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甲骨文的发现者不包括谁)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甲骨文的发现者不包括谁)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甲骨文的发现者不包括谁)由于西方信史短暂,信史之前的历史鸡零狗碎,又一团麻线,所以研究信史之前的历史时,就必须研究地下文物。近代欧洲崛起之后,开始以他们的标准衡量世界各国的文明,由此指出中国的夏商二代不存在,中国文明史是从周朝开始的。甲骨文出土之后,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商朝的存在。按照当时学者评估,商朝取代了夏朝,因此甲骨文中应有夏朝记载

由于西方信史短暂,信史之前的历史鸡零狗碎,又一团麻线,所以研究信史之前的历史时,就必须研究地下文物。近代欧洲崛起之后,开始以他们的标准衡量世界各国的文明,由此指出中国的夏商二代不存在,中国文明史是从周朝开始的。

甲骨文出土之后,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商朝的存在。按照当时学者评估,商朝取代了夏朝,因此甲骨文中应有夏朝记载,但在甲骨文中并未直接发现夏朝存在的证据。那么,甲骨文中真的没有夏朝吗?事实上,百年来的研究至少已经发现了两处重要证据。

周人称呼商人,多数为“殷”,少量为“商”,但商人自称都是“商”。他称可以与自称相同,也可以与自称不同。甚至可能因为政治因素、文化贬低需要,他称与自称大不相同,风马牛不相及都有可能。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甲骨文的发现者不包括谁)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甲骨文的发现者不包括谁)

那么,“夏”的称呼究竟是自称还是他称?周代史书中不乏“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周人是大禹的重要助手,负责“播奏庶艰食鲜食”等,周人是夏朝铁杆盟友,因此对“夏”的称呼应与自称相同。而以周人普遍称呼敌对的商朝为“殷”来看,商人称呼敌对的夏朝大概不会叫“夏”,因此甲骨文中找不到夏朝的名称,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既然如此,商朝会如何称呼“夏”呢?

甲骨文没有直接记载“夏”,却频频提到一个叫“西邑”的地方,历代商王担心西邑鬼怪谋害自己,于是不断祭祀西邑。按照正常理解,必然是商人对“西邑”做了什么不忍之事,所以才会担心被“西邑”鬼怪谋害。

所谓西邑,即为西北的城市。在史书上,“西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夏都。《尚书·太甲上》:“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大意是夏末商初伊尹亲自去过夏都西邑。相比于位于河南东北部的商人而言,夏人位于西边的河洛一带,所以商人称之为“西邑”,其实正常称呼应该是“夏邑”,恰如《白虎通》中说的“夏曰夏邑,商曰商邑”。

本世纪初,清华简横空出世,其中《尹浩》一文记载的内容,更是印证了甲骨文的记载:“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商人祭祀西邑,是因为商汤灭夏,所以商人担心夏人化为鬼怪谋害商王。

因此,综合各种文献记载来看,甲骨文中的“西邑”,应该就是夏朝的都城。

“西邑”只是一座都城,可以指代夏朝政权,就像现在说“华盛顿当局”、“伦敦当局”等,但与正式国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甲骨文有没有记载夏人势力呢?

传世文献记载,《诗经·商颂》中说“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尚书·舜典》中说“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其中,“下土方”三个字比较特别,当理解为下“土方”时,土方是一个国家,当理解为“下土方”时,下土方是一个国家。但从《尚书·金縢》记载“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来看,应该是“下土方”,从而与“上天”对立,是一个宽泛笼统的地域概念,泛指与上天相对的所有地域。大禹是“下土方”之主、管理下土诸侯,也符合历史记载。

根据甲骨文记载,在商王武丁时期,土方是商人大敌,武丁每次征伐土方都全力以赴,出兵最少也是“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出兵最多达“共人五千伐土方”。最终,武丁征服土方,将其变为商朝北土,武丁还不时视察此地,卜辞上叫做“王省土方”。

问题在于,甲骨文中的“土方”,与史书记载的“下土方”,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政权,或“土方”是“下土方”政权的延续呢?

上个世纪,郭沫若研究后指出,“土方距殷京(今河南安阳)约十二三日之路程,每日平均行程八十里计,已在千里之下,则土方之地望在今山西之北部”,文献中的朔方、驭方等,其实就是土方(朔方与土方读音相近)。后来学者推算,土方大约在如今山西塑州一带。

从地望上看,古代文献中有朔方郡,先秦时的地理位置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巧合的是,如今山西塑州毗邻河套地区。“朔”为阴历每月初一,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意思;“塑”是以土模拟出万物形象者,因此“塑”与“朔”尽管读音不同,但实际存在紧密的演化。因此,塑州、朔方应该都是土方在此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

近代学者根据史书记载,大致圈出夏朝统治中心,后来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尽管还没能得到百分百的确认,但二里头遗址的确是早于商朝的一个庞大势力的都城,最可能是夏朝的都城。

史书记载,商汤灭夏之后,其中夏人一支逃往北方,司马迁认为他们是匈奴祖先。夏人是不是匈奴祖先暂且不论,但如果部分夏人北逃,那么最大可能就是顺着黄河向北(见上图),起初可能是逃到了如今山西运城夏县(先秦时古人认为这里曾是夏都),之后继续北逃到塑州,并发现了土地肥沃的河套地区,所以河套地区也就留下了一个朔方的地名。

也就是说,甲骨文中的土方位置,非常符合当时北逃夏人的活动空间,也即土方应是残余夏人建立的地方小政权。

甲骨文中的“西邑”,史书上的“西邑夏”;甲骨文中的“土方”,史书上的“下土方”;甲骨文中土方在塑州一带,又与史书上记载的夏人北逃路线相符合.......历史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巧合的背后往往都有必然的关系!

由此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大禹治水之后,获得万民拥戴,自称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统帅天下——“下土”的诸侯,由此建立了“下土方”;商人眼里的夏朝也叫“西邑夏”,犹如周人眼里的商朝又叫“大邑商”,只是甲骨文中省略了“夏”字,只写作“西邑”;商汤灭夏之后,商人代表上天统治下土万民,夏人自然没有资格再代表上天管理“下土”了,于是商人称呼夏人残余势力时,只称呼“土方”而不是“下土方”;周人曾是夏人铁杆盟友,灭商之后谈及夏朝时,可能由于时间久远,就用读音相同的“夏”代替了“下”,也可能基于美化夏朝的原因,因为夏字有大、雅的意思,于是就称之为“夏”。

参考资料:甲骨文编、《史记》、《左传》、《尚书》等

上一篇: 浪子宰相李邦彦简介(李邦彦绰号)
下一篇: 王姓的由来(王姓的由来研究报告小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