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竹书纪年上说尧舜权力的更迭不是禪位,是篡!首当受害应该是他?

竹书纪年上说尧舜权力的更迭不是禪位,是篡!首当受害应该是他?

竹书纪年上说尧舜权力的更迭不是禪位,是篡!首当受害应该是他?《竹书纪年》上说尧、舜权力的更迭不是禪位,是篡!那么首当受害的应该是他? 大家都知道,从古今的古籍正典中,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尧、舜,权利的转换

竹书纪年》上说尧、舜权力的更迭不是禪位,是篡!那么首当受害的应该是他?

大家都知道,从古今的古籍正典中,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尧、舜,权利的转换与更迭是通过禅让来实现的。 这段故事便成为古代帝王学习的榜样,直到今天也是被人民所传颂的一段佳话。

什么是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贤能之人。史记记载:尧是黄帝的第四世玄孙,是一位比较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使臣民安居乐业,实现天下大治。在他去世前,尧把部落首领的王位给了舜,推舜为帝。而舜也同样效防尧帝,把部落首领的王位给了禹,又把禹推为帝。这种让位史称为"禅让"。它不同于世袭的王位,禪位是择优选择,谁的品德和能力好,谁就继承王位。尧、舜的禪位,反映了人民对盛世英主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尧、舜时期,以礼、以仁治国的方略,也是中国几千年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的重要思想。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原本

历史就像给人们在开玩笑,偏偏让这个以礼、以仁治国的重要思想体系产生了质疑。西晋时期有一个有名盗墓贼叫不准(fou biao)(今河南卫辉市人),在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中,却被官方意外得到了数十车竹片,发现不同典籍中所记载的时间有所不同,亦有典籍记载为281年,280年,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这套《竹书纪年》的典籍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上下记载了八十九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而且,《竹书纪年》与上世纪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土的古书记录的历史大致相同,它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利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一些著作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违抗命令者将受到灭族之灾;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史称为"焚书"。 也就是这位敏而好学的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陪葬,才让这套《竹书纪年》的竹片幸免遇难乃至流传至今,此书与其正史中《武帝纪》的说法,大有颠覆之意,并让世人瞠目结舌!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书籍

例如对舜在《竹书纪年》上的记载,就跟史记所载的有德形象大为不同。原文如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其大意:尧在晚年时没有精力治理国家,舜就把尧软禁起来,夺取了帝位,然后把尧流放到平阳,又给尧帝的儿子丹朱建了一城,使其父子不能见面。

从《五帝本纪·尧帝纪》的记载看出,帝尧的儿子丹朱也是很能力的一个人,原本指定的接班人就是他的儿子丹朱。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

——《五帝本纪》

史记记载,在虞舜未出茅庐之前,帝尧向群臣征求人才的建议。放齐首先推举就是丹朱。

而且说的是"嗣子丹朱"。所谓"嗣子",是指继承权力的嫡子。表明了丹朱就是尧的继承人。

是尧帝耄耋之年无力掌管朝政大局,无法将权力移交给丹朱。

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诗歌中提到这段记载的时候曾经说: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远别离》

舜囚尧之说,自古有之。《孟子》就有舜"践天子位,而居尧之宫,是篡也,非天与也"之说。尽管孟子是力图从正面反驳舜篡尧位说,但也反映出战国时确有这一说法。

唐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今濮州有偃朱城 ,一云丹朱城,学者又云舜 偃塞丹朱之所,遂谓之偃朱城 ,误也。"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一出:"前日虞帝囚了唐帝,又偃塞胤子丹朱,不许与父相见,是何道理?"

其说法都是来自《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竹书纪年》记载的虞舜揭下了他温情的面纱,也揭露出权臣间阿谀奉承和人性丑陋的一面,在帝尧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将之囚禁,并禁闭了丹朱,隔绝了他与帝尧的父子联系。

这些说法是与传统儒家长期宣传的尧、舜禪位的崇高行为是格格不入的。如果《竹书纪年》所述的历史是真实的,它将订正中国历史上金科玉律的圭臬,使今天的人们觉得更加扑朔迷离,浮想联翩。

也就意味着尧、舜的禪位变成了一场政权的颠覆,在这次政权的转变中将存在着革命与杀戮。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

那么首当其冲受其迫害的应该是鲧,因为他掌握着人力命脉这一重大资源。鲧在四月的推荐下治水九年,在九年治水中,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有些地方因为他治水有功为其立庙歌功颂德。在当时物质、生产水平比较低下的环境下,其实鲧是一位治水的能臣,他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想到筑坝围水这样的方法,说明他在治水方面还有一定的手段。但是无奈于当时的生产条件、科技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使当时的水患治标不治本,导致最终的失败。(比如今天三峡大坝、小浪底工程都是以堵的方式来科学用水)也正是的鲧的失败才有了后来大禹治水的成功。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又《史记·夏本纪》记载:

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从可循的历史记载中也可以得知,当时是洪水汹涌滔天,肆虐吞噬,是因为鲧窃取了帝王的息土(传说是神土),不听指挥而被杀。也没有提及鲧是治水无功。

司马迁《史记》中明确说鲧治水是"九年而水不息"。《淮南子》却指出了鲧"未得帝命",之两种说法颇为流行。

在后来独尊儒家之后,儒学典籍成为了读书的人必修课,被当做了不能篡改的史料,"鲧违帝命"的说法就渐渐地被"治水无功"所替代。

《太平广记》记载的尧帝命令鲧治水,九个年头没有任何功劳。鲧自杀与羽山下的水渊之中。这样来解读鲧治水无功未必有点牵强。

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

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植振鳞横游波上,见者谓为河精,羽渊与河海通源也。上古之人于羽山之下修立鲧庙,四时以致祭祀。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了后人对鲧的看法: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关于鲧是谁杀死的,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说杀鲧的是尧。 《国语·周语下》:"舜之刑也亟鲧。"说杀鲧的是舜。

那么,在这场权力争夺的绞杀中,如果其政权是被颠覆,也就是篡位。鲧被舜杀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而鲧被杀则起到历史的反弹,鲧的儿子大禹可谓家喻户晓。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决心把涛虐泛滥的洪水根治掉,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堵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汇入大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恢复了 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农业生产,造福了人民,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大禹治水的成功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来说,地球在那个时代,天气由暖气候向冷气候转变的过程,此时的降水量已持续变长,这时洪水的泛滥也已到了中后期,肆虐的洪水已基本被低洼和大泽所分洪,这样才使他的"疏顺导滞"的策略得以奏效。从主观上来说,他领导人民不怕艰辛困苦,自己三过家门而不入,齐心协力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禹治水的成功,则给他积攒了政治上资源和人力上的资源。政治资源主要来之于:当时各部族不断征伐与吞并,舜任命大禹为司空,并兼任总领联盟事务的"百揆",指挥各个部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水。在当时人民饱受洪水泛滥之苦,治水是当务之急,也是顺民心、和民意的,可谓是人心所向。

竹书纪年原本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大禹在统领治水大权之下,打着治水之名不断兼并、征讨不听话的部族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大禹伐共工就是一例证。上古时期华夏大地上的社会矛盾,是水患威胁与人民渴望安居之间的矛盾,而大禹在这个时期与大多数部族混了一个脸熟,自然也就成了他们所接受的一位政治人物。

人力上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大禹在治水十三载中以个人品质感化了人民,他身先士卒、吃苦耐劳,和人民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动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得到了更多部族信服和敬仰。(这里有没有他父亲鲧被杀的缘故,大家可仔细体悟。)

大禹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本,才有了先秦"舜囚尧、禹逼舜"之说。

上一篇: 通古阅今,史学家为什么感叹它百年不一遇?
下一篇: 被史书遗漏的良渚文化,是夏朝之前虞朝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