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已久的竹简《竹书纪年》,内容震惊史学界,颠覆现代人的观念,价值取向完全颠覆《史记》记载,难道说我们从小所学的历史,大部分都是被篡改过的?如若不是这样,《竹书纪年》为何会被历代统治者列为禁书?----引子
大家好,我是安琪。话说西晋初年,河南省汲郡出现了一个大盗墓贼叫做不准,有一天不准无意中发现一座规模很大的墓,做了精心准备后,一个夜晚,不准带着家伙就打开了墓穴门,但令人失望的是,墓中并没有太多金银财宝,都是成片成捆的竹片,虽然很失望,但失望之余,他并不甘心,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感觉值钱的文物全部盗走了,随手就将那些没用的竹片扔在了墓里。可是不准做梦也没想到,他这一扔,扔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不准走后的第二天,附近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就赶紧报官。但是几个官员来了一看,地上都是大小一样的竹片,竹片上面有字,字迹整齐,数量巨大,官员们也不敢自作主张,就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十车运往省部,直到层层上报到朝廷。由于当时晋武帝正在攻打吴国,这批竹简朝廷也没空整理,就一直封存着。三年后,西晋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皇帝下令整理这批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这一整理才知道,原来竹简中有一部创作于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而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就是《竹书纪年》,也被称之为古代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
竹书纪年“新发现”
了解了《竹书纪年》的由来后,大家关心的话题来了,《竹书纪年》到底存在哪些具体情节方面颠覆了传统历史书籍所记述的内容?安琪举一个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文丁杀季历”这一著名桥段,对于这桩波谲云诡的历史疑案,《竹书纪年》和《史记》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史记·殷本纪》对商王的第28位国君武乙进行了严厉批判,斥责其“无道”,说他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之为“天神”,并且与这个“木偶人”打斗,命人拉动着带木偶人动起来和自己对打,结果由于“木偶”没有打过武乙,武乙就羞辱他这个木偶。身为国王,整天搞这种愚昧荒唐把戏,这种行为十分可笑。
虽然对商王武乙的评价不怎么样,但是对周氏族的领袖周王古公亶父的评价还是颇高,《史记·周本纪》中评价亶父是周朝奠基者,他极具仁爱之心,能够为了百姓舍弃小我。史记中为了证明这一点,还特意举了一个戎狄进犯、亶父南迁的故事。话说当年亶父刚刚建立周政权不久,百姓生活还算安居乐业,但这时北方的戎狄人时长来犯,亶父一次又一次地让百姓舍弃财产,奋起反抗,但是戎狄人毕竟是北方少数民族,骁勇善战,性格彪悍,几番下来,亶父部落损失惨重,亶父看着破败的部落心里那叫不是一个滋味,于是有了禅让的想法,但是回头想想,这种做法似乎也不能解决百姓被戎狄人侵扰的事实,于是亶父决定带领愿意追随他的族人迁徙到岐山附近生存。
随后大队长们前往岐山,他们在这里重新建设起了家园,将家园的安保加固了一层又一层,所以再也没有遭受过外族的袭扰。至此之后周部落开始走向繁荣,渐渐就有了后来的周朝。记载中,亶父一生子薄,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太伯、二儿子叫虞仲、三儿子就是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季历。中国古代的帝王传位有个规矩,要么立长子,要么立嫡子。按理说作为三儿子的季历根本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帝王。但是季历就跟雍正一样,有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周文王姬昌。话说姬昌小时候聪颖过人,几乎就是人见人爱,别提爷爷亶父多喜欢这个孩子了。甚至直接对着一众子孙就说,咱们家族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就指望姬昌了。
这样的话让一众子孙面面相觑,这是准备让季历一脉做继承人的节奏了。另外两兄弟太伯、虞仲就坐不住了,随后就以各种原因为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部族迁到了南方。长子和次子都相继去了南方,这也是正中了老父亲亶父的下怀,亶父顺水推舟,让三儿子季历继承了大统。史记中关于季历的记载到此似乎也告一段落,最关键的是司马迁对季历的死却是只字未提。但是反观《竹书纪年》中对季历的死记载的却是非常得详细,而且颠覆了众人原有的认知。长按下方点赞,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安琪的节目,我们继续聊《竹书纪年》最神奇的部分!《竹书纪年》这样写:“执王季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郁尼之情,辞以作歌,其传久矣。”
其实季历与商朝的第29任国君文丁的梁子,在文丁老父亲武丁时候就结下了。商王武乙在位期间,曾经封武丁为将征战其他部族,但当时季历的表现也是非常优秀,连战告捷,凯歌高奏,震动了西部原野。等到文丁即位以后,文丁对季历的功绩非常忌惮,他发现季历羽翼日益丰满。已经由一只绵羊变成一只斑斓猛虎,说不定啥时候就会腾跃而起,吞噬商朝的万里江山,这还了得啊!于是,他决定采取诡诈手段,以赏赐为名,将季历诱骗到殷都,看似是礼遇权臣,实则是鸿门宴。《竹书纪年》对这段也是有详细的记载,说季历并没有对这一切产生怀疑,就在他把玩晶莹剔透的圭瓒时,文丁提前埋伏好的军队一声嘶吼将季历拿下,最后季历活活饿死在了朝歌。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史记》中关于季历的死只字未提,而《竹书纪年》则记录了一个证据确凿,故事情节完整的血腥故事。翻看《竹书纪年》你会发现,上面记载的很多故事都与《史记》中的记载出入很大。除了季历的死之外,就连尧舜的即位等盖棺定论的实施都在书中被推翻了。由于这本书籍历史悠久,所以出土之后,就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与史记等史书记载的内容出入很大,所以在学术界名噪一时,但是由于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所以这本书也就渐渐地被列入到了禁书的行列。后来的各朝各代的能人异士为了推翻政权建立新的政权,对这本史书进行了创作。
作为舆论依据广为传播,所以新竹书纪年与旧竹书纪年之间就产生了差距。那么竹书纪年究竟是不是一本可信的史书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史学界也是争论不休。认为是可信的史书的人说,出于两点原因来看,这本书完全是有历史参考价值的,第一点就是从来源来看,这本书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的孤本,盗墓贼在掘墓的时候才发现了他,而且有专家拿着这本书中记载的情节与同一时期的古书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惊人地相似,例如《韩非子》中有一段关于尧舜禹的记录与该书中的情节几乎都是相同的。
第二点就是这本书中的记载更符合人性,在封建社会乃至原始社会,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种掠夺式地获取权力的方式更符合当时的人性特点。但是对此有人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指出,这本书更像是为了扭曲当时被统治阶级思想的歪理邪说,与当时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格格不入,这本书的存在更像是一本为当时的叛逆者推翻政权提供的思想依据。但是不管怎么说《竹书纪年》的出现都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知历史,也可以让世人反省过去。在安琪看来,追究历史也并不仅仅为了历史的真相,而是探求古人的内心,体会历史的真谛,只有更多地了解历史,才能从中探寻蛛丝马迹,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
好了,本期文章就是这样,你们认为安琪的观点是否正确?《竹书纪年》所记述的到底是有参考价值还是没有参考价值?欢迎给安琪留言,当然也别忘了给安琪点赞加关注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