革朝遗忠录》、黄佐《革除遗事》、大岳山人《建文备遗录》(又称《建文事迹》)、符验的《革除遗事》、许相卿《革朝志》、郑晓《逊国记》等多种。
人物传记是史书最基的本形式,最早的建文史籍,如正德时期张芹的《备遗录》、何孟春《续备遗录》等都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编着的,但很快就发展为编年、纪传和人物传记各类体裁并存,如姜清《姜氏秘史》为编年体,符验《革除遗事》、许相卿《革朝志》为纪传体。这一时期的史籍多以“备遗”、“革除”、“革朝”命名,表明永乐靖难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建文朝还没有合法地位,史家们的笔触尚未能放开。但是这一时期的建文史籍已经以保存史实为基本特征,和一些笔记小说中出于猎奇的记载目的截然不同,这表明史家们已经走上了客观描述建文朝历史的道路。然而,这些史籍的编撰一般比较粗疏,后成之书依照前书,采择不广,缺乏考订,而且有很强的因袭性,一开始都是一种续作的形式。如何孟春《续遗录》三书取舍而成,《建文皇帝备遗录》为割裂《备遗录》诸书传记资料缀合而成。[16]黄佐《革除遗事》又“本甫田宋公端仪《革除录》、清江张君芹《备遗录》,旁采诸家传记增之。”[17]其中记载的建文忠臣只有33人,另有外传记载建文降臣25人。符验的《革除遗事》又“因嘉兴郁衮之书而修辑之”[18];二万历时期建文史籍的特点万历年间,建文朝史籍的编撰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从万历初年到万历末年,朱睦的《革除逸事》、汪宗伊的《表忠录》、屠方叔的《建文朝野汇编》、许有毂《忠义存褒什》、张朝瑞《忠节录》、焦竑《逊国忠节录》、朱鹭《建文书法拟》[19]等史籍不断推出。
史家中既有朝廷官员(如张朝瑞为鸿胪寺官、屠方叔为御使。)又有草野布衣(如许有毂、朱鹭均未仕进),既有明代宗室(朱睦 周王橚五世孙),又有专职史臣(如焦竑曾官翰林院修撰),出现形成了朝野史家积极撰写建文史的状况。与前朝相比,万历朝建文史籍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万 历年间撰写的建文史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褒扬忠义的性质增强。万历年间的建文史籍的 编纂和前朝一样,遵循两个方向:一是建文四年的史事汇编,一是建文人物传记的编写。但 是和前朝相比,万历时期建文史籍褒扬忠义的目地更加明显,出现了《表忠录》、《忠节录》、 《忠义存褒什》、《逊国忠节录》等一批专门表彰忠孝气节的史籍,而象《建文朝野汇编》、《建 文书法拟》一类综合性的史籍中(指不单有列传的史籍),收载的人物也都是义不仕二君的忠 臣义士,改变了以往建文朝史着中建文忠臣和靖难功臣并书的现象。(如嘉靖时的建文朝史籍, 许相卿《革朝志》、黄佐《革除遗事》均有“外传”一类,为建文降臣和靖难功臣的传记。) 以“忠义”、“忠节”为名的人物传记。(二) 征引博洽。博采是万历朝建文史籍的一大特 点。张朝瑞的《忠节录》参阅了十七家建文史籍,涉猎了各类方志和笔记中的有关内容。
屠 方叔的《建文朝野汇编》和朱鹭的《建文书法拟》征引更为丰富。屠方叔撰写史书时广涉各 类史料和史迹,“凡国家之掌故,郡县之记牒,以及山经地志,崖镌冢刻之属”[20]无不留 意,引书和其他资料达134 种。《建文书法拟》也体现了“博收”这一特色,其“征引书目” 一篇中开列的引用资料达64 种,它的“附编”中还不次收入了各朝与建文史事有关的诗、论、 叙、赞、铭、跋等内容近百余条。它们征引的广博是前朝的建文史籍无法相比的。但是一味 的博采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如《建文朝野汇编》中采入明宣宗为建文帝之子的传言,显得 荒诞不经。(三)体例趋向严密,编次清晰完整。万历朝建文史籍的体例和编次一般较为严密 清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屠方叔《建文朝野汇编》和朱鹭《建文书法拟》。《建文朝野汇编》 共二十卷,包括“逊国编年”六卷,“报国列传”十二卷,“建文传疑”一卷和“建文定论” 一卷。“逊国编年”编年叙述史事,“凡朝政日系月,月系岁,令次第可考”[21],“报国 列传”按照官署、职务等分类,为建文诸臣树传;“建文传疑”叙述的是“闻见相沿”,而 “是非真伪复相半者”的建文皇帝逊国为僧的事迹;建文定论“汇编了历朝奏请褒扬建文忠 臣的章奏。
各部分合在一起,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记传体建文朝史。《建文书法拟》则:“事系 月,月系年;而其记事,纲提目,目承纲”[22],按“纲目体”史书进行史事编排。前有“建 文皇帝年表”表列建文朝四年大事;又列“忠臣谱”一篇,按职官、部属等类列出287 标明死因和去向(如弃官去、遁去等)。“表”、“谱”之后,分“前编”、“正编”则毫不隐讳地标注为“建文本纪”,叙述建文一朝事。在编次上,以黑体大字标出事件主旨为纲, 其下以小字注明原委,所涉人名和论赞标题皆以空心字体书书,这种写法使一朝史事纲目清 晰,沥沥可辩,体例的缜密程度超过了以往的建文朝史籍。(四)注重考证,记载求实。明代 史家初始迫于文禁,不敢编写建文朝史书,后来禁令稍解,撰述日夥。人们从同情建文帝的 角度出发,将“建文出亡”的传说随意夸大,“假髡缁遁去”,归自滇南,寿终大内的记载 纷出,竟成聚讼之局,纠结不休。万历朝的建文史籍对这些传奇有不同程度的考辩,如朱睦 《革除逸史》在序言中,《建文书法拟》在“正编下”都辩明正统年间被送到朝中的滇南老僧不是建文帝;《忠节录》中更是从年龄不符和当时的目击者“三杨”(杨溥、杨荣、杨士奇) 三个重要朝臣不可能不置一词两方面来考辩,《四库全书总目》中称其“其考证最为明 确”[23]。
《忠节录》中还有“考误”一卷,列出考证十五条,对以往史籍、志书、笔记中的 讹误加以辨析。“求实”是这一时期建文史籍普遍追求的目标。屠方叔编写《建文朝野汇编》 时“或检一事而反覆他篇,或覆一人而流连竟帜;或重复以证其迹不同,或互见以求其理之 近”[24],对采入的每一条史料都注明了出处。《建文书法拟》也受到了当时着名史家焦竑的 称赞,认为“博收约出,宽严得衷,比较往牒,殆无遗憾。”[25]为了使记述更加客观,这 两部史籍还采引了《南京帖黄册》、《勘合底薄》、《锦衣卫监薄》、《鄱阳军册》、《教坊司记录 文薄》、《南京吏部卷》等故牍档案资料。《忠节录》亦注重求实,从各类“革除记事”中“酌 其近实者汇为一编,有的无证据者削之。”[26]《忠义存褒什》也力求人物各有出处,叙事 按《吾学编》、《逊国臣记》节要收入,对于不能确定的,则“参诸家实录,不敢漫言”[27]。 注重求实和考证的严肃撰史态度是万历时期建文史籍质量较高的一大重要原因。另外,万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