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4日上午,由建邺区委宣传部、莫愁湖街道主办的“翰墨飘香 悦读建邺”第五期活动在建邺书房举行。此次与听众分享的主题是明史及《明朝那些事儿》。明史专家、凤凰出版集团编审马渭源和两位老师郑钟明、陈梦媛,从明史的研究、明朝的灭亡、明史中的女人等多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其中还谈到了一些有争论的话题,比如对朱元璋如何评价,明城墙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袁崇焕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郑和为什么会下西洋,唐伯虎考试有没有作弊等等。
当天建邺书房坐满了听众。
主持人言亮。
一、嘉宾观点
1、研究明史的三个原则
马渭源老师说,明朝历史有许多问题没解决和没弄清楚,也有许多问题被人误读了,他在研究这一朝代历史时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价值中立,正确把握。譬如朱元璋在历史上有什么独特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观点是说朱元璋是农民领袖,推翻元朝黑暗统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我倒认为朱元璋的最大功绩在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驱逐胡虏”,就是要推翻蒙古人为主体的元朝统治。元朝在中国统治了近百年,犯下了众多令人发指的罪行:西僧嗣古妙高等人“尽发宋(帝)诸陵之在绍兴者及大臣冢墓,凡一百一所,窃其宝玉无算”(【明】戴冠:《濯缨亭笔记》卷1;《明太祖实录》卷53),且将宋朝皇帝头颅割下来当做饮器(一说被当做溺器)。
而在传统社会里,汉族皇帝就是汉族人的“大父亲”、“老祖宗”,连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还要受到如等奇耻大辱,这样的汉民族情感伤痛恐怕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所以说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至少说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受压迫民族当中具有极大的战斗号召力,或者说引发巨大的共鸣,也为汉民族找回了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朱元璋无疑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第二,言必有据 绝不戏说。历史学不同于文学,文学可以演绎,可以想象,可以夸张,但历史学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否则就不是历史了。
譬如现在有些地方的人很热衷于长城,长城的书,长城的旅游,长城的宣传,长城的电影和长城的电视片,甚至还有单位专门花了巨资拍长城故事片和出版长城系列书,最近有个国家级网站上发了一篇文章,是有关洪武中晚期的《大明混一图》方面的,作者在文章的末尾信心满满地告诉读者:长城怎么没在地图上标出来?那是因为属于国家机密。
我看了以后很无语,因为我们的传统教科书或专著中从来没有明确告诉人们,明长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修筑的?当时叫什么名字?
我在通读明朝历代实录时发现:明长城不叫长城,叫边墙。明长城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与朱元璋北疆国策与朱棣篡位相关了,小朱皇帝改变了老辣的老朱既定国策,造成北疆尴尬,从英宗开始大明国力衰微,北疆边防支撑不住,不得不开始更多地借助自然屏障。要是自然屏障没有,就动用人力修筑边墙即后人所称的长城。
所以说明代长城修筑时间很晚,不是洪武、永乐时代,而是明朝中期成化、弘治时代才大规模开筑的。这是我从大量的《明实录》资料中读来的,不是像有人戏说或从电视剧编导那里演绎过来的——那是要成为笑话,也是对后人尤其年轻人不负责任。
第三,寻微探幽 还原真相。近来有人在为明英宗翻案,说他要不是因为远征北方瓦剌被俘,那他还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代英主。那么历史真是这样吗?
清代人的《明史》果然编的尚可,但我更喜欢《明实录》,那是至今为止我们所能读到的最“地道”的明代官史,但即使是这部被子孙后代反复修改甚至美化了《明英宗实录》中,无论是第一次当政时的正统年间还是后来复辟上台的天顺时代,明英宗始终是狐疑成性、妄自尊大且没什么政治胸怀的庸主,根本没有什么能证明他的英明果敢。
而与此相反,景泰帝的印象给人似乎一向不好,传统教科书往往一笔带过,甚至还有的将他的“花事”作为否定的依据。
但我在阅读《明实录》时却发现,除了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外,景泰帝还开展“中兴”改革,使得即将崩溃的大明帝国开始起死回生,并逐渐走上了“中兴”之路。这是以前学术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的,所以当我看到明代官史如此详述,就开始深入研究下去,为景泰帝矫正形象。
《明朝那些事儿》的有趣结尾
郑钟明老师从明朝的灭亡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谈了几点体会。明朝为什么灭亡呢?郑老师提出两点:
一是改革要兼顾各种人的利益。
明朝延续了276年,亡于崇祯皇帝。说起亡国之君,人们一般会联想到昏君。可是崇祯皇帝却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而崇祯皇帝的一项改革使一个驿卒失了业,而这个驿卒最终推翻了明王朝,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明朝的驿站其实是一种官方招待所,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遍布在全国的交通路线上。为全国的“体制内人员”提供免费服务:住宿服务,车马供应(李自成做的就是养马工作,所以后来擅于骑兵作战),还有旅费供应。
而驿站的开支没有国家拨款,靠地方官府向老百姓摊派。为了节省开支,减轻地方负担,获得更多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后改为满族)入侵所需的军费。崇祯帝听取刑部给事中刘懋的意见,裁减驿站。
裁减驿站,出发点是好的,可是造成了上万名驿卒的失业,包括李自成。
朝廷派军队攻打农民军及清军,需要给军队发军饷,要通过加重赋税来解决。而明朝不加重有钱人的赋税,却加重农民的赋税。这样就导致更多的农民加入农民军,导致恶性循环。
二、拆东墙补西墙不可行。
明朝末年,外有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后改为满族)的入侵,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经常是调一个将领攻打农民起义军,还没有完全消灭,北方清军来攻,又把这个将领调往北方前线。不多久,农民军又开始壮大,又把北方前线的将领调来攻打农民起义军。如此拆了东墙补西墙,又拆了西墙补东墙,循环反复……
当时有个大臣杨嗣昌提出:学习汉朝和匈奴议和,让崇祯去跟清朝和谈。崇祯帝先是想采纳这个建议的。可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大臣们的纷纷反对(大臣怀着天朝上国的心态),因而没能实行。明朝于是又陷入了两线作战,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此外,郑老师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争议点,比如对袁崇焕的评价。
袁崇焕在崇祯时被视为卖国贼,清朝乾隆帝给他平反后,被视为民族英雄。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得知袁崇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有他的错误,如擅杀毛文龙,让清军得以长驱直入进犯北京等。
袁崇焕之所以形象那么高大,是清朝统治者别有用心地拔高造成的。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因为是崇祯杀了袁崇焕,所以把袁崇焕捧得越高,就越能否定崇祯,说明崇祯愚蠢,刚愎自用,自毁长城。从而让大家觉得明朝皇帝比不上清朝皇帝,甘心接受清朝的统治。
当然这只是当年明月的观点,也有观点认为乾隆时清朝统治已经稳固,完全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精神信仰,树立忠义、报国等核心价值观,就是很单纯地还原历史。
历史的魅力就是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郑老师说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并不是以帝王将相为结尾,而是以一介平民徐霞客做结尾,耐人寻味。
大家知道中国旅游日是哪一天吗?5月19日。
1613年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这一天徐霞客在浙江宁海开启了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旅程。因而把这一天做为中国旅游日,很多景点这一天都免门票。
徐霞客22岁上路,游山玩水30余年,足迹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文能著书,武能斗匪,交八方赤诚友,一片真心不败。遇到江河,就要寻找到它的源头,遇到山岳,就想攀登到它的尽头。
但是当年明月以徐霞客做结尾是因为徐霞客是个地理学家吗?不是。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了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当年明月认为:“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当年明月想通过徐霞客表达的是:“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我谨以这句《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句话,做为我的结束语,并与大家共勉:“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明史中的女人形象
陈梦媛老师说,《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饱含感情色彩,充满了人情味。作者增强了许多对人物内心和性格的解读,这也正是这本书有趣之处。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书里的女性形象。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位女性,其中一位是马皇后,她是一位很有富有个性而又勇敢的女性,书中有一段描写让我心起敬佩!大致是这样说的:马皇后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但她却拒绝医生为她医治。
朱元璋问她原因,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她也用自己的爱心关怀他人的人,实属难得,书中也称她为一个伟大的女性。
如果说马皇后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女人的形象的话,那另一位钱皇后则是恰恰相反,她是一个一心一意只想着自己夫君的小女人的形象。
其实朱祁镇和钱皇后算是当时包办婚姻中比较幸运的,他们能一见钟情,刚开始生活得幸福而又甜蜜。
但好景不长,英宗在管理朝政方面没有展现出太多的才能,把这些全都交给自己的大臣去管理,最后决定带兵进攻蒙古兵,却被蒙古兵所俘。
而钱皇后作为一个小女子,没有太大的作为,她能够做的只有没日没夜地哭泣和不停地祈祷,长期的悲痛、粗劣的食物以及严寒的冬季将她压垮了,她的一条腿不能医治瘸了,双眼也哭瞎了。昔日的一国之母也变成了蓬头散发的思妇。
无论是马皇后一样的“大女人”,还是如钱皇后一样的“小女人”,其实在历史中戏份并不多,但是只因为她们的故事,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波诡云谲的政权变幻中,多了一份脉脉温情,让历史更加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二、现场互动
三位嘉宾谈了自己的观点后,现场的观众也与嘉宾互动,比如明朝的灭亡和“小冰期”有关系吗?对“郑和下西洋”应当如何评价?等等。
由于现场来了不少小孩,三位嘉宾还各讲了一个明史中小故事作为结尾。
小孩在留言簿上签名。
许多人所熟知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马老师说,这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唐伯虎一生比较坎坷,关于他考试作弊的问题,现在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但实际上,在明史上早有定论。
唐寅,字伯虎,出生于苏州,29岁的时候来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
第二年,他去北京参加会试,同他一起考试的还有好友徐经(徐霞客的曾祖)。一次一群人在一起喝酒时,唐伯虎表示自己在这次会试中必是会元(会试中第一名),而此次会试的第三题十分冷僻,唐伯虎向众人复述了自己的答案后,人们纷纷称赞,甚至认为殿试状元也都非他莫属了。
然而发榜日到了,人们却发现唐伯虎以及徐经都没能上榜。而四天后的三月初六,几名锦衣卫还将二人押进了大牢,理由是考场舞弊!
其中的过程复杂,但经过一年多的审讯,最终判定唐寅的罪名不成立。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发配到浙江为吏。
他感到十分不耻,没有上任,对仕途心灰意冷,从此以卖画为生。而在此时,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成为官太太的妻子一听说此事,希望落空,与唐寅大吵一场,拂袖离去。
晚年生活十分穷困,书画很难卖出,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无奈地写下悲情《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部分听众和嘉宾合影。
活动结束后,一些听众还不肯离去,和嘉宾继续讨论明史。
一名听众表示:现在明史是热点,因为那段时期的思想启蒙和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谈到明史,会想到现实,这促使了大众文化中的明史热。
发表评论